教学内容理解与单元计划的构成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k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讨的案例虽然说的是立定跳远,但涉及的内容却很多,如,“空间意识”“平衡能力”“重心转移”等概念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太关注但又时刻都在运用的技能,为什么学生在运动中凸显了分化呢?这不仅仅牵涉到单个动作问题,还牵涉到技能形成本身的问题。根據Richard A.Magill的动作和运动技能概念来看两者的区别时,就会发现案例研讨中所说的“空间意识”“平衡能力”“重心转移”等内容既是动作要求,更是技能要求,特别是运动技能的要求。Richard A.Magill认为动作是“由身体和(或)肢体运动产生的指向目标的运动”[1],运动技能是“指有特定操作目标,涉及自主身体或肢体运动的技能”[1]。这2个概念的根本区别在于,动作具有指向性,而运动技能具有特定目标。如,我们想去火车站,不管是选择走路或者乘车到达火车站,只是一个动作上的要求,但是如果在还差10分钟火车就要开走,又没有其他交通工具的前提下,距火车站还有500米的情况下,就需要发挥很多技能或者技巧,如,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火车站,如何通过各种检查,如何在检票口不关闭前通过检票,再如何登上火车等,都需要一定的思考和行动,这些可以说都是技能,其中也包括了运动技能。这样来看,诸如“空间意识”“平衡能力”“重心转移”的教学就较为重要了。尽管这些概念的提出很重要,但如何落实,落实到什么程度却又是本次研讨没有涉及的问题。而本文的题目却是对进一步在单元层次上的问题的一种思考。
  一、教师对内容的理解
  每个项目都有其特性,否则不能称为一个项目。广而视其之,隔网对抗性球类项目当属于一类项目,应该共同去理解,但各个项目本身的特性却不能忽视。另外,一个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依据个体的差异就会对这样的共同性知识、技能形成个人的理解,最后形成个人的运动技能。如此来看,由于每名体育教师对知识的理解不同,也会形成在每名教师教授一项运动时,所输出的信息不同,进而导致教学水平的不同,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呢?首先应该先将共有知识解析清楚,其次在个人能力基础上进行把握。本文重点讨论共有知识(内容)的解析和理解,而对个人把握情况暂不分析。
  以足球为例,在足球场上除守门员技术外,有进攻和防守2类技战术,这些技战术中,除了控球运动员以外,其他球员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处于原地动作或位移动作技能状态中,此处所说的位移性动作技能,并不是简单的诸如100m跑、10000m跑等简单的直线运动,包括诸如“单人”“双人”“多人”“直线”“曲线”“Z字形”等不同形式的位移运动,由此得出,足球场上除控球以外队员的运动技能,基本上均属于位移性运动技能,而这种位移性动作技能更为复杂。只有较好地理解了这种位移性运动技能,才能够使足球的运动特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现。那么如何理解呢?美国多奈塔·考瑟伦对足球技战术体系也就是运动技能做出了很好的解析和拆分,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本文只对多奈塔·考瑟伦的无球队员部分进行修正,阐述笔者对位移性动作技能的理解(见表1)。
  二、单元构建的进一步深入
  如果能够理解上述的内容体系划分,教学中的内容就可根据教学阶段细化,那么,单元的构建还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技战术的难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本身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化过程,那么针对学生的水平可以选用不同技术等级的难度动作进一步完成单元的任务。这一点格里芬的贡献较大,他的理论可以参考和借鉴,他对技术等级的难度划分也可以作为单元构成的基础,格里芬将技术等级分为6个层次(见表2)。
  如果能够渗透这种复杂程度的等级指标,那么,不同年级,不同时期的足球单元构建以及强调什么都比较清楚了。另外,不同等级单元的组合学习,也是教师应该把握的技巧。
  参考文献:
  [1](美)Richard A.Magill,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第七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4.
  [2](美)多奈塔·考瑟伦、邓小芬(美),中学体育教法学——终身学习:实用中学体育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216.
其他文献
一、篮球项目特征分析  篮球是在团体对团体或个人对个人的攻防下,以获得进球得分的广受学生喜爱的球类项目之一。进攻与防守的交替变换,运球与传球的防守突破等特点体现了篮球项目的竞争性和对抗性,在进攻与防守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控球能力,更需要学生拥有控制自身身体的能力。在与对手对抗的过程中,如何在团队配合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个人技术尤其重要。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初步掌握篮球的一些单个技术,如,运
摘要:啦啦操项目具有其独特的专业特色,其人才培养上也应根据专业及队员特点,结合心理层面因素进行因材施教。运用实证研究法,对啦啦操队员的学业情绪、学习自主性特点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得出:武汉体育学院啦啦操专项大学生的学习情绪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整体状况良好,且两者对学习成绩都有着一定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体育院校;啦啦操;学业情绪;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成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
截至2018年3月8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主办,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校园足球》编辑部、北京完美和金运动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体育教师大型公益宣传活动《我是体育教师》初评阶段的评审已經结束。在初评阶段,组委会制订了严格的评审规则。最终,经专家评审团评审和网络投票,全国16强正式揭晓。根据评审规则,初评阶段评选出的16名体育教师将入围总评阶段。届时他们将深
一、指导思想  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锻炼,充分体现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合理地开发、创新、使用器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  二、教材分析  投掷是小
编辑完2018年第1期《中国学校体育》一线话题栏目的内容,已是深夜。掩卷而坐,不禁有些欣喜,这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闭目沉思,悉数2017年一线话题栏目组,如涓涓细流在心里潺潺而过,我们与全国的体育同行在一起,以仁者的胸怀成就大爱,保有匠心的情怀不负初心。畅想未来的一年,扎根操场共生共荣,争取高位发展。  一、仁者胸怀,大爱无痕  有人说非仁者不能成就教育。词典中“仁者”被
一、案例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国家立法保护身体、智力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学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江苏省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实施了“随班就读”政策,这是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有效形式,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社会、适应
体育教研活动是推进体育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增强体育教师课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基层体育教师解决在课改推进和打造高效课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助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本文将从激发教研动力、优化教研方法和增强教研能力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体育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质量,实现有效参与教研的目的,让体育教师站在教研活动的正中央,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体和主人,同时让教研活动服务体育教师成长。  一、明确教研目的
2016年11月6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精准扶持’研究”(课题号:BLA160067)开题论证会在河南省信阳市举行,原北京师范大学运动与健康学院院长毛振明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纯献、《体育學刊》副主编李寿荣教授、中国教育报李小伟、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王小美五位专家以及各子课题负责人参加会议。课题主持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博士从“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
我国学前教育模式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学前教育作为幼儿学习的重要阶段,对幼儿的智力成长和学习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家、园、校互动教育模式作为学前教育阶段的新型教育模式,有效提高了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幼小衔接,以及家、园、校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合理意见,旨在进一步促进家、园、校互动教育模式的应用,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效果。  幼小衔接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能帮助幼儿顺利度过
幼儿有着充沛的精力,对周围的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念渗透到幼儿美术教育中,让幼儿自由发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依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后,自然会自主参与到活动中,并深化对活动的印象,促使自身思维模式得到发散。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时不要过于注重成绩和评分,而是尽可能让幼儿根据个人想法,自主尝试绘画和练习,通过作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