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y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是实现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能力和素养的主平台,打造高效课堂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贯彻新课改要求。中学体育学科作为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打造高效中学体育课堂对促进学生全面成长非常重要。
  关键词: 中学体育 高效课堂 措施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打造高效课堂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发展要求和努力方向。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结合教学任务和学情的基础上,在有效教学的前提下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各方面均能得到好的发展和提高。就目前看,要打造高效课堂需要高效教学,打造真正属于学生的“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的课堂。
  中学体育学科是中学课程和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课改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看,它的教学任务包括多方面,例如:体育专业知识、体育运动技能、体质体能的强化、情感意志等方面,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体育课堂学习,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就目前看,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打造高效体育课堂。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比较滞后,教学过程中依然是单一的单向性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示范,之后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熟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动参与,不能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次,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不够,特别当学生学习那些不感兴趣的知识时问题表现最明显;再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知识与体育技能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体育精神和意志品质方面的培养与引导,也就是依然重视知识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课堂教学模式有待改进,不能真正落实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导致课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当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打造高效课堂,充分落实体育教育教学目标是不利的。所以,结合新课改需要及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打造高效课堂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展现体育课堂的魅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中学体育教学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打造高效课堂呢?
  一、充分理解体育教学目的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往往把关注重点放在知识讲授上,中学体育学科也不例外。导致很多教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把关注重点放在专业体育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最后留部分时间由学生自由活动。这事实上违背体育教育初衷,当前中学体育教育强调的是体育与健康教育,既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又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锻炼意志品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
  “健康第一”是我们学习体育的第一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像专业运动员那样进行体育锻炼,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及如何开展体育锻炼,使学生知晓体育锻炼对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的意义所在,这才是我们开展中学体育课程的目标,才真正有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打造属于学生自己的体育课堂
  课堂教学本身应该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过程,教师的教的效果最终通过学生的学习表现呈现出来,所以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要努力打造属于学生的体育课堂。
  打造属于学生的体育课堂,首先要结合学生的需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弊端,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结合本校条件和学生实际调整教学内容,改变又难又偏的问题,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终身体育意识;努力向构建式教学模式迈进,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并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构建学生参与主动、探究积极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的课堂。
  三、创新教学模式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点都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任何学科都一样,枯燥的学习,不断重复的动作练习,再加上不可避免地付出自己的体力,有时甚至是超越极限的体力,往往只会让学生对学习望而止步。兴趣则可以激起学生废寝忘食地钻研的兴趣,成为打开学习体育成功大门的钥匙。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学生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传统教学模式指“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终结评价”,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心违”,存在教学目标单一,组织教学形式僵化,忽视学法、个体差异、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等不足,与当前素质教育相差太远。因此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型教学模式中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和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受到对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时代发展给中学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改进中学体育教学,打造高效体育课堂,展现中学体育魅力。
  参考文献:
  [1]体育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2]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J].体育教学,2005,6.
  [3]林宪生.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M].开明出版社.
  [4]于忠元.体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6,第一版.
  [5]李晋裕.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学生体能.中国学校体育,2002.2.
  [6]夏峰.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体育兴趣.中国学校体育,2003(4).
  [7]包爱国.浅议体育教学中体育兴趣的培养.中国学校体育网,2005.5.
其他文献
该文试验了激光快速熔凝处理技术应用于308L带极堆焊金属,使其得到明显强化,显微组织试验表明激光快速熔凝处理使308L焊缝金属组织有了显著细化。这是焊缝金属得到强化的主要原因。试验
会议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应体现在“有趣,有用,有效”三点上,这三点构成了有效教学的铁三角,并赋予了课堂教学实际意义。教师通过各类教学媒介,通过教师引、学生答的节奏,英语课堂上俨然呈现出一片热闹景象。但细细寻来,是否每位学生都进入课堂角色,答案似乎不能令人满意。我们总用溢美之词形容课堂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式新颖……但是我们忽视了这份“热闹”背后教学有效性的缺失。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
会议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自2001年起,陆续在全国开设了小学英语课,这就意味着对小学英语教师的大量需求,十多年过去,我国小学英语教师虽已饱和,但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以满足新时代对英语教学的需求?本文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阻碍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旨在促进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摘 要: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仔细研究分析课本教材,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等,以此激发小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 培养兴趣 师生关系 英语学习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里的“好”与“乐”就恰如其分地阐述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应用自己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详细的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