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军政校追记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and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阎锡山办山西省军事政治学校这段历史确实存在,拙著《往旅寻踪》这本书里就曾提及(见2013年8月三晋出版社),但未见其他书报刊载,网海茫茫,也无踪影。今撰此文,求教于诸先达及当年同窗。

阎锡山爱办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阎锡山统治山西38年,其政务最数教育事业搞得好,曾被国民政府评为模范省。阎从辛亥革命办陆军小学堂开始,直至他逃往台湾前,并没有停止过办学。他最重师生之谊,爱当校长,许多将领都是他的学生。最早他在河边村老家办的两所小学,自任校长。在太原自费办的进山、川至中学也是他的校长。抗战期间,国共合作,共同创办的“民族革命青年军官教导团”(青军团),阎任团长,共产党指派吕调元任政治部主任。1939年阎把吕调元挤走,并撤换了吕培养的几名骨干。此后青军团由阎锡山独管。1947年秋,阎锡山为加强军政领导力量,在已有青军团的基础上,又创办了“山西省军事政治学校”(军政校),自任校长。1948年,太原形势吃紧时,宣布军政校与青军团合并。但番号未变,服装未换,驻地未动,1949年解放军攻城时,青军团被全歼,合并成为一句空话。这时军政校的学员,除死伤者外,全部被俘送到陕西潼关解放军办的军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各部队担任初级军官。

军政校见闻


  先说我为什么要报考军政校。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阎锡山重返太原,形势相对稳定。次年我考入太原师范。有次回家时,我叔祖父张克明(我称二爷爷)对我说:“你不要在师范念书了,与你三姥(他儿子张荣秀,小名秀生。三姥即三叔)去考军政校吧,那是公费,能免兵役。又说,秀生刚高小毕业,不知能不能考上?碰吧。不然按‘兵农合一’制度,17岁就得编组当国民兵种地,18岁就得当常备兵去打技。”我听了叔祖父的话,为免兵役,与秀生去报考军政校。当时,抱着碰运气的心理,结果经过目测、口试、答卷、体检,我俩都被录取了。报名者1300名,我考了个第13名,当时高兴,心想就凭这考试成绩,也要上军政学校。学校的地址就在大营盘(现在的太原师范学院)。
  军政校按部队编制,阎锡山任校长,具体领导,由教务长傅海云负责。傅当过晋绥军近卫二师师长,抗战期间在克难坡当过手枪突击队模范队长,中将军衔。我们报到以后,秀生分到三大队。我被分到二大队二中队一分队十五班。大队长未见过,中队长刘行环,中校军衔。身上挎的手枪、日本洋刀,威风凛凛。分队长周国珍,军衔可能中尉,比正规部队的排长要高。班长刘桂元,从学员中选出。每班15人,一个中队140人左右。一个大队400人左右,全校三个大队1200人左右。中队长、分队长穿军服,与正规部队军官一样。学员秋装穿日本遗留下的绒裤、土黄色斜纹哔叽布衣裤,裤子口袋大,细腿裤。第一次听说叫马裤。冬装不好,黄色的中式衣裤,除了颜色是黄的,很像农民服裝。领章是“学员”两个烤瓷圆片。班长有步枪,其他学员一人一枝练刺枪用的木枪(前面有橡皮头),学员都是十六七岁,个子普遍瘦小,穿戴起来稀松邋遢,不像个部队样子。
  学校课程设置,分文化、军事、政治三部分。文化方面,有语文、数学,好像高中课本,比较难懂。由阎锡山收编的日本教官讲课,中国人翻译。语文还可以,数学日本人讲了再翻成中文更难懂。好在多数学员在日伪统治时期学过五六年日语,大体能听懂日本话。军事方面,有《步兵操典》,有阎锡山亲自编写的《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当时听不懂,后来学了马列著作,觉得阎锡山抄袭了马列的书,有点共产主义思想。
  正规学习时间不长,到1947年10月,学校开展了政治运动。当时叫“三自传训”(自清、自卫、自治),人人过关,交待与共产党、八路军的关系。当时呼的口号是:“自白不彻底,乱棍打死你!”开完斗争会,次日清早我亲眼看到打扫卫生时,把晚上被乱棍打死的学员拖出学校的后门。有的学员怕斗争,连夜跑了好几个。
  搞完“三自传训”,可能形势紧张了,停止一切课程,把学员拉出去修飞机场。地点在现在的体育场。修完飞机场,我们中队不知什么原因,从大营盘搬到了附近的红营盘(因围墙是红色的)。在红营盘期间,有两件大事可记。一个是全校学员集中到岗上营盘听校长阎锡山训话。内容好像讲太原形势,誓死共存亡。阎讲五台话,比较难懂。另一件是我们的中队长刘行环,因贪污学员的伙食费被调查,后来调走了事。
  在红营盘住了时间不长,形势紧张时,全校学员被拉出去守城墙,看城门,守城门附近的碉堡。我们中队先看新南门(首义门),再看小北门(拱极门),最后看水西门(包括城墙、碉堡),数在水西门时间长。当时因正规部队到晋中打技,城内没兵了,只好让学员站岗看城门。
  在新南门看守期间,见两个平素常受表杨的尖子生,因不听分队长的指挥,经中队长批准每人打10军棍。正要打时,我晕倒了,当时正患传染病虐疾,俗名打摆子。于是,人们把我抬到铁匠巷一个空房里等死。这里已放了10多名待死的患者。因没医药,只能等死。我命大,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幸存者,死了的都埋在南门外(现在的迎泽公园)。
  在小北门看城门时,有次接到上面的命令,说今晚要处决要犯,到时开城门。我正轮岗看城墙,当时看到城墙根手电筒摇晃,刚出城的两车人正活埋人。那时胆小,吓得浑身发抖。
  在水西门守门时,解放军已包围了太原,城内物资匮乏,几为死城。学校一天三顿红大米,没菜没油盐,人人夜盲眼。一到下午五六点啥也看不见。学校还有南京飞机上扔下来的红大米可吃。军官家属和市民有钱也买不到东西。我见过飞机往城里扔票子。因飞行员贪污,专门把捆票子的绳子解开往下扔。好像天女散花,洋洋洒洒,十分壮观。次日市政府发布告,凡拣到票子的,一律上缴,否则就地正法。我除了夜盲眼,还染上了淋巴结核,无药可治,那段生活确实是苦不堪言。

我的新生之路


  太原形势最紧张时,解放军已把洋灰桥(汾河上最早的桥)炸了个大窟窿,汽车不能通行。从东山上飞到城里的炮弹,呼啸而过,眼看就要攻城了。后来解放军改为“围而不打”的策略,等待北平和平解放再打,想争取阎锡山回头。这时太原已暂时恢复了和平气氛。城门允许出进了,街上人多了,人们都盼望不再打技。这时老家来人告我,说父亲病危,让我回去看看,迟了就见不上了。于是,我向中队长请假,批准当日归队。我回去一看,父亲好好的,他是骗我回来的。父亲说,八路军(该称解放军,但当时老百姓都还是这么称呼)就要攻城了,你也不怕?我说八路军打不进去。我的小学同学陈明忠,也是从阎锡山部队请假回来探家。他说,快跟你爹往解放区跑吧,阎锡山的兵一见解放军就投降了,根本不想打技。这样,我和父亲连夜跑到解放区小塔村。到第二年4月听说太原解放了,我和父亲返村种地。当时下乡干部是阳曲县四区干部张成秀,他吸收我们村和附近村的5个青年加入共产党,开过几次秘密会,填了表等待批准。有几个有文化的青年都当了乡村干部。我是白道乡粮秣员,陈明忠任治安员。不久我参加县土改集训团,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前身)。并正式参加工作,成为阳曲县第四区区委文化干事。入团、入党、参加工作都是一年里的事。从此走上阳光大道,在革命征途有坎坷,有顺遂,由科而处而副厅级,工作47年后于1994年离休,然后进入文艺界直到今天。每逢回想在军政校的一段惊险经历,感慨良多。不是我的农村父亲从火坑里拽我一把,我可能走上另一种人生道路。我的本家同学张秀生,解放太原时被俘,送潼关军校,毕业任解放军营级干部,但被裁员,提前退伍,成为工人。一生碌碌无为,过早离开人世。想起这些情景,我曾填过一首《永遇乐·谒牛驼寨烈士陵园》,其中有一句:“我今回首,危机确有,眼力何如农父!不先走、炮灰难免,或同草腐。”
其他文献
对联是我国争妍斗丽的文艺百花园中一朵绽放的奇葩。对联,雅称“楹联”,俗叫“对子”,包括门联、堂联、春联、戏联、寿联和挽联等等。过年贴对联叫贴春联,它早已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年俗。“(腊月)二十四,割下对子写下字”说的是写春联;“(腊月)二十八,贴年画”,自然包括贴春联。春联,以张贴于千家万户门上的两句对偶形式的庆贺文字,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烘托春节的欢乐祥和气氛。双封面是《对联》杂志特色,
期刊
邓小平接见任之恭先生  他的故乡在山西省沁源县沁河镇河西村,就因有了他这位上了《世界名人录》的物理学家、华盛顿华人各界联合会会长任之恭博士,村子也便出了名。他曾多次回国讲学,受到周总理、邓小平、叶剑英等领导人的多次接见。怀着对这位物理学家的敬意,我们去他的故乡进行了采访。  1977年,当任之恭先生怀着热扑扑的心情回来寻根时,河西村却冷落了这位海外赤子。由于受极“左”思想影响,村里还很贫困,他想看
期刊
贾题韬,当代佛学家,中国象棋理论的奠基人。董寿平,当代国画家,美术评论家,书画鉴赏家。两位大师都是洪洞人。两人从太原省立一中同学结识起,相交一生,感情笃深,佳话连篇。我把他们的故事整理出来,以飨读者。并州同窗  贾题韬,字略候,号玄非,1909年出生于赵城县(今洪洞县)罗云村一户富户人家。父亲贾仁俊毕业于省测绘学校,以教书为业。后来在山西省财政厅厅长王平(汾西大麦郊人)的提携下,任山西晋南同税委员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结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了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向科学进军,教育是基础。我国的教育经过解放初期的接管、改造和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把旧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事业转变成为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毛泽东主席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
期刊
沁源县韩洪乡造峪村境内的“八仙洞”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典故在我国家喻户晓。在山西沁源境内就有个“八仙洞”。开发和保护好“八仙洞”,使之成为我省旅游度假的圣地,打造绿色沁源品牌,同时增加当地村民收入。  沁源的“八仙洞”位于沁源县韩洪乡仁道村造峪自然村西2公里处,与霍州市七里峪风景区交界处,地处汾河源头之一,这里的河水一路西下,流经霍州市人汾河。  这里山势险峻、雄关漫漫
期刊
王伯唐  我叫王云英,生于山西省定襄县王进村一个富裕的农商人家。  定襄县,位于忻定盆地东部,周围群山环绕,丛蒙山柳林尖,巍峨挺拔、郁郁葱葱;域内滹沱、牧马、云中、同河四河贯流。这里田肥水丰,物华天宝,披着蒙山秀气、载着沱水灵光,是繁衍中华文化的沃壤,是弘扬革命传统的热土。  我的爷爷,做过清朝的贡生。我的家族奉循“诚信、博爱、笃行”祖训和“勿为善小而不为,勿为恶小而为之”“精忠报国”的国学思想。
期刊
柏杨的《中国人史纲》,篇幅浩大,文字流畅生动,结构精练紧凑,是中国人共同的家族史。阅读了《中国人史纲》,特别是详细阅读了宋朝那些事儿,为之感慨,耳目一新,于是重读,仿佛那些历史还在演绎一种新的境界,令人难以忘怀。  宋分为北南两宋,历时32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个不短不长的朝代。从立国开始就处在辽、金、西夏强邻压境的窘境中,但有意义的是它采取了一项崇文抑武、作养士气的基本国策,皇帝与士大夫(文人)共
期刊
陈石林  12月26日,是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诞辰,每年的这个日子我都会回想起我为他老人家制作标准像的经历。  新中国成立前,在“南京国际艺术人像摄影公司”工作的我,被公司派到香港工作,其间有幸结识了欧阳予倩、夏衍等人,从他们那里受到很多教益。新中国成立后,当我得知周恩来总理号召海外和港澳地区的科技人才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用一技之长报效祖国时,毅然放弃优厚待遇,于1950年夏回到内地,进入北
期刊
“天涯棋客”江铸久  记得2003年4月,中国围棋界曾发生一件令国人传诵的新鲜事:美籍华人、美国职业围棋协会会长江铸久九段,以1元钱的“商借费”加盟山西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围棋乙级联赛。  此事的意义并不在于比赛的输赢,而在于它体现出一个美籍华人棋手的崇高棋德和对故土的深情厚爱。山西省体育局的领导说:“优秀运动员不忘家乡,从海外归来代表家乡参赛,是棋手的高尚棋德。江铸久作为山西培养出来的棋手,
期刊
山西省的去台人员不少。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和子女后来离开宝岛台湾,到外国发展(赴美国的居多),身份变成华侨、华人。老一代的思乡情结是与日俱增,至死也难以割舍的;第二代很多人也心系桑梓,时刻不忘自己是山西人,尽管不少人并不在山西出生。美籍华人袁振胜先生,就是一个时刻也不忘自己是山西人的去台人员第二代。  1953年,袁振胜出生于台湾一个山西人的家庭。父亲是汾阳人,知识分子,二战时期到西南联大念书,攻读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