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物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008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充分利用課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水平,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中专阶段物理教学要着重把握好教材,要充分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因材施教,并要充分信任学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开动脑筋,战胜困难,增强物理学习的兴趣,大胆、勇于实验,富于想象,增强学生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这样中专阶段的物理教学效果就会很好,为将来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中专物理教学问题解决
  
  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上的每节课都是比较成功的优质课。但长期以来,在中专物理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学生总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水平,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中专物理教学过程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克服胆怯心理
  
  不少中职物理教师虽然对课本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和重点相当熟悉,但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一些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改进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和观念。对于每个学物理的学生来讲,对物理的第一印象就是很难;对于每个教物理的教师来说,物理是一门比较难教的学科。有时候有的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反而使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每个物理教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学生物理学习的水平,除了与他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诸多因素有关,学习兴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初中物理多数以生动、形象、通俗的语言表达,而中专物理则倾向于逻辑推理能力。因而不少学生出现听不懂的情况,久而久之,就像滚雪球一样,不懂的内容越来越多,最后学生害怕上物理课,抵触物理学习,产生了胆怯心理。我们要及时能发现学生的这一情绪,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这样物理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学生才能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起积极性,以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学习物理中来。
  
  二、精心备课,深入调研教材
  
  物理课的教学设计是否优化,要看教师在课前准备时是否下足功夫,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备课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手段、教具及一些辅助实验等,但最关键的是如何结合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基础、兴趣及需要出发。中职学生初中物理知识基础是比较薄弱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钻研教材,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要求,确定难点和重点,选择合适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学生首先能搞懂,然后课后再花少量的时间消化就可以了。中专物理教师切忌不考虑到中专生的具体情况,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加快教学进度,否则会使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师的教学进度严重不吻合,出现“消化不良”,反而使教学进度不能加快,后面所学知识不能理解,甚至出现学生厌学的不良后果。
  
  三、做好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实验
  
  实验教学在中职学生物理学习中尤为重要,中专生在一年级学习物理的目的是为接下来二年级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所以学好物理是非常重要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形象地、直观地体现课本理论知识,能让学生很快地、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一些枯燥的、抽象的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所以实验环节不能省,更不能马虎。实验的准备阶段要充分,因为演示实验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演示实验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对课堂演示实验的目的要求、仪器装备和实验原理等做到心中有数,确保上课时能准确顺利地完成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也是强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让学生分组实验,认真做好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到规律,又能启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既要自己做好演示实验,又要指导学生做好学生实验。
  
  四、加强课后,及时巩固知识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说明了及时复习巩固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在设计本堂课教案时,就必须留出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训练,把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巩固与消化。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找到本堂课教学过程的不足,然后根据课堂训练的效果,布置和安排课后巩固训练,及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缺陷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学生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也不能采用题海战术,有重点、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课后训练的内容,要有的放矢,不能加重学生负担。
  以上是我多年来的教学体会。在中专阶段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着重把握好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因材施教,并要充分信任学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开动脑筋,战胜困难,增强学习兴趣,大胆、勇于实验,富于想象,增强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这样中专阶段的物理教学就会有较好的教学,可为学生将来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8.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会议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发生极为频繁的国家,滑坡灾害每年都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因此,深入研究滑坡的生成机制及防治措施,是应对此种灾害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论述了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透镜成像的解析方法——坐标解析法,在规定了坐标解析法的符号法则的基础上,讨论了物距、像距和焦距三个变量中已知任意兩个变量求第三个变量的两种方法,最后对透镜成像的公式法、作图法及解析法的优劣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关键词: 透镜成像坐标解析法直角坐标系
一、加强楞次定律的理解    楞次定律是解决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确定的问题,它的内容比较抽象,涉及电和磁之间的复杂关系,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楞次定律内容:闭合导体回路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其中包含两层含义:  因果关系,闭合导体回路中磁通量的变化是产生感应电流的起因,而感应电流的磁场的出现是感应电流存在的结果。因为感应电流也是电流,同样存在电流的磁效应,它
摘要: 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实践过程中相当多的教师未能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教学手段滞后,课堂教学低效。本文作者结合案例,对当前教学中较为突出的两类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两点建议。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课程标准三维目标    2000年以来,新课程改革日益推进。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师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切实推进素
教师自觉地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对地理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使课堂出现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整个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调控态势,这是现代地理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调控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教法调控    地理课堂教学的调控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刺激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美学的角度讲,引起人们审美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客观对象的新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历来是高考的热点。该实验考法多样,问题变化层出不穷,考生感到难以把握,成为实验学习的一大难点内容。在学习中,只要学生掌握了该实验的三种基本方案,并會用图像法正确地处理数据,会分析并设法减小误差,实验的许多相关问题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