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教育理念下的研究生学风建设模式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7454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际化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学风现状,从院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三个等方面提出了高校院系加强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学风建设模式。
  关键词: 研究生 国际化 学风建设
  国际化的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特征,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院校都在根据自身特色,探求国际化教育的道路。另外,随着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和社会现实环境,研究生学风正面临严峻考验,需要学校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与努力,建设良好的学风。
  一、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的内涵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定义为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置身于世界教育的背景下,通过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针对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与国际接轨,被国际认可的教育体系机制。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是一个国家结合本国实际,根据自身特点,吸纳国际上优秀和通用的理念、方法与经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不断优化的过程。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现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生作为国家未来重要的研究性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更需要注重国际竞争力,高校也在培养人才和科研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其具体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和资源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国际化,教育主客体的国际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内容国际化,学术交流国际化等。
  二、国际化教育理念下的研究生学风建设内涵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学风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学风包含了学校办学理念、学术精神和学生学习三个层面,是学校、教师、学生共同营造的氛围和风气。
  研究生学风指的是研究生或研究生集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作风。研究生是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其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是从本科的优秀毕业生中选拔,以接受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的学生。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各个学科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骨干,要达到硕士或博士的学术水平;研究生所学习的知识是较为高深的专门化科学理论知识,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导师指导下的自学与科学研究掌握科学理论知识与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研究生学风作为整个高校学风构成的一部分,因为其主体的特殊性,因而具有自身内涵和特点。在学风建设过程中,也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生学风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方面,具有全面性、渐进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国际化理念下的学风建设即在学风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国际化教育的理念,与国际教育接轨,具有全面性。研究生学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是渐进性的,需要各个方面的不懈积累和努力。另外,研究生学风关系到学校整体的建设规划、各职能部门的实施方法,教师的教学之风、学术之风,学生的求学之风、勤学之风等各个层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三、研究生学风现状及特点
  目前对研究生学风建设现状的研究较多,虽然存在某些普遍特征,但各院校差别较大,本文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为例,对该学院全体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是全国较好的设计类院校,建立于1960年,有着较为深厚的底蕴,研究生入学考试竞争激烈,录取率1/10左右。该院长期重视学风建设,在国际化教育方面积极探索,与多所海外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本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1份,有效率91%,根据问卷调研和访谈,
  1.学习氛围较浓厚
  不论是问卷调查还是访谈学生、老师,大家普遍认为该院学习氛围较好。21.26%的同学认为学术氛围很好,53.33%的同学认为研究生学术氛围较好。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竞争激烈,考入的学生珍惜学习的机会,学习努力。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本身治学氛围较好,学生身在其中得到学术氛围熏陶,学习氛围较好。
  2.学习目的功利
  研究生的学习目的是继续深造,掌握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他们普遍认为,应该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纪律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热情,才能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取得优异的成果。在问卷中64.44%的同学为了能有更高的平台,找个更好的工作。以好工作为导向的学习目的,决定了研究生学习的重心和所能达到的学术高度。
  3.重实践轻科研
  由于设计学科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除了完成课程作业,课后更愿意花大量时间外出实习或者参与实际项目,提高自己毕业时找工作的竞争力。但在写论文方面却不够重视,核心期刊发文的学生很少,每年只有10%左右的学生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申请省研究生创新课题的学生只有12%。
  4.对国际化意识淡薄
  在与研究生访谈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海外游学、国际会议、国际工作坊等国际交流活动兴趣一般,认为参加这些活动是锦上添花,虽然对学习有一定帮助,但是对找工作帮助不大,也有部分同学由于听不懂,或是花费较高而没有参加,根据学院国际交流办公室统计,该学院参加过国际交流活动的研究生在30%左右。
  四、国际化教育理念的研究生学风建设模式
  根据上文调研结果及国际化教育对学风建设的要求,本文通过优良学风创建项目开展,与学院外事、研究生教学工作密切协作,建立和完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体系,改善海外交流的配套保障条件,建立研究生国际化研究团队合作机制,营造良好的设计教育和研究氛围,使更多的学生从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受益,成长为专业视野国际化、专业背景国际化、专业水平国际化、专业发展国际化、研究能力国际化的优秀设计人才。
  1.分析研究生学风建设模式的关键要素
  研究生学风的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各要素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处理好每个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出整体效力。   (1)院校层次,从宏观上把握院校发展方向和趋势,对整个学风建设起着重大作用。院校层面工作在于目标引领、平台搭建和政策引导三个方面。以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为引领,确定研究生成长方向与规划;在入学教育、导师指导、学院宣传,各个方面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目标,明确研究生阶段努力的方向,认识国际化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搭建硕士、博士、教师交流平台,搭建海内外院校合作的平台,与海外专业水准较高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建立国际教育项目的评价反馈机制,不断丰富和完善海内外合作的方式。例如设计学院的国交部每年都会协助学院与世界各地优秀的设计院校签署合作协议,举办联合培养、工作坊、游学等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为学生搭建“走出去,请进来”的平台。同时,院校通过政策制度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研究生毕业要求中增加有关国际交流活动的内容,从政策上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设立相应的奖学金,以支持研究生走向国际舞台。例如,设计学院每年承办的国际会议都会对学生免费开放,参加志愿活动的研究生会得到志愿者证明,并在奖学金评定中获得相应的加分。
  (2)教师层次,改善课程设置内容,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在设置课程过程中特别注意从国际化教育出发,从内容、方法等多个方面使研究生课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例如,设置理论前沿课程,与学生交流探讨世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方向。与外来访问学者联合教学,一起研究课题等。同时,教师也应时刻提高自己的国际化水平,保证自己教授的内容与国际接轨。
  (3)学生层次,加强交流与分享,研究生有极强的自主性和群体性,学生之间自发组织的交流与分享有利于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良性循环。例如有海外交流经验的同学为学弟学妹做交流,举办学生论坛,分享所研究领域的前沿信息。
  2.推动学风建设的长效发展机制
  (1)不断学习目前国际前沿的研究生教育,开展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活动,并且注重学科交叉及研究深度。
  (2)将国际教育内容和科研团队建设紧密结合。将设计类研究生教育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和团队优势,还需进一步增强团队的能力建设和发展速度,并将逐步从“外国专家为主,我院教师为辅”过渡到以“我院教师为主,外国专家为辅”的国际课程群。
  (3)深化导师与学工的合作。加强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与导师的联系与合作;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及生活情况,共同引导学生。
  (4)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反馈。建立国际交流活动与师生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师生在活动中的体会与需求,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掌握活动的效果,以便做出调整。
  国际化教育是个系统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形成良好的学风,高校院系通过多个层面的举措加强国际化教育,从院校、教学、学生各个层面融入国际化理念,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教育资源,既有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又有助于研究生知识内化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国家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荣军,李岩.澳大利亚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及其启示教育[J].科技教育创新,2010(20):272-274.
  [2]研究生培养模式国际化的改革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为例[J].学术探索,2012(10):137-139.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网站,2010.
  [4]魏瑶,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5-88.
  [5]史宏建.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某高等院校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0.
  [6]周薇.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170-171.
其他文献
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探索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作者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探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关问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高校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发展给出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  1.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要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
要把这么多的材料往崎岖的高山上运送,飞机、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都无能为力,这样的工作只能靠训练有素、吃苦耐劳的骡子运输队才能完成。  这些作品是随一支由四川人组成的山区骡子运输队行走拍摄而成的。队员们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绥德县石家湾乡沙滩坪村、张家砭乡霍家沟村、辛店乡房焉村等,为国家重大建设工程“西电东送”建设“高压铁塔”,为陕北当地老百姓建设“信号塔”。  人们都说四川人能吃苦、不怕累、不
摘 要: 中职语文课堂气氛沉闷,与教师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有关。本文从强化课程资源意识、立足校园、链接社会等方面,阐述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有效激活课堂气氛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据调查,中职学生普遍厌倦语文课,感觉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感染力,甚至很“无聊”,无法吸引他们,表示对语文学科较有兴趣的学生不及三分之一。我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
作书当以感觉为先导,以理法为约束。写字的时候脑子放空,不可边想边写;临摹的时候却要尽可能考虑周详,从全局到枝节全面锤炼。这样感性的释放才不会泛滥无状,平时蓄积的能量可以使放空状态的下意识反应合于规矩,方能“合情合理”。时下不少人反着来,临摹时不假思索,创作时绞尽脑汁。写字亦如同打仗,必以士气为先,所以孙子说“故杀敌者,怒也”,你情绪得上来,士气高涨,则一鼓作气;但又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还需“知己知彼
之于电影史学,电影大师(多指导演)和经典作品多为电影艺术史的研究、阐述对象。之前的电影史学著作,如20世纪30年代问世的法国学者埃米尔·克雷斯的《电影历史》与美国学者罗伯特·格罗的《科学剧院》,20世纪60年代以后问世的法国学者乔治·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让·米特里的《电影史》,德国学者乌利希·格雷戈尔的《世界电影史(1960年以来)》,英国学者罗伊·阿米斯的《电影和现实》,波兰学者托埃普立茨的
摘 要: 贾迎春是《红楼梦》中命运遭际十分悲惨的女性。虽然她一直规规矩矩地遵守封建贵族小姐的本分,但是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却毫不反抗,最终被中山狼孙绍祖折磨致死。她的悲剧人生与她的性格缺陷值得关注和借鉴。本文着眼于她的人生轨迹,探讨她逆来顺受的懦弱性格与悲惨命运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贾迎春 性格 懦弱 命运  贾迎春在《红楼梦》中着墨不多,但通过拼贴,我们仍能描绘出一个逆来顺受的懦小姐形象
一、文化寻根:乡土中国的价值观  1948年,費孝通出版《乡土中国》一书,首次提出“乡土中国”的概念。从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乡土中国的组织结构和价值内核,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随着时代变迁,20世纪70年后的中国不断获得新的书写,传统乡土中国已经步入现代化转型中的“新乡土中国”,“乡土性”发生了一系列嬗变,文化
摘 要: 阜宁县图书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因地制宜、奋力开拓,抓住每年暑期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时机,举办“七彩夏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得到少年儿童朋友的热情参与,受到广大家长的热烈欢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阜宁县图书馆践行“悦读”理念,让快乐学习、愉快阅读成为暑期未成年人的习惯和风尚。让青少年读者变“阅读”为“悦读”,是县级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 七
[摘要]《李米的猜想》这部影片中所有的人都在寻找,寻找能够确认自身的“他者”的存在,用“他者”来证实自我的身份。其实与其说所有的人都在寻找“他者”,不如说所有的人都在寻找自己,都在寻找能确认自己的那个人。而那个“他者”在寻找未果并且不确定的情况下,就演化为寻找者寻找自身理想中的“我”。  [关键词]他者目光 规训 交换机制 反思    《李米的猜想》描述一个普通女出租车司机寻找失踪四年的爱人的故事
摘 要: 一宋一清,相隔甚远。豪放婉约,风格迥异,南辕北辙。一个是用词写悼亡的首创,一个是其忠实的传人,在继承中有所发展却又大相径庭。文章围绕苏轼和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作,深入探讨二人悼亡词迥异的风格和造成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悼亡词 婉约 豪放  一、千古悼亡  悼亡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唐风·葛生》从葛藤写起,动人心弦,写两相分离各自独处的忧伤,写亡人的独处无伴,亦写生人的孤独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