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规划中的文化保护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tlu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生态旅游;敖鲁古雅;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6 — 0124 — 03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敖鲁古雅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在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抓住机遇、利用和发展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敖鲁古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到保护与开发并进。既要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促进敖鲁古雅地区旅游产业迈上新的台阶,又要认识到敖鲁古雅在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好敖鲁古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一、生态旅游规划


   1.生态旅游的涵义
   在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Ceballos Lascurain正式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此概念是对以往传统大众因旅游而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回忆和反思。此概念一经提出便迅速得到了各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人士的倡导。在1992年以后,“生态旅游”概念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进步和国际生态旅游的发展而走进中国并日益普及。我国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也对其理念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基于此,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准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开展生态体验、生态认知、生态教育并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
   2.生态旅游的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很早以前就发现旅游业的繁荣对环境可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并且感到深深的担忧。于是越来越多旅游景区逐步陷入开发与保护的两难境地,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生态危机)日益变为现代人类必须要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作为一个独立的英文单词在国际上被提出时就得到了来自旅游界和自然保护界的认同(当然也有很多人选择生态旅游,目标是摆脱压力、接近自然),中国生态旅游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兴起。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渴望回归和亲近自然,旅游市场更为青睐生态旅游产品。在进入2000年后,生态旅游在中国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成为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今它更是建设生态文明以实现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力量。
   3.生态旅游规划的涵义
   生态旅游规划是一种根据区域的资源特色、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开发利用现状来确定区域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并对其实施差别化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规划通常有一定的年限,生态旅游规划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相应的空间进行规划,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保障和行动纲领。

二、敖鲁古雅文化概述


   敖鲁古雅是鄂温克族居住的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是我国鄂温克族中的一个重要支系(本文所述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专指居住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的鄂温克人,并非我国全部鄂温克人),几百年来一直游猎在大兴安岭西北坡,1965年定居在敖鲁古雅,以“使鹿部”著稱于世,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经历漫长历史发展,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敖鲁古雅文化。
   1.驯鹿文化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曾长期生活在大兴安岭的古老山林之中,与唯一一种雌雄都长角的鹿——驯鹿为伴,创造出了体现他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个性文化——敖鲁古雅文化,它的核心是驯鹿文化。对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来说,素来有“森林之舟”称号的驯鹿不仅是主要的运输工具,还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2.桦树皮文化
   在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之中,白桦树是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树木。白桦树木质细腻,洁白如玉,纹理美观,性耐干寒,适应性强。桦树皮是从白桦树上剥下来的树皮,呈纸片状剥落。桦树皮质地柔韧轻巧,富油脂,不易透水和腐烂。每年初夏时节,桦树灌浆水分充足,桦树林里的居民都来剥桦树皮,然后根据不同用途将桦树皮加工为碗、盆、针线包、水桶、篓、船等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品,这便形成了桦树皮文化。桦树皮文化也是一种世界性区域文化,也有人将桦树皮文化区域称为“次北极圈桦树皮文化带”。我国北方的桦树皮文化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生活在北方的古代民族,如鲜卑、契丹、女真等民族都出现过这种文化。如今桦树皮文化已逐渐演变为一种历史文化,只有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还保留着这种文化特征。
   3.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是以萨满信仰的宗教仪式为核心的文化,也是泛北极圈远古文明的核心,是构成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一。鄂温克族猎民主要信仰萨满教,萨满教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出现萨满而得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宗教体系。萨满教认为“萨满”主要是为人治病、卜问神灵、跳神驱鬼、祈福免灾、保证狩猎丰收等,是人神之间的“使者”。对于“萨满”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巫”的意思,萨满教主要是通过萨满的口传身受而世代传承,它没有共同的创始人,没有经典教义,没有庙宇,也没有严格程序的宗教活动。萨满文化凝结了敖鲁古雅鄂温克人非物质文化的精华,极具历史价值。
   4.居住文化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长期与驯鹿为伴,游猎全凭驯鹿,而驯鹿适宜生活在有多年生植物的地方,所以经常迁徙。鄂温克人为了适应游猎生活经常迁徙的需要,创造了简捷、方便的住宅——“撮罗子”。“撮罗子”在鄂温克语中有遮挡住阳光的意思,它的顶部是一个圆洞,底部为圆形,从外面看是一个直径为300~400厘米的圆锥体建筑。木架上用桦树皮围子盖,下用布围子或者皮围子遮盖。白天阳光可以透进来,夜晚可以看到星星。冬天打灰鼠时,他们两三天就搬一次家。搬家时,将“撮罗子”上的兽皮等盖子拿走即可,这对于一个游牧民族来说十分便捷。鄂温克人经常住在容易拆迁的“撮罗子”里,驱使驯鹿进行游猎。

三、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情况不理想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程度浅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民俗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是目前缺乏系统性的开发策略,对使鹿部落的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很多游客缺少对于敖鲁古雅文化的文化认同感,对敖鲁古雅文化与其它民族文化的差异也感受不深。
   (2)驯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粗放
   对驯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期论证不充分,原始开发设想过于简单且投入资金过多,缺乏创新,缺失文化载体。所谓缺失文化载体是指:首先,驯鹿文化的主要载体驯鹿的数量一直比较少,驯鹿种群规模太小。虽经多年发展但由于生存环境破碎化和质量下降等各种自然及人为原因,目前使鹿鄂温克族聚居区域的驯鹿数量不足700余头;其次与驯鹿文化相关的另一重要载体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人,目前鄂温克人数量较少。据根河市政府部门统计,2014年时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总户数458户,总人口1454人,其中鄂温克族人口仅有290人。如图1所示,图中内容是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鄂温克族人口所占比例。
  
图1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鄂温克族人口占比图

  
   2.生态旅游商品缺少特色和创新
   好的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还可以增加旅游行业的收入。目前,因为敖鲁古雅生态旅游市场开发较晚,旅游商品市场并不成熟。旅游商品主要以纪念品为主,这些商品的民俗文化含金量低、产品种类过于单一、缺少特色和创新、产品不精致、档次搭配也不尽合理。
   3.民俗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够
   在今天这样一个民俗文化受到前所未有冲击的时代,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也和其他很多少数民族一样,自身的许多民俗已经消失或即将要消失,发生着或多或少的汉化。敖鲁古雅部分民俗文化也正处于消失边缘,一些民俗也因为某些开发者的歪曲或误读而失真或庸俗化。独特的民俗造就的独一无二的人为社会环境是敖鲁古雅地区生态旅游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就目前来说,敖鲁古雅地区对自身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4.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及培训缺乏
   敖鲁古雅地区的生态旅游业起步晚,发展时间较短,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少有关生态旅游的专业人才和一些相关培训,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当地缺乏懂得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服务方面的专业人员和高级人才;其次,很多在旅游景区工作的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水平不够高,服务质量也有待改善;最后,在生态旅游宣传和教育等方面,既缺少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指导和培训,也缺乏对当地生态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宣传和维护。
   5.自然条件限制生态旅游的发展
   敖鲁古雅地处纬度较高的地区,平均海拔为700—1100米。冬季漫长,年平均温度为-6.5℃,极端最低气温达-48.8℃,积雪期有210天。地势以低山、丘陵、林间草场为主,植被覆盖率很高。特定的气候环境以及森林防火期(每年3月15日—6月15日)决定了游客去敖鲁古雅的旅游时间主要集中在六、七月份,其他时间来的游客以散客为主,不成规模。因此,自然条件的禀赋(如纬度、气候等条件)也是该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限制条件之一。

四、生态旅游规划中的文化保护建议


   1.深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传承狩猎民族文化
   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应始终坚持文化效应与经济收益统一的原则。科学地规划开发过程,深度挖掘敖鲁古雅文化内涵,塑造使鹿文化品牌,增加文化号召力和感染力,扩大使鹿文化吸引力。加大生态旅游产业链条的长度,在生态旅游各项相关产业的演进过程中不断植入民俗文化元素。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保护与传承敖鲁古雅传统文化。
   2.重視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重视以旅游纪念品为主的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生产等环节,对使鹿文化有正确而深刻认知,并且将蕴含使鹿文化的旅游商品进行品牌化、系统化发展。在开发、设计、生产旅游商品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旅游纪念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第二,提高旅游商品的质量;第三,创新旅游纪念品的种类;第四、注重产品的品位和档次。
   3.尊重民族文化,加强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
   在对当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保护为前提的原则,不能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而破坏民俗文化资源,也不能因为盲目的开发而损害旅游文化的氛围。尊重鄂温克族的民族形象,以保护和传承敖鲁古雅文化为出发点,向世人展示最纯粹、最真实的敖鲁古雅民俗文化。为了体现出敖鲁古雅民俗文化真正的价值,需要做好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避免文化的同化与消失。
   4.强化人才队伍保障,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
   人才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基础,敖鲁古雅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有充足的人才作为后备力量。人才的创新思维可以使敖鲁古雅旅游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创新并推出新的商品;旅游专家或学者可以让敖鲁古雅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高技能的旅游业服务人员则是旅游者得到良好旅游感受的关键。生态规划中对于加强敖鲁古雅地区人才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加强当地生态旅游行业与政府、高校、旅游相关部门等的联系大力培养生态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经营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人才;其次,旅游开发者可与高校合作,定时对现有和将要入职的旅游从业者和服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再次,可通过组织学习等方式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文化素养及服务水平。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周边地区协同开发
   虽然敖鲁古雅地区的某些自然条件对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限制,但在生态规划中可以通过与周边地区如呼伦贝尔大草原、漠河北极村、根河湿地等旅游景区的联合开发来实现优势互补、文化共享、客源互送、联动互利,并且在开放融合之中弥补自身的不足。此外还可以与境内各林业局密切联系,推出一系列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在夏、冬季不同特色和宣传主题的基础上打造绿色、环保、健康的旅游文化品牌。同时加快敖鲁古雅国际狩猎度假山庄、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高效的交通体系,将网络贯穿于旅游业建设的方方面面,实现智慧旅游。
  〔参 考 文 献〕
   〔1〕冯琰玮,甄江红,马晨阳.内蒙古生态承载力评价及生态安全格局优化〔J〕.地理研究,2021,40(04):1096-1110.
   〔2〕宫清华,张虹鸥,叶玉瑶,袁少雄.人地系统耦合框架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策略——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地理研究,2020,39(09):2176-2188.
   〔3〕李睿倩,李永富,胡恒.生态系统服务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支撑〔J〕.地理学报,2020,75(11):2417-2430.
   〔4〕彭福伟,钟林生,袁淏.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
   〔5〕王楠.少数民族小区域原生态旅游研究——敖鲁古雅乡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初探〔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S1):65-70.
   〔6〕孔繁志.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文化变迁〔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杨 赫〕
其他文献
摘 要:未成年犯管教所在长期实践中,积极探索未成年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内容、新方法,但由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一直存有教学课时不到位,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施教主体缺乏专业性,导致未成年犯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不理想,影响了未成年犯的改造质量。面对“五大改造”新格局对监狱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我们必须重视对未成年犯的政治改造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诊断的基础上改进未成年犯思想政治课教学,以增强思
期刊
摘 要:基层党组织是乡村地区的重要权力机构,是国家政治权力深入农村的重要渠道。但是长期以来,基层党组织在实际的权力发挥过程中受到诸多的限制,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受到了乡村“传统势力”。乡村“传统势力”是乡村的重要社会力量,这种势力主要以宗族、经济关系、地域关系构成,在乡村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可以说乡村“传统势力”对基层党组织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党组织权力的发挥。因此基層党组织在开展实际工作之中,往往会呈
期刊
关键词:五好法;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智慧樹知到   中图分类号:G434;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6 — 0035 — 04 一、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创新的背景   1.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   习近平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当前我国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
期刊
关键词:甲午战争;近代;中日关系;千岁丸   中图分类号:K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6 — 0116 — 03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西方列强用舰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这一声炮响不仅给中国旷世未见的震撼,也给东亚甚至是整个亚洲地区带来了极大的震动。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让中国自此成为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化国家,中国从此
期刊
摘 要:提出宇宙的本质是阴阳属性与功能的统一;宇宙的结构是阴阳组合与物象的统一;宇宙的运动是阴阳博弈与过程的统一;揭示了宇宙的本质、结构、运动都源于阴阳属性;能解释宇宙的全部规律和现象,包括所有疑难神秘现象;对其他理论既包容又深化,是准确认识宇宙的大统一理论。   关键词:系统辩证思想;阴阳属性;阴阳宇宙   中图分类号:P1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
期刊
关键词:中等职学校;摆脱招生困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6 — 0130 — 04 一、研究缘起   近年来,在中等职业教育在“曲折发展,总体向好”的背景下,中职学校招生难,仍然是困扰和阻碍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这种情况在经欠发达后地区表现尤为突出。这一困局的产生原因既有社会偏见、学校办学问题,也有政府体制机制僵化、管
期刊
关键词:巫蛊之祸;路线;储位   中图分类号:K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6 — 0119 — 03   巫蛊之祸发生于西汉征和二年(前91年),是汉武帝晚年的一个重大事件。关于巫蛊之祸的研究,前人的成果已足够多。以田余庆为代表的学者从内容和史实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对前因后果的分析,对人物关系的探讨,对政局影响的论述。而以辛德勇为代表的
期刊
关键词:南疆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6 — 0088 — 03  精准脱贫是南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战役,也是南疆地区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而乡村振兴对于南疆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南疆农村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二者相互支撑、有机衔接,不仅是现阶段南疆地区农村工作的关键和核心任务,
期刊
关键词:马克思;“塔克——伍德命题”;正义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6 — 0048 — 04   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学者塔克、伍德先后发表了马克思与正义关系的著作。塔克和伍德有许多相似的观点,因此,二人的理论被概括为“塔克——伍德命题”。对于这一革命性问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划分为两个主要派别:赞成派与反对
期刊
关键词:替代性惩罚;社会学习;亲环境行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6 — 0087 — 03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近年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一直保持着中高速的经济增长。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一过程中,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既是增长的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