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经济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分析了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职业学校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现状,从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教师培养,提高教学水平;加强课程考核及评价等几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教育;改革思考
会计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为培养中初级会计工作专门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提倡以“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改革指导思想的今天,会计专业暴露了一些问题。基于会计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改革。
1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择业难已成为一般中职毕业生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现有的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对实践教学规定笼统,实践教学内容、时间、组织方式、方法不够明确,更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致使在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随意性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可是现代会计专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过去的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这就要求会计学科应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原则,建立一个融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实践操作为一体的复合型、通用型学科体系。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2 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课程安排设置不合理
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初级会计实务人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地处理各项基本的经济业务。但是目前职业学校会计教学内容多注重会计理论,忽视了理论同会计实务的结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一本会计教材使用多年,内容都没有任何改变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这必然导致课堂讲授的会计原理、会计原则及核算方法与会计实践活动的脱节。
2.2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落后
传统的会计教学以“填鸭式”的传授方式为主,过于注重技术,缺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学工具主要是教材和教案。没有科学的应用实验教学、模拟教学等一些现代教学方法。
2.3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
会计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水平的质量。因此,会计教育中的师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职业学校会计教师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如会计教师会计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结构不合理,一些长期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懂得丰富会计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如经济学、经济法等却不扎实。另一方面很多会计教师最为欠缺的就是实践经验,对实际的会计工作了解不多,不能令学生信服。还有一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对教学工作应付了事,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很强的责任感。
3职业院校会计教育改革的建议
3.1改革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开设的课程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不仅要有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内容,更应注重培养其职业道德观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注意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具备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将来继续发展的能力。
3.2改革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教材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目前会计教材五花八门;许多学校为显示办学水平,稍有条件的都编写了各式各样的教材,出版社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也出版了各种会计教材,有的个人为评级评职打基础,也编写了会计教材,但这些教材中,合格者较少,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统一规划,严格出版审查制度,组织一定数量会计专家(其中,既要有会计教育专家,也要有会计经济专家),编写出具有指导意义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适用的教材。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3.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恰当。有好的教材而无好的教学方法和恰当的教学手段,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能实现教学目的。况且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是收录机式的,而应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教学技术,采用形象式、启发式、直观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精讲细讲,并让学生积极开展课堂讨论,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4注重教师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起作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大多是从学生到教师转换而来,没有会计工作实践经验,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应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来吸引会计教育的优秀人才,并且要建立一种继续教育机制,不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社会变化对会计教育的要求。
3.5加强课程考核及评价
寻求一套合理而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前面几项改革,会计专业教学的中心已从原来的知识灌输转变到素质和技能的培养上,教学方式也由注重结论转移到注重过程上,因此用一两次考试判定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就显得不合时宜。我们有必要适当推行开卷考试,试题类型也应由一些记忆性试题和选择性试题改为业务综合题和案例分析题。必要时,对于一些非常复杂的接近现实的案例分析题,可以划分小组共同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应坚持平时考察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法,加大对学生课堂表现、实践技能、平时作业考察的比重,改变期末考试比重偏大的现象,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考核。
4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一些看法。希望通过上述会计教学改革措施,能够培养出既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又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既能实践操作,又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高层次的会计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智豪. 高职高专管理会计教学改革[J]. 课程教育研究,2013,27:92-93
[2]李红莹. 中等职业会计教学实践初探[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0:98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教育;改革思考
会计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为培养中初级会计工作专门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提倡以“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改革指导思想的今天,会计专业暴露了一些问题。基于会计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改革。
1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择业难已成为一般中职毕业生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现有的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对实践教学规定笼统,实践教学内容、时间、组织方式、方法不够明确,更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致使在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随意性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可是现代会计专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过去的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这就要求会计学科应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原则,建立一个融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实践操作为一体的复合型、通用型学科体系。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2 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课程安排设置不合理
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初级会计实务人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地处理各项基本的经济业务。但是目前职业学校会计教学内容多注重会计理论,忽视了理论同会计实务的结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一本会计教材使用多年,内容都没有任何改变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这必然导致课堂讲授的会计原理、会计原则及核算方法与会计实践活动的脱节。
2.2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落后
传统的会计教学以“填鸭式”的传授方式为主,过于注重技术,缺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学工具主要是教材和教案。没有科学的应用实验教学、模拟教学等一些现代教学方法。
2.3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
会计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水平的质量。因此,会计教育中的师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职业学校会计教师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如会计教师会计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结构不合理,一些长期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懂得丰富会计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如经济学、经济法等却不扎实。另一方面很多会计教师最为欠缺的就是实践经验,对实际的会计工作了解不多,不能令学生信服。还有一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对教学工作应付了事,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很强的责任感。
3职业院校会计教育改革的建议
3.1改革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开设的课程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不仅要有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内容,更应注重培养其职业道德观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注意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具备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将来继续发展的能力。
3.2改革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教材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目前会计教材五花八门;许多学校为显示办学水平,稍有条件的都编写了各式各样的教材,出版社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也出版了各种会计教材,有的个人为评级评职打基础,也编写了会计教材,但这些教材中,合格者较少,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统一规划,严格出版审查制度,组织一定数量会计专家(其中,既要有会计教育专家,也要有会计经济专家),编写出具有指导意义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适用的教材。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3.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恰当。有好的教材而无好的教学方法和恰当的教学手段,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能实现教学目的。况且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是收录机式的,而应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教学技术,采用形象式、启发式、直观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精讲细讲,并让学生积极开展课堂讨论,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4注重教师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起作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大多是从学生到教师转换而来,没有会计工作实践经验,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应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来吸引会计教育的优秀人才,并且要建立一种继续教育机制,不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社会变化对会计教育的要求。
3.5加强课程考核及评价
寻求一套合理而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前面几项改革,会计专业教学的中心已从原来的知识灌输转变到素质和技能的培养上,教学方式也由注重结论转移到注重过程上,因此用一两次考试判定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就显得不合时宜。我们有必要适当推行开卷考试,试题类型也应由一些记忆性试题和选择性试题改为业务综合题和案例分析题。必要时,对于一些非常复杂的接近现实的案例分析题,可以划分小组共同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应坚持平时考察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法,加大对学生课堂表现、实践技能、平时作业考察的比重,改变期末考试比重偏大的现象,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考核。
4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一些看法。希望通过上述会计教学改革措施,能够培养出既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又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既能实践操作,又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高层次的会计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智豪. 高职高专管理会计教学改革[J]. 课程教育研究,2013,27:92-93
[2]李红莹. 中等职业会计教学实践初探[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