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低温处理对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现代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F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试验采用不同低温处理和处理时间以比较其对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实验表明,苗期持续2~3天,温度在3℃~8℃的低温处理会使水稻苗期受害,不仅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且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为使水稻生产能够正常进行,一定要控制苗期温度,维持在8℃以上。
  【关键词】水稻;低温;穗部性状;产量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showed the difference of low temperature processing and processing time to compare their effects on rice panicle traits and yield.
  [Key words] rice; low temperature; panicle traits; production
  在我省水稻育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较强冷空气,而且持续时间较长,造成水稻大棚内温度降低,直接影响水稻秧苗质量,水稻秧苗素质影响水稻后期的生长发育以及水稻产量形成。影响水稻秧苗素质因素较多,苗期温度是影响水稻秧苗素质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水稻秧苗温度环境的控制,从而鉴定水稻在较低温度环境下,所能忍耐的温度及其持续的时间,为生产提供依据,以保证水稻生产的顺利进行。
  1 材料与方法
  该试验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场试验田进行,供试的水稻品种为长白9号,该试验田的土壤为沙壤土。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案,两个因素分别记做:因素A和因素B,每个因素三个水平。在苗期取盘育秧苗,对其进行处理,在人工气候室箱内温度设置为三个:A1处理温度3℃、A2处理温度8℃、A3处理温度13℃;水稻秧苗低温处理的时间同样设置为三个:B1为人工气候箱内处理处理一天;B2在人工气候箱内处理处理二天;B3为人工气候箱内处理处理三天。试验共计9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小区面积为30㎡,设置为10m×3m,面积总计为810㎡。小区上水稻插秧的密度为30cm×20㎝,2-3株/穴,田间管理和正常水稻大田管理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苗期低温处理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水稻穗长、实粒数、一级枝梗和二级枝梗的数目是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性状,受到苗期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对试验各个小区进行调查。由不同处理对穗部性状影响的调查可知,在穗长方面,随着温度的降低,处理时间的延长,穗长越小。
  2.2 苗期低温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对水稻三次重复进行了实打实收,最终计算其亩产,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分析如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处理中A因素和B因素差异显现极显著性,而A×B互作差异不显著。对A因素和B因素进行显著性比较,如表2。
  由表2可见,苗期低温处理对水稻产量有影响的影响,随着处理温度的增高,产量差异也在缩小。从A因素看,A1、A2、A3三个处理差异显著,但A2、A3没有达到极显著水平,而A1和A2、A3達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从B因素上看,B1产量最高,其次是B2、B3,B1和B2、B3差异显著。
  3 结 论
  通过本试验得出,水稻苗期低温处理对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会有影响显著,其中以低温3℃条件下处理3d的影响最为明显,降低的幅度最大。从产量上来看,A3B1处理的产量最低,说明如果在苗期遇到低于8℃而且持续的时间超过2~3d,就会使水稻产量明显下降,如果温度低于3℃且持续1d,就会使水稻产量收到重大损失。因此可以说,3℃~8℃是水稻苗期的受害温度,在水稻生产中,苗期必须尽量保证温度不低于8℃才能达到稳产高产。
  参考文献:
  [1] 将向辉.贵州地方耐冷水稻品种氩气和苗期耐冷姓的相关性研究
  [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2):177-180.
  [2] 李霞,戴传超,程虞,等.不同生育期水稻耐冷性的鉴定及耐冷性
  差异的生理机制[J].作物学报,2006(1):78-83.
  [3] 徐福荣,戴陆园,叶昌荣.水稻耐冷性研究的概况与展望[J].作物杂
  志,2000(1):4-5.
  [4] 李平,王以柔,刘鸿先.几种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三系幼苗抗冷特性 的比较[J].中国水稻科学,1991,4(1):27-32.
其他文献
【摘 要】杨树在种植之后十分容易发病,影响到杨树植株的生长,不利于植树造林目的达成,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杨树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率。本文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杨树发病的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杨树生长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帮助,更好地促进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和杨树种植经济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杨树种植;发病原因;防治方法及探究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
目的 探讨肺癌细胞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部分患者结合放疗。用免疫比喻地检测手术标本
本文从圃地选择、材料准备、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速生杨嫩枝扦插技术,以期为速生杨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随着环境的不断污染,许多不同种类的病虫害问题越来越凸显,威胁着林业经济。控制病虫害最有利的措施就是营林技术,因此加强营林技术的改进,可以更好的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摘 要】灰霉病是日光温室大棚生产中常见的病害,易引起大量叶片脱落、果实腐烂,降低了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减产率达20%以上,有的高达50-70%,成为目前棚室蔬菜早春茬栽培的主要障碍。笔者通过多年的仔细观察及棚室生产经验,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参考。  【关键词】灰霉病;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Abstract] Mould is common diseases in the prod
一、我国大豆种植的现状  大豆不仅仅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其包含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就我国公布的天然食物营养价值汇总中,大豆居于第一位,其高营养价值和巨大的经济效益需要我们去关注如何提高大豆的产量。在之前他,大豆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农作物,其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可耕农用地在大幅度的减少,并且西方发达国家占据科技上的优势使得他们的大豆可以自产自销,甚至出
【摘要】《中餐烹调技术》课程为餐饮管理、食品加工或厨艺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文结合目前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从合理设置课程,加大实践教学,更新教材,改善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一些改革建议,希望能为更好的完成好预定课程目标,为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转换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餐烹调技术》;存在问题;改革建议  [Abstract] "the Chinese c
目的 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p16基因表达产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70例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16基因产物的表达水平,并以2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作对照。结果 肺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生态林业也发展越来越快,我国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程实施导致对种苗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而对育苗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我国的林业育苗现状及容器育苗技术做一番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林业育苗;育苗现状;容器育苗技术  [Abstract] Ecological forestry is growing more and more fast as the society d
大豆优质专用品种栽培与生产是把现有的科技成果进行了优化组装,文章从七个方面介绍大豆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