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峰上唱大戏

来源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i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佳琪,你能不能借我一根铅笔啊?”
  “小茹,你上次跟我借的铅笔还没还我啊!”
  “啊?我跟你借过铅笔吗?”
  “笔早就被你用完了,你還说要重新买一根还给我呢!”
  “你就再借给我一根,到时一起还给你。”
  “呃,你还跟我借过橡皮擦、涂改液……都还没有还我。”
  “有这样的事?算了,真是个小气鬼!又不是不还给你,等到凌云峰上唱大戏时一起还吧!”
  “呃……那就是不打算还给我了?”佳琪仿佛看到一群黑压压的乌鸦“呱呱”地从头上飞过,“直说算了,干什么老用这招耍赖,那么高那么陡的凌云峰上怎么可能唱大戏?”



  这是一个山边的小镇,远处可以望见重峦叠嶂的青翠群山,其中最高最陡峭的那座山峰就是凌云峰。
  刚放学的五年级学生小茹背着书包站在小镇的石板路上,把手贴在额头眺望高耸入云的凌云峰。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奶奶说过,只有最敏捷的猴子才能攀上那么险峻的凌云峰,人根本就上不去。
  在小镇上,人们形容做不到的事情或者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总会用到一句口头禅——等到凌云峰上唱大戏再说。
  “凌云峰上唱大戏”也是小茹最爱说的一句口头禅,她喜欢用这句话搪塞同学。
  “小红,你想跟我借这条红色的裙子,等到凌云峰上唱大戏再说。”
  凌云峰上唱大戏,意味着遥遥无期,小茹常常为自己的精明而沾沾自喜。
  盛夏六月,群山绿得发亮。望久了,小茹感觉眼前一阵恍惚,忙把目光收回来,定了定神准备迈开脚继续前进时,她不禁睁圆了眼睛。
  刚才明明还在人来人往的镇中心石板路上,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却来到了一条寂静的田间小路。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苜蓿草,每一片草叶都像在水里洗过般绿得发光。
  这里什么时候种了如此大的一片苜蓿草啊?简直一眼望不到边,小茹感到有些不解。
  这时,后面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小茹猛地转过头,脸一下子吓得发白。
  一头壮硕的棕熊正沿着小路气喘吁吁地飞奔而来。
  “吱——”大棕熊跑到小茹跟前,来了一个急刹车,好不容易才勉强刹住了,差一点儿就要撞到小茹身上。
  “请问小云峰23号怎么走?”大棕熊边抖落一身灰尘边客气地问道。
  惊魂初定的小茹这才注意到棕熊先生身上穿着一件墨绿色外套,还背着一个邮递员那样的墨绿色小布包。小茹有些意外,难道它是森林里的邮递员?
  果然,棕熊开口说道:“我要赶在傍晚日落前,把一封信送到小云峰23号。”
  “小云峰?23号?”
  小云峰,它可是这里仅次于凌云峰的第二高峰,但那里不是丛林密布、荒无人烟吗?
  小茹惊讶地指着远处一座巍峨的高山,在周围低矮山峦的衬托下,它简直就是一个巨人。那种地方真的有人居住吗?小茹心头冒出好大的一串问号。
  然而,棕熊却笃定地抖了抖外套,抬起穿长靴的脚准备朝小茹指引的方向迈进。小茹心头莫名一紧,脱口喊了出来:“请等一下,你要去哪里?”
  “小云峰啊!”棕熊有些不解。
  “可是你没有怀疑这有可能是个恶作剧吗?”
  “恶作剧?”
  “据我所知,那里除了荒草就是树木,不可能有人住的。”
  “可地址上明明写着小云峰23号,而且,明确写着要赶在今天日落前送到。”
  “信里写着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怎么可能知道。”
  “非去不可?就为了一封莫名其妙的信去一个地方?”小茹觉得棕熊先生傻得可爱。
  “因为这是工作。”
  “工作是什么?”
  “工作就是从接到信时,下定决心一定要送到它主人手中的承诺。”棕熊的眼里闪着坚毅的光。
  “承诺很重要吗?我常常跟同学、 朋友许各种承诺,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
  “这样做是不对的。”憨厚的棕熊摇了摇头,正了正背包又准备出发。
  棕熊最后那一句话在小茹脑海中翻来覆去,嗡嗡作响,弄得她脸发烫,于是拔腿追了上去:“我带你去吧,至少我曾去过一次,不然你没办法赶在日落前到那里。”
  棕熊愣了一下,随即挠挠头开心地笑了。


  从苜蓿田穿过,进入一片巨大的落叶松森林。小茹领着棕熊沿着林间一条被踩出来的小路,奋力向上攀登。阳光透过纵横交错的枝丫,在林间的苔藓上画出无数斑驳的光影。一对杜鹃鸟被她的脚步声惊起,扇动褐色的翅膀“啪啪”飞走了。
  从落叶松林出来时,小茹和棕熊已来到小云峰山脚下。这时,满天晚霞像绮丽的纱巾罩在山顶,眼看太阳就要落山,要在山里找一个住在23号的住户,简直就像在大海里捞一根绣花针,看来今天不可能把信送到了。
  小茹有些沮丧,有些懊悔。然而,棕熊先生还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它鼓励小茹说:“你看,我们都来到山脚下了,剩下的路程还会远吗?”
  越往上爬,风就越大。现在山下小镇已经进入初夏,可这山里的风还冷得像冬天一样,刮得小茹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棕熊发现后,脱下自己墨绿色的外套,披在小茹身上。
  温暖的感觉顿时包裹住了小茹,小茹惊讶地转过头,棕熊又露出了微笑。小茹刚想开口谢谢棕熊,突然一阵奇怪的声音响起来:“呼——呼——呼呼!”
  这声音听起来诡异又尖锐,小茹脑海中突然闪过爷爷奶奶警告自己的那些话,天黑后千万不要到山里来,夜幕一降临,住在树里林的精灵都会跑出来,在林间游荡。   小茹脸色发白,惊慌得双腿打颤,她不明白,自己平时多“精明”的人啊,今天怎么就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地跟着一头傻乎乎的熊跑到山里来?她感到鼻子有些发酸,委屈得差点儿哭出来。
  棕熊先生顯然也发觉了异常,它勇敢地挡在小茹前面,警惕地打量四周。
  “呼——”一声更大的巨响过后,一片奇异白光如白色火焰在树林里燃起。棕熊和小茹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冷颤,当看清眼前的事物时,小茹彻底僵住了。
  两头呼哧呼哧吐着血红舌头的大雪狼从丛林里冒了出来。
  雪狼后面拖着一辆银色车子,车子两侧的轮子像巨大的螺旋桨。车子上站着一位拿着银色长鞭、穿着拖地白色长裙的老婆婆。老婆婆的鼻子又长又尖,两只尖尖的耳朵像猫的耳朵,一头乱糟糟的白色长发在风中飘荡着。老婆婆用闪闪发光的眼睛盯着小茹和棕熊,忽然大笑起来,一阵风从他们身边掠过。
  棕熊先生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一眼就认出这是住在山里的风婆婆。它走上前施礼道:“风婆婆,您好,我是山里的邮递员棕熊,今天要赶在日落前把一封重要的信送到山里。”
  “日落前?重要的信?”风婆婆望了望渐渐黑下来的天空问道。
  这时,太阳已像一个浅黄色的橘子,眼看就要滚落到山的另一侧,这信怎么可能赶在日落前准时送达?
  棕熊顿时感到脸上一阵热辣辣,无比的窘迫。作为方圆百里的金牌邮递员,它以前还从未耽误过任何信。它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可是我们找不到小云峰23号在哪里。”
  虎背熊腰的棕熊先生最后这句话说得又低又沉,简直像蚊子在哼叫。幸亏风婆婆耳朵又尖又灵敏,一下子就听清了。
  “小云峰?23号?”风婆婆居然又大笑起来。
  小茹和棕熊面面相觑,不知风婆婆为何发笑。
  “那地方远着呢!照你们这么走,明天这个时候都到不了。”
  “有多远?”棕熊和小茹同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其实说远也不远,只要我带你们,我的风车一眨眼就到了。”
  “风婆婆,您能帮一下棕熊先生吗?”小茹试探着问道。
  没想到,风婆婆竟爽快地说:“你们还不快点儿上车,如果是别人的话,我可没这么热心,但既然是老土的事,我帮定了。”
  小茹和棕熊先生又惊又喜地抬起头,虽然他们不知道风婆婆说的“老土”是什么意思。
  一人一熊刚上车,还没坐稳,风婆婆长鞭子一甩,两头雪狼快速跑起来,吓得小茹和棕熊紧紧抓住风车的扶手。
  风婆婆挥动着银色鞭子,两头雪狼越跑越快,最后竟拉着整辆车子飞了起来。今天的事一件比一件不可思议,小茹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银色风车像圣诞老人的雪橇那样从郁郁葱葱的树梢上飞过,犹如掠过随风起伏的湖面。整辆车风驰电掣地飞进一个幽深的山谷,在一株千年的枫树前停了下来,不远处有一座只有一米多高的小小土地庙。
  “土地老头儿!土地老头儿!”风婆婆还真是急性子,车子还没停稳,就用大嗓门吼道,“快出来收信了!”
  两头拉车的雪狼也跟着嚎叫起来,把小茹和棕熊都吓了一跳。不过,他们都听出雪狼的嚎叫声里藏着说不出的高兴。
  原来,风婆婆刚才说的“老土”是指山里的土地公公。果然,土地庙小小的木门“嘎吱”一声被推开,走出了一位矮矮的拄着拐杖的老公公。土地公公白头发、白眉毛、白胡子,一脸的慈祥,就像很多村庄巷口遇到的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原来是风婆婆啊!怎么能劳驾您给我送信呢?”土地公公笑眯眯地说道。
  “早料到你会这么说,你这个人总这么客气。上次我的雪狼遇到泥石流被掩埋了,幸亏你及时救出它们,可过后你却怎么也不肯让我酬谢你。现在有这个机会,我当然义不容辞了。”风婆婆恭敬地回答道。
  土地公公笑着从棕熊手中接过信,作揖后才打开信。
  “哦,原来是森林之光剧团送来的邀请函,邀请我今晚到凌云峰上观看演出。”土地公公惊喜地说道。
  小茹和棕熊先生都大吃一惊。
  棕熊先生激动得有点儿口吃了:“森、森林、森林之光剧团,天哪!那可是最、最顶尖的剧团,它们每到一处都万人空巷!”
  而让小茹吃惊的是,居然真的有人在凌云峰上唱大戏。
  ——等到凌云峰上唱大戏的时候,我答应你的事情一定会兑现。
  ——等到剧团上了凌云峰唱戏,你的橡皮擦一定还给你。
  小茹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回放着以往的这些片段,她的脸渐渐变得又热又红。
  原来,真的有人会登上高高的凌云峰唱大戏……


  风呼呼地吹着。
  绿色的峭壁、灰白的岩石以及紫色的斜坡飞旋而逝。小茹感到一阵眩晕,于是紧紧抓着风车上的银色扶手,旁边传来的是棕熊先生持续不断的欢叫声。现在,他们正朝着凌云峰的方向飞驰而去,去赶赴那场山里的盛会。
  被邀请的土地公公反而没有一同前去。
  “森林之光剧团的演出,真是让人期待啊,可惜我作为一方的土地神,不能擅离职守,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所以还是请你们几位代替我去观看剧团的演出吧。”土地公公遗憾而又坚定地把邀请函递给小茹他们。
  小茹不知所措地接过邀请函,棕熊则激动地“嗯嗯”不停点头。
  “现在太阳已经下山,演出马上要开始了,还劳烦风婆婆送他们一程。”
  于是,风婆婆将银色鞭子向上一挥,风车立马掉头,风驰电掣地朝凌云峰奔去,越过丛林,越过山头,才一会儿工夫,凌云峰已近在眼前。
  小茹的头发在凉飕飕的风中飞扬。突然,她看到半山腰上有无数黑点正迅速向山上移动。当风车靠近时,她看到成群结队的梅花鹿、羚羊、狸子、狐狸、猴子正从树丛蹦跳到楠竹丛,迅捷地向峰顶攀岩前进。
  它们应该也是赶去观看森林之光剧团的演出吧!小茹痴痴地想着,心里对演出充满了期待。   越接近峰顶,树木越是稀少。当风车停下来时,天正好黑了下来,然而,峰顶上却一点儿都不荒凉。沿着山坡高高低低布满橘红色的灯笼,透出的灯光是深秋熟透了的柿子的颜色。小茹远远地望着,心里突然有种温暖得想哭的感觉。
  “借过一下,借过一下,我们赶着搬道具呢!”
  小茹猛地转过身,两只白色大兔子抬着一个剧团的道具箱,不过这箱子比起到镇上演出的那些剧团的道具箱子可小巧多了。
  小茹连忙侧开身子让兔子过去,两只兔子后头还有两只同样抬着箱子的兔子,它们后头,是一排驮着道具箱的山羊……
  “这么多的道具箱子!”小茹非常惊讶,嘟囔着说了一声,“看来山上真的是要唱大戏了。”
  “当然了,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们可是为了这场演出辛苦排练了整整一个春天呢!”从小茹身后冷不防冒出来这样一句应答的话。
  小茹回过头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群美丽的绿孔雀,孔雀女孩们都戴着大大圆圆的金耳環,像这么美丽的装饰品,小茹这些镇上的女孩连见都没见过。孔雀女孩们叽叽喳喳地叫道:“我们可都很用心地排舞呢!”
  “是啊,是啊!谁不知道凌云峰上这每年一度的盛会?不知道的大概只有山下的人类。”
  “呦!你们看,她居然是人类的小孩啊!”
  孔雀女孩们发觉站在眼前的是一个人类女孩时,都惊讶地大呼小叫起来。不过,能让一个人类的女孩不惧危险爬上峻岭来观看它们的演出,孔雀们都感到很骄傲。
  出示了邀请函后,猴子向导带着小茹、棕熊先生和风婆婆坐在了橘红色特别嘉宾的坐垫上。小茹环顾四周,山坡上密密麻麻都是席地而坐的小动物们。
  万众期待的森林之光剧团的演出终于开始了。
  飞雪一样的落花从四面八方飘向灯光灿烂的舞台,还洒落到观众席上。
  单脚、双脚,咚咚咚!
  我们是森林里快乐的小兔子!
  单脚、双脚,咚咚咚!
  我们是森林里最幸福的孩子!
  第一个节目是森林雪兔们表演的兔子舞,第二个节目是孔雀女孩们表演的孔雀舞,第三个节目是袋鼠们表演的布袋戏……每一个节目都精彩无比,观众的掌声像潮汐般一波接着一波,看得小茹的心里也像潮水一样不断涌动着,她想,明天一早要立即把铅笔、橡皮擦、涂改液还给佳琪,还有所有她曾许下的诺言都要一一兑现,所有答应别人的事都要全部做到!
  因为,今晚的凌云峰上真的唱大戏了!
其他文献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学科,自古就被认为是逻辑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慧的大脑和良好的天赋才能学好.其实并不是这样,对于天真聪明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接受各种科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至关重要,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尤其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只有学生懂法、学法、用法,能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
教案是教学的蓝本,是确保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教案《可能性》的教学设计,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具体,学生活的生动活泼,效果良好.
兴趣,对于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有直接影响,学生有了英语学习兴趣,才愿意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放在英语学习活动上.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毋庸置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活动,要想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必须重视课堂教学反馈,从而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再则,伴随着新课改教学评估体系的日趋完善,教学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京郊山村,对于车的概念,别有一番深刻和不同的记忆。  儿时,自己曾有個玩具车。这辆车是父亲用木头做的,一个木车斗,两只木轱辘,拴上一根细麻绳,我用它在满是泥土的门前运土、运石子,多拉快跑,乐此不疲。我还玩过一种风车。在一根稍短的高粱秆上固定好两个指向不同的硬纸片,再在这根短高粱秆中间挖出一个小洞,用一根细木棍通过小洞插在一根长高粱秆上,作为手柄,这样风车就做成了。这种小风车
期刊
我第一次自己买书,是花一角七分钱买了一本《少年文艺》。那时,我大概上小学四年级。  记得在《少年文艺》里,王路遥的《小星星》、王愿坚的《小游击队员》和刘绍棠的《瓜棚记》,我都很爱看。  其中有美国作家马尔兹写的一篇小说,题目叫《马戏团来到了镇上》。之所以把作者和小说的名字记得这样清楚,是因为小说特别吸引我:小镇上第一次来了一个马戏团,两个来自农村的穷孩子从来没看过马戏,非常想看,却没有钱,他们赶到
期刊
1  村里的地势就像一口锅,中间低周围高,每当下雨时,雨水汇成的小溪流向村子中央的洼地,形成了一口池塘。由于近年夏秋两季雨水多,所以池塘里一年四季都盛着一池水。到了冬天结冰后,这口池塘便成了全村小伙伴的天然溜冰场。大伙儿穿着千层底布鞋,在池塘的冰面上来回溜冰,欢声笑语老远就能听到。  可是一旦到了夏天,这口池塘便成了青蛙们的乐园,尤其是在晚上。青蛙们好像是在进行歌唱比赛一样,“咕儿呱——咕儿呱——
期刊
随着教育的高速发展,学前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幼儿的教学工作,过去老旧的方法已然不再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下,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