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反思与建构

来源 :研究生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n2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调解一直被认为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但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缺乏法律强制力的保障。经过实践的试点工作和理论的不断探讨,2010年的《人民调解法》在立法上正式确立了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则进一步发展了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明确了司法确认程序的性质,肯定了经司法确认后的人民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并且对司法确认中的很多程序规则予以了规定。但该程序仍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申请方式、协议内容的调整、明确
其他文献
所谓建构,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改组自己的经验结构。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在学生观上,它强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阅读教学,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其中的一些观点与做法与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部分内容是契合的,对其加以研究、参考,当对
阳光中途之家作为社区矫正的重要载体。它是对传统改造方式低效性之积极反思的结果,亦是对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政策的积极因应。社区组织的初步完善与中华民族固有的隐忍性格为阳
文学语言是有意味的语言,某些模糊语言在文章中的使用,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起到了精确语言所不能达到的作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解读和欣赏这些模糊语言呢?我认为还原法是一
《著作权法》修订草案第二稿引进了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我国当前著作权集体管理立法存在不足,在网络时代将延伸性管理上升为法律制度确有现实必要性,因此,有必要引进这一制度。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理综试卷实验命题的趋势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要求逐年提高,考查面也更加深广,高考命题已不再局限于课本上规定的内容,设计性实验的出现,将实验
应用设计是工程技术人员运用已有的理论和实验设计方法及有关的技术来设计新仪器、新装置、新产品的一种创新活动。应用设计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必经之路,是把科学理论和方法转化
自古希腊以来,超验性的观念就成为西方社会建构的标尺,优良政制体也成为人类共同体孜孜以求的目标。柏拉图曾经论及了以哲人王构建理想国式的最优政制,但经由残酷的政治现实
经过流变的报应理论,具有限定刑罚的积极意义,但是容易造成刑罚的浪费;功利理论具有预防犯罪、轻缓刑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容易造成为了预防犯罪而罚及无辜的现象。两者都只能
《诗经·卫风·竹竿》历来被视为"卫女思卫"之作,诸多学者对此做了详细解读,但都存在一些矛盾之处。如果转换诗歌的写作视角,以男性写作者的视角解读本诗,将诗歌视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