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强大气湍流信道中激光传输数值仿真精度的研究

来源 :光通信技术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nyu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激光湍流传输仿真中,随着路径上湍流的不断增强,光斑会产生巨大的畸变,往往无法同时具备较高的仿真精度和计算效率。提出了在仿真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收发平面采样网格间距的方法,实现了中强湍流信道中的激光传输仿真。该方法可以在保持采样点数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收发平面网格间距,使得激光传输的仿真结果在不同湍流强度下都与理论值更加接近。仿真结果表明:减小发射平面网格间距之后,闪烁指数仿真值相对误差从20%以上降低到10%以内,最低可达4.15%,波动标准差也从0.07以上减小到0.05以内,最小可
其他文献
针对相同偏置电压下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增益会随温度变化,从而影响到光时域反射仪(OTDR)的动态范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APD偏置电压自适应精确控制的方案。在各个适宜的工作温度下,该方案可以保证偏置电压始终工作在接近雪崩电压,使APD在最佳增益时稳定工作,从而提高OTDR的动态指标,并解决OTDR高低温测试时动态范围波动大的问题,使得动态范围波动被控制在0.3 d B以内。
为给倾斜长周期光纤光栅在折射率传感领域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光学仿真软件分别模拟了不同包层模式、不同包层半径情况下有效折射率及谐振波波长漂移量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光栅各阶包层的有效折射率均会随环境折射率的增大而增大,且半径越小的高阶包层模灵敏度越高;根据谐振波波长偏移量与环境折射率的变化规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参数来满足不同的灵敏度需求。
针对多模光纤的分布式传感系统受多模光纤布里渊散射特性的影响,利用有限元仿真得到多模光纤6种典型传输模式的电场分布,并从布里渊频移、线宽、峰值增益和布里渊散射谱4个方面仿真研究了单一模式和模式叠加情况下多模光纤的布里渊散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多模光纤不同传输模式的线宽和增益峰值都随着模式阶数的增加略有减少,布里渊频移随模式阶数减小而明显增加;在不受应变和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多模式叠加后布里渊散射谱相较
为了满足5G前传网络发展的需要,提供更大的带宽,在基于反射式半导体放大器(RSOA)再调制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系统中,采用下行速率为50 Gb/s的四脉冲幅度调制(PAM4)信号和上行速率为10 Gb/s的非归零(NRZ)信号,构成不对称传输架构的双向通信系统,将其作为前传网络的承载方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使用仿真软件Optisystem对基于RSOA再调制的WDM-PON系统
格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GerritThomasRietveld,1888-1964年)是荷兰著名的建筑与设计大师、荷兰风格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现代设计运动中,里特维尔德更是创造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