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塘中心小学地处人杰地灵的江南水乡,地方资源十分丰富。在牛塘镇,有具有牛塘地方特色的“装花团子”手工作坊,有专门进行废旧材料再生利用的翔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有绿色环保的查红鑫家庭阳台绿色果蔬苗株培育基地,还有中国国家级象牙雕刻大师肖剑波的“艺宝楼”,等等。牛塘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展“五小”明星争创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牛塘这片富有生机的土地上,留下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探索的足迹。
“五小”指文明小使者、知识小博士、科技小能人、艺体小明星、家庭小帮手,开展“五小”行动,是学校“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的办学需要,而争当“家务小帮手”,更是切合了如今独生子女居多,动手能力薄弱的现状。
活动之一:学做装花团子
牛塘之地有个民俗:家中逢娶亲、建新房上梁、老人祝寿之类喜事,都要做上一笼装花团子,以示吉祥、庆贺之意。不过现在牛塘经过新农村改造之后,大多数人家住上了商品房、安置房,装花团子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学生对此项民俗所知甚少。同学们开展牛塘“民风民俗”调查活动,从老人们的口中听到了富有牛塘本地特色的文化遗产——装花团子。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走进了牛塘丫河“装花团子”手工作坊——陈正华老人的家。
在陈老师的家中,学生们了解到了和米粉、上色、做装花团子的具体方法。他们不仅欣赏到了独特的装花团子,还跟着陈老师尝试着学习这门手艺,兴趣十分浓厚。孩子们都说:“我们牛塘有这样的民间特色,我们牛塘的孩子有责任将它好好地传承下去!”学校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把陈正华老师请到学校的大食堂做专题讲座,并作现场展示,指导学生们动手制作装花团子。学生可起劲了,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结合美术课上捏橡皮泥的方法,做出的装花团子像模像样,还得到了陈正华老师的夸奖呢!
从做简单的家务活开始,再到尝试学习装花团子这项民间手艺,学生们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又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争当“家务小帮手”也就自信满满了。
活动之二:种植阳台蔬菜
这阳台蔬菜可是近年来餐桌上的“新宠”。专门种植阳台蔬菜的查红鑫家庭阳台绿色果蔬苗株培育基地就在牛塘。2013年10月,牛小“阳台蔬菜”种植小队正式成立,在查红鑫家庭阳台绿色果蔬苗株培育基地的查正旺老师的指导下,种植小队的学生成功地种植了豌豆苗、松柳、萝卜缨、小麦草。对于如何选种、如何育苗、如何浇水,以及如何收割,一边学习研究,一边实践探索。从刚开始对芽苗菜的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一路前行,不断攻克随时碰到的难题。学生在学习中亲自实践,亲自探索,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动手动脑中学会了生活的本领。
学生邰静静这样总结:“作为‘阳台蔬菜’种植基地的一员,我亲身体验了豌豆苗、松柳、萝卜缨和小麦草的种植过程。我深深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种植体验中,我从学会观察,到拥有善于观察的眼睛;从懒散马虎,到谨慎细致,关注细节;从禁锢于书本,到自己动手动脑;从知难而退,到敢于探究,迎难而上;从自己埋头苦干,到学会合作。看似小小的种植作为,却为我们带来‘小作为,大收获’的财富。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牢记在‘阳台蔬菜’实验中的所得,继续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之三:巧手节中共成长
“巧手节”是全校孩子人人参与的動手盛会, “用我们的小巧手,共创和谐家园”的主题,既朴素又富生活气息。爸爸妈妈来了,爷爷奶奶也来了,叠衣服、钉纽扣、制作南瓜灯、美味寿司制作、包粽子……学生在巧手节里动手动脑,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习得了本领,收获着快乐!
“巧手节”学生生活技能情况统计表
被调查对象:各班级5名学生
校内、校外,都是学生动手动脑的舞台;老师、家长、社会力量,都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导师。在牛塘这片土地上,学生们在活动中锻炼着自己,自我学习的意识增强了,自主活动的能力提升了,还有了独立生活的本领。心灵手巧的家务小帮手,也在牛塘这片土地上快乐生活,幸福成长。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江苏】
“五小”指文明小使者、知识小博士、科技小能人、艺体小明星、家庭小帮手,开展“五小”行动,是学校“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的办学需要,而争当“家务小帮手”,更是切合了如今独生子女居多,动手能力薄弱的现状。
活动之一:学做装花团子
牛塘之地有个民俗:家中逢娶亲、建新房上梁、老人祝寿之类喜事,都要做上一笼装花团子,以示吉祥、庆贺之意。不过现在牛塘经过新农村改造之后,大多数人家住上了商品房、安置房,装花团子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学生对此项民俗所知甚少。同学们开展牛塘“民风民俗”调查活动,从老人们的口中听到了富有牛塘本地特色的文化遗产——装花团子。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走进了牛塘丫河“装花团子”手工作坊——陈正华老人的家。
在陈老师的家中,学生们了解到了和米粉、上色、做装花团子的具体方法。他们不仅欣赏到了独特的装花团子,还跟着陈老师尝试着学习这门手艺,兴趣十分浓厚。孩子们都说:“我们牛塘有这样的民间特色,我们牛塘的孩子有责任将它好好地传承下去!”学校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把陈正华老师请到学校的大食堂做专题讲座,并作现场展示,指导学生们动手制作装花团子。学生可起劲了,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结合美术课上捏橡皮泥的方法,做出的装花团子像模像样,还得到了陈正华老师的夸奖呢!
从做简单的家务活开始,再到尝试学习装花团子这项民间手艺,学生们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又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争当“家务小帮手”也就自信满满了。
活动之二:种植阳台蔬菜
这阳台蔬菜可是近年来餐桌上的“新宠”。专门种植阳台蔬菜的查红鑫家庭阳台绿色果蔬苗株培育基地就在牛塘。2013年10月,牛小“阳台蔬菜”种植小队正式成立,在查红鑫家庭阳台绿色果蔬苗株培育基地的查正旺老师的指导下,种植小队的学生成功地种植了豌豆苗、松柳、萝卜缨、小麦草。对于如何选种、如何育苗、如何浇水,以及如何收割,一边学习研究,一边实践探索。从刚开始对芽苗菜的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一路前行,不断攻克随时碰到的难题。学生在学习中亲自实践,亲自探索,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动手动脑中学会了生活的本领。
学生邰静静这样总结:“作为‘阳台蔬菜’种植基地的一员,我亲身体验了豌豆苗、松柳、萝卜缨和小麦草的种植过程。我深深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种植体验中,我从学会观察,到拥有善于观察的眼睛;从懒散马虎,到谨慎细致,关注细节;从禁锢于书本,到自己动手动脑;从知难而退,到敢于探究,迎难而上;从自己埋头苦干,到学会合作。看似小小的种植作为,却为我们带来‘小作为,大收获’的财富。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牢记在‘阳台蔬菜’实验中的所得,继续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之三:巧手节中共成长
“巧手节”是全校孩子人人参与的動手盛会, “用我们的小巧手,共创和谐家园”的主题,既朴素又富生活气息。爸爸妈妈来了,爷爷奶奶也来了,叠衣服、钉纽扣、制作南瓜灯、美味寿司制作、包粽子……学生在巧手节里动手动脑,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习得了本领,收获着快乐!
“巧手节”学生生活技能情况统计表
被调查对象:各班级5名学生
校内、校外,都是学生动手动脑的舞台;老师、家长、社会力量,都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导师。在牛塘这片土地上,学生们在活动中锻炼着自己,自我学习的意识增强了,自主活动的能力提升了,还有了独立生活的本领。心灵手巧的家务小帮手,也在牛塘这片土地上快乐生活,幸福成长。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