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内镜下治疗方法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直径约10 m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NET)可以采取内镜下治疗,但何种方法具有更高的病理完整切除率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行内镜下治疗的128例直肠NET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直肠NE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发现ESD组切除标本大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大于EMR组,两组病灶组织病理直径、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对于直径为10 mm左右的直肠NET,内镜下治疗安全,随访复发率低,但两种方法在病灶完整切除率方面仍不理想,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作为慢性疾病管理体系的组成及延伸,同伴支持在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就国内外同伴支持在糖尿病防治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从同伴支持的内涵及其体系发展、同伴支持者的选择、同伴支持培训体系框架、同伴支持干预模式及其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现有实证依据,已明确显示了同伴支持在糖尿病防治管理中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推进基于"真实世界"的应用研究,为"同伴支持"模式的可持续性推广提供策略和依
期刊
共享门诊即在团体环境中进行的连续性个人医疗服务,是近年兴起的以患者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的新型诊疗模式,主要适用于慢性病患者。糖尿病作为高发且依赖药物、生活方式以及定期监测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是共享医疗模式最为合适的服务对象之一。这一模式的实施,对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效能、医患满意度及医疗效率和服务价值的提升均可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有限的医护资源使得共享门诊的最优适用对象尚不明确,今后应进行大样本
期刊
目的 对比研究达格列净、西格列汀对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期间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就诊的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符合条件为体质指数>24 kg/m2、腰围男>90 cm、女>85 cm。联合二甲双胍及胰岛素治疗(每日用量≥30 U)、糖化血红蛋白(HbA1c)≥8%。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移动医疗作为互联网行业与医疗服务行业的新结合产物,正逐步应用于糖尿病运动管理中,主要包括手机短信、智能手机APP(application)和可穿戴式移动设备三种干预形式。这三种干预形式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健康教育、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可穿戴式移动设备实现了对运动处方的量化监控,提升了运动效果和安全性。"互联网+智能手机APP+可穿戴移动设备"的新型医疗模式在糖尿病管理中具有
期刊
目的 探讨便携式可穿戴设备肌氧监测仪、心率臂带结合手机APP及运动管理平台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出院的无运动禁忌的T2DM患者66例,按计算机随机法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接受便携式可穿戴设备肌氧监测仪及心率臂带结合手机应用程序(APP)及运动管理平台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 探讨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下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远程糖尿病运动康复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1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规律随访的持续6个月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381例,其中自愿接受3个月远程运动干预者纳入运动干预组[45例,年龄(50.4±12.8)岁,女性24例(53.3%),病程4.6(0.8,12.0)年]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胆囊神经内分泌癌(GB-NEC)患者的临床资料;检索1992年以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选取数据较完整的文献,提取GB-NEC病例资料。共计纳入68例GB-NEC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病理学检查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GB-NEC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手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辅助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方法有助于延
期刊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系列高度异质性肿瘤的统称,表达神经内分泌通用标志物,部分肿瘤分泌胃泌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多肽类激素,发生于肺、胸腺、胰腺、胃肠道等身体不同部位。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60%以上。提高对GEP-NEN的认识,掌握肿瘤诊断手段,提高临床诊断率和检出率,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指导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期刊
目的探讨1型胃神经内分泌瘤(g-NET)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背景疾病,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2月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确诊为1型g-NET患者(分别有41和93例)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背景疾病。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测指标、胃镜及病理特征、肿瘤部位、转移及治疗情况、伴发疾病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134例1型g-NET患者中,男53例(39.6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有4个临床亚型。1型和2型g-NEN都是低级别胃泌素依赖性肠嗜铬样细胞肿瘤。1型g-NEN发生于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2型发生于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和(或)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相关性胃泌素瘤患者,3型为非胃泌素依赖性散发性神经内分泌瘤,4型为神经内分泌癌或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4个亚型因病因病理不同而各具临床特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