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特征及其系统化解决的途径

来源 :求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iyo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现代网络技术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现实问题,尤其是在网络伦理道德方面。网络空间由于其虚拟性而使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交往具有极大的隐匿性,这种隐匿性助长了网络社会的不道德行为。我们可以从法律、技术、教育、网络管理和道德自律等方面来建立有效的解决途径,遏制网络社会中的不道德行为,以净化网络环境,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其他文献
和谐社会是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构建这样的社会,需要正确认识和清醒分析我国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真实状况及其发展态势,积极探索适宜的和有效的公共政策和措施,化解矛盾,控制冲突。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出发,深刻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矛盾,并提出了化解社会矛盾的各种政策举措。
在21世纪初中国美学发展的今天,回溯上个世纪初中国美学近现代发生的情景与上个世纪的中国美学建构,可以思考而今美学所在的位置,从而形成一种对照。中国关学的建构在方向上要考虑诸多制约因素。而不可能还是一种单一的“回归传统”或“反传统”,当中国重新思考中国整体性和世界整体的时候,把古代中国与近现代中国结合起来,把具有文化多样性的世界与古代与近现代相结合的中国汇通起来,并成为中国美学的一个新方向。
资源与环境的代际正义是指资源与环境在代与代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和使用。实现资源与环境的代际正义是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的提出主要是源于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尖锐化。资源与环境的代际正义有其自身独特的特性:它是环境伦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学研究的一项新课题,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价值诉求。要实现资源与环境的代际正义应确立起代际责任意识、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解除“本代中心主义”的利己主义理念、自觉维护后代人的权利等价值观念;通过确立代际之间恰当的“储存率”、保证各代在拥有资源上的机会平等
目前土地批租在出让主体、出让方式、出让金及其管理、被征收拆迁人利益保护以及土地批后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并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其首要原因是思想认识错误,重要原因是法制和机制不健全以及执法不严等,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深层次原因是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配置不合理。解决问题的对策是:解决认识层面问题,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健全和完善有关工作机制、考评机制和责任机制,合理配置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弱化市、县政府的利益驱动。
历史价值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根源于人的本质和现实存在方式。历史价值活动是指具有历史性存在和价值性存在的历史主体作用于历史客体的双向运动的对象化过程及其结果。根据活动目的的不同,历史价值活动可以分为历史价值认识活动、历史价值创造活动和历史价值实现活动等三种类型。历史价值活动具有的几大基本规律是:(1)人们的价值生活与价值意识的双向互动规律;(2)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规律;(3)历史价值活动构成历史运动之合力的规律;(4)发展与代价相统一的规律;(5)尊重群众与尊重实践相统一的规律。
老子是谁,长期存在纷争,而老莱子的事迹在各种史籍中都缺乏记载,但早在司马迁时期甚至以前,就有人认为老莱子即老子,只是司马迁未认同,而后世也多不以为然。其实,无论是从其人其书称谓的所以然、孔子对他的评价和先秦旧籍中所引他与老子的言论对照来看,还是从其著作的内容、特征和应有的价值与亡佚的可能性原因来分析,都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他就是老予,老莱子只是其自号,而老子则为他人尊称,先是并行,后被误分;其书则因版本差异而分行,后在增益本大行的情况下亡佚。
文章从世界石油市场环境的发展和变化角度。对1970年以来两次国际石油价格冲击作了比较分析。认为与20世纪70-80年代油价冲击的市场垄断因素不同,2003-2008年油价冲击是在世界石油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由于石油交易“虚拟化”发展而助推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应开发利用节能降耗技术与措施。克服油价冲击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朝鲜选择核道路与其所处的国际环境密不可分:美国的半岛政策造成了朝鲜的安全困境,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必要;核武器作为现代武器中的“杀手锏”具有多重功能,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选择;美国不合理的防核扩散战略和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缺陷无法完全阻止核武器的扩散,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可能。因此,要解决朝核问题,大国主宰的国际环境必须作出适度调整。
“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是党中央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变化使农民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迁。这些变迁主要表现为分配价值观从“按劳分配”向“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的变迁,肯定了非劳动性收入的合理性;财富价值观从“平均主义”到“致富光荣”,再到“共同富裕”的变迁,体现了农民对财富的肯定和积极追求;农民择业价值观从“职业单一”向“多种职业”的转变,产生了开放、创新和竞争的观念。
以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等人为代表,伦理学有“幸福论”和“义务伦”之分。从“哲学一伦理学”论证的角度看,幸福论认为有规定幸福的永恒的规律;而义务论则认为个人的自由意志才是道德生活的决定性因素。从伦理学的这种范式的转变看,西方哲学家将研究的注意力往往放在了道德行为和道德原则的研究上,而忽略了对道德品质的研究。然而,要解决社会的公正,单靠社会道德是不能实现的,于是伦理学的研究必然转向制度伦理。在现代语境下,美德传统是一种软约束,建设现代道德,还需要制度伦理的辅正,加大制度规范对现代公民的道德和行为约束,使全体社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