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高中生的英文快速阅读能力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社会发展方面看,现代信息社会知识膨胀,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筛选、辨析和整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否则,将严重影响个体对纷繁芜杂信息的处理与接受、运用能力,最终导致我们视野狭窄、能力低下,甚至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培养高中学生的速读能力,以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开拓其知识视野。从英语学习的自身规律来看,教会学生阅读尤其是科学阅读本身就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这是因为只有学生学会阅读并且准确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拓展阅读视野,学习者的语感才会得到增强,学习者的词汇量才会不断丰富,学习者的阅读经验才会不断地丰富。从应试角度看,有限的作答时间内,我们要完成一份试题的作答是必须讲究阅读速度的。考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迁移、运用所学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失误;如果没有时间限制,而是任由参与者精心思考而得出答案,那么,这就不是考试了,也自然失去了考试选拔功能的性质。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必须教会学生形成并掌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阅读方法,那就是能够真正适应考试的速读法,而且不断地历练,将其训练成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独特的能力。那么,究竟什么是快速閱读呢?
  快速阅读的定义有多种,人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是从阅读的功利性角度看,我们所主张的快速阅读法是指阅读者能够依据一定的阅读规律并且积极主动地运用一些阅读技巧快速地捕捉、筛选、辨析、整合有效信息。它强调阅读速度要尽可能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在寻找关键词、句、段中,用较快的速度,边阅读边理解边记忆,使阅读处于一种十分活跃的状态中。 因此,快速阅读法是一种高速度的阅读法。
  怎样训练高中生的英文快速阅读能力呢?
  一、借鉴并大胆迁移语文快速阅读的方法
  其实,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对于快速阅读这个理念或者方法并不陌生,因为他们的语文课上或者他们在语文的课外阅读中始终在有意或者无意地使用着这种方法。如果说在英语学习的课堂上或者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学生还不知道或者不懂得运用快速的方法,那主要是因为我们老师尚未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还没有将那些通识通用的阅读方法主动迁移到同样是语言学习的英语学习中来。这主要是我们教师教学观念的问题,而不完全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比如说,语文老师在引领学生阅读文本时首先是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并理清文本思路、整体上把握文意的。这其实是一种宏观上把握,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语文老师往往要求阅读者读书动笔、边读边圈画,尤其是迅速圈画出文本段落的观点句、主旨句或者核心句、结论句,圈画出表现作者行文思路的关键词或者关键句,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阅读这样的句子,并且初步感知文本的整体文意或者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就启发我们在英语课上完全可以迁移这一方法,而且坚持不断训练、经常训练,努力使之形成一种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从我们英语教学的实际看,这种整体阅读、宏观把握其实是我们阅读教学中严重欠缺的,以致于我们英文阅读总是支离破碎的,要么是片段式的,明显缺少一种更为宏观上的大气。
  二、适当教给一些阅读技巧以驾轻就熟
  快速阅读其实是无定法可言的 ,而往往是因人而异。之所以称为快速阅读,不仅是因为阅读速度的问题,更主要的则是阅读的效率问题,只有那些在规定时间内用最科学而有效的方法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且对信息整合与处理科学合理的做法才叫真正意义上的快速阅读。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技巧训练使阅读者在规定时间内获取最佳的阅读效果。
  1.养成心诵默读的习惯。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号召学生出声读、大声读、疯狂朗读,这种做法其实是正确的而且是非常实用的,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来讲。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一个非常严酷的事实,那就是任何考试都是禁止朗读的,哪怕是非常小声的诵读。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了出声朗读,在考场上总是试图或者不自觉地暗示自己要重视朗读,这样在非常纠结的心理暗示下,学生一时很难进入考试状态,自然会严重影响考试效果。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就应该努力矫正我们教学中的这种错误做法,既要重视朗读更要重视心诵默读。要知道,因为出声阅读,哪怕是非常小声默读,比如仅是嘴皮动动,也都会影响信息的吸纳的,至少会制约着阅读者的阅读速度。所以,在高度重视语感训练而大力倡导朗读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鼓励学生并且设法教会学生学会尤其是自觉运用心诵默读的。
  至于如何训练学生的这种阅读能力,我们以为注重阅读者阅读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要求学生用眼接受信息用心处理信息而彻底摈弃动嘴阅读。无论是传统的语文教学还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我们都十分重视阅读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殊不知正是“耳到”“手到”“口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信息的吸纳速度,甚至分散了阅读者的精力,严重阻遏了阅读者对信息的处理进程。所以,在训练心诵默读的初始阶段,我们可以借鉴传统教学的经验教会学生诸如“读书动笔”“边读边圈画”“及时圈画行文中的关键词、重点句”甚至做批注等,但是,训练一段时间后一定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速度,即严格限定阅读时间,极力追求阅读效率,做到用不着动笔圈画而一切重要信息已在心中,用不着出声朗读已经明了句子的表情达意。
  2.努力学会圈读。所谓圈读,就是阅读者首先着眼的不是具体的一个个句子而是一段或者几段,也就是以段落为阅读单位进行阅读。这种阅读实际上就是相对文本而言较小的“整体阅读”,是在不断聚合基础上的把握大意。这种阅读的好处是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将表情达意相同或者类似的段落聚合起来,还原作者写作文本时思维板块。这样的阅读尤其有利于那种就局部语境而设计的问题的解决,因为它非常便于为了精读而进行阅读区间定位。
  3.牢固树立限时意识。快速阅读并非简单地用时少,更主要的是讲究单位时间内的阅读效率。因此,在训练快速阅读能力的同时,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限时意识,在追求阅读效率的同时设法减少阅读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限时训练应该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慢到快,由少到多,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而忽视阅读效率,到头来不得不重新“复读”,那样非但不能实现快速阅读的目的,相反还会严重浪费时间,最终得不偿失。
其他文献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三者有机统一”是我们党总结执政经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结合本国国情,就
本文通过分析知识管理的特点,探讨科研创新与知识管理的关系,认为实施科研创新战略和知识管理战略是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初步构建了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高校研
摘 要:城市给排水管道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管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给排水管道的修复变得越来越为困难,采用非开挖修复技术对提高城市给排水管道修复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非开修复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结合我国城市给排水管理修复工程的需要,就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在城市给排水管理修复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有效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非开挖修复;管道修复  1.引言 
本文通过对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非均衡性分析,探寻了县级政府制度供给困境的根源。研究表明,集体行动的不可能、利益集团的决定性影响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是转轨期县级政
摘 要:上好一堂数学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认真备好每节课;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关心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教师;数学课  老师们天天都在上课,也常常去听别人的课,大家看到的课堂教学大多是这样两种场面:其一,教师充满激情地讲,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其二,则是另一种场面,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
张衡是我国东汉中期的通博之才,张衡的美学思想,表现为儒、道文化影响下的求真、尚俭、"中才截然"的"和谐"美学观.这些思想出现在他的文学、绘画作品之中,更深刻地反映在他的
本文从分享制产生的非正式制度环境入手。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推行分享制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制约因素,并对制约因素的消解提出了新的思路。
道德求“真”,是指和谐社会的道德发展要符合“真”,即道德要符合当代的社会生活实际,符合人们的思想文化实际,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道德目标就是和谐社会在道德上的要求,它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