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早期书法形象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fel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起:同自然之妙有


  书法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久而弥新。这门古老的艺术之所以能常葆光彩,始终随时代变迁而接续发展,焕发活力,主要还是因为汉字本身的独特性。正如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在其著作《元西域人华化考》中所说:“书法在中国为艺术之一,以其为象形文字,而又有篆、隶、楷、草各体之不同,数千年来,遂蔚为艺术史上一大观。”
  汉字是书法艺术的创作载体,汉字的起源,拉开了书法艺术发轫的序幕。书画同源,也正是“象形”这一充满创造性、画面感和自然情趣的基础造字方式,赋予了书法艺术在历史长河中源源不断地传承演变、创新发展的灵感动力。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关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仅靠语言交流。随着氏族公社的发展,部落的形成,人们对表意工具有了更复杂的需求,于是便有了结绳、刻契和原始图画等帮助记忆和交流的方式。《庄子》中“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的记载,描写的便是结绳记事。
  “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论是结绳、刻契还是原始图画,都是基于图像的表意方式,这是象形文字诞生的基础。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指出:“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象形是中国文字最初也是最基础的构造方法,为书法艺术的表现力奠定了丰富的可能性。
  这种取法于天地万物之形而“以形示意”的方式,使得汉字书写的笔法和形态成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对象。唐代张怀瓘《书议》中“取象其势,仿佛其形”之语,孙过庭《书谱》中“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之叹,感慨的都是书法艺术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所得的万千奥妙。
右图:大骤风涂朱卜骨刻辞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左图: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 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甲骨文:书法审美,笔意初现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因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它的出土地安阳,正是商代晚期都城的遗址“殷墟”。殷商时期是目前所见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甲骨文和金文是这一时期文字的代表。除此之外,虽然在陶、石、玉、角等物品上也发现了文字,但甲骨文和金文是考古资料可证实的、数量较多又相对成熟的早期汉字。
  甲骨文的主要功能是占卜,天气、农业、战争、疾病、生育、出入的吉凶及官员的任命等,都是占卜的内容。商代负责占卜的官员称为“贞人”。贞人先用尖锐的刀具将卜辞和记录占卜活动的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再进行烧灼,根据龟甲兽骨上的裂纹来推断吉凶。贞人既是“神灵”意旨的传达者,也是早期的“书法家”。甲骨文已显横平竖直的文字特征,体现出早期的书法审美。
  甲骨文有“书写”和“契刻”两个步骤,大部分为先书写,再照书写的笔画契刻,仅有少量是只书写而未契刻的。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也出现了以墨或朱砂书写的文字,笔迹中呈现出轻重粗细的变化,两端尖,中间粗,起止间已显锋芒。这说明此时已有类似毛笔的具有柔韧性的书写工具,这种特征也可视为书法最初的用笔形式。
  甲骨文的文字排列疏密错落,其结字既呈现重心稳定、搭配得当的对称美,又体现出对单字结构进行多种变通的丰富性,字形自然活泼,稚拙随性,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性。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是罗振玉旧藏著名的甲骨大版之一,是殷商甲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骨版正面的刻辞有百余字,包含四条卜辞,涉及祭祀、田猎、天象等内容,“刻辞书风雄健,气韵宏大,字大体端,笔画遒劲,是宾组二类甲骨的典范,也是商代晚期甲骨刻辞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此外,字迹精劲的《大骤风涂朱卜骨刻辞》、道美丰腴的《鹿顶骨纪事刻辞》等,都是甲骨文书法中的代表作。
  从书法风格上看,甲骨文的字形受刻工、环境、内容等因素的影响,且因刀刻时容易表现线条,不易刻写圆转,所以细直线较多,笔画以方折为主,总体风格瘦劲峻挺,不同的时期呈现出细微的差异。
戍嗣子鼎金文拓片 商

  根据甲骨学家、古史学家董作宾的总结划分,盘庚至武丁时期,甲骨文笔力粗犷遒劲,行款错落有致;祖庚至祖甲时期,书法谨严,结体整饬;廪辛至康丁时期,款不整齐,书风草率;武乙至文丁时期,书法劲峭,行款率意,刀锋劲健;帝乙至帝辛时期,书法严整有度,鋒芒显露。

金文:典雅庄重,浑厚圆润


  商代不仅有甲骨文,还有金文。古人称青铜器为“金”,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就是金文,金文和甲骨文属于同一时期的两个体系。西周是金文最为发达的时期。
  商周时期,青铜器多用于祭祀和丧葬仪式。钟为礼乐之器,鼎为权力的象征,地位超然,因此,金文也被称为“钟鼎文”。金文铸刻工艺繁复,因其需要先在母范上写刻后再进行浇铸,所以对在母范上书写的笔法特征保留较多。
  金文有两种铸刻形态,凹状的叫“阴文”,称为“款”;凸状的叫“阳文”,称为“识”。金文笔画丰满而柔韧,弯笔较多,体势恢宏,其古朴典雅的风格,也比甲骨文更显成熟规范。司母辛鼎、戍嗣子鼎、小臣赊犀尊等青铜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金文的代表作。
何尊金文拓片 西周
大盂鼎金文拓片 西周
大克鼎金文拓片 西周
毛公鼎金文拓片 西周西周晚期.金文更为成熟.笔画简练流畅.造型更加优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上的文字都是这一时期金文的代表作。

  商末到周初,金文的书写渐趋简化,初期的象形特征逐渐演化为点画规律的曲线。西周时代,青铜器华丽繁复的外在装饰渐趋简单朴素。西周前期,金文大多呈现朴茂凝重、瑰丽沉雄的风格特征。利簋、何尊、康侯簋、大盂鼎上的金文都是这一时期的典范之作。西周中期,金文风格趋向典雅平和、端庄质朴,较具代表性的有大克鼎、询簋、史墙盘等青铜器上的文字。到了西周晚期,金文更为成熟,笔画简练流畅,造型更加优美,风格也更多样化。
  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这些古老的文字都表现出书法艺术之美,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影响深远。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因书写材料的改进与变化,金文、石刻、简帛书法呈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艺术气象,书法审美中的“刀味”“笔味”“金石气”“篆籀气”等风格特性,皆能从中寻得源头。

石鼓文:尚实圆转,石刻之祖


  春秋战国时期,汉字的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因各诸侯国发展不同,汉字和书法艺术呈现出各异的地域特征。到了战国中后期,汉字的笔法更趋于简洁,出现了由大篆向小篆演变的趋势,书法艺术的表现力也更加丰富和自由。其中,齐系文字、燕系文字、晋系文字、楚系文字所表现出的书法风格较为典型,秦系文字更是独具一格。
  以崤山为界,秦国因独处崤山以西,相对闭塞,不像齐、楚、燕、韩、赵、魏这六国同在崤山之东,因此,秦系文字的特征更为独特。石鼓文就是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秦系文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石鼓文是先秦战国时期的刻石文字,世称“石刻之祖”。石鼓文刻在鼓形大石上,因所刻内容为一首首记述秦国君游猎、行乐盛况的四言诗,故又被称为“猎碣”。
石鼓文拓片(局部)战国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全面推行小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从此,秦系以外的各系文字退出历史舞台,小篆成为官体文字。
  石鼓文所刻文字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字体呈方形,略显竖长,结体上紧下松,布局稀疏,笔画均匀,圆转有力,体现了秦人尚实圆转的书风,方块汉字的基础也由此形成。其笔法既与早期金文典雅浑厚的特征大为不同,也与其他地域文字的风格迥然有别,已表现出对笔意的自然、书写的流利以及韵律的追求,极富艺术美感。
  石鼓文自唐初被发现,唐代大诗人杜甫、韦应物、韩愈都曾先后称颂,不吝美辞。后世历代书法家也将其视为临摹篆书的重要范本,近代书法家吴昌硕正是因持之以恒临写石鼓文,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金石之风。
  石鼓文在书法史上的重要性,更在于其承前启后,集大篆之大成,开小篆之先河。石鼓文常被认为是由西周大篆向秦代小篆转变的过渡性字体。所谓“篆”,《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引书”。段玉裁注曰:“引书者,引笔而箸于竹帛也。”指的是运笔书写。而“引”的古字形正像-人拉弓,其本义就是把弓拉开,引申为拉伸之意。古人将“篆”解释为“引書”。篆书也正像拉开的弓一样,形态圆匀,俯仰向背,有一定的弧度,舒展且飘逸,端庄而灵动,委婉又刚劲。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小篆已成为秦国的通行字体。
  在广义上,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都可称为“大篆”。从商代到秦统一六国,汉字的演变由繁到简,字体随之变化,图像性日渐减弱,抽象性不断增强。除秦系文字外,春秋早期各系文字书法风格大体上承袭西周晚期方正朴茂的风格,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早期,开始转向颀长秀美,并出现装饰性较强的“鸟虫篆”等书体。到了战国中晚期,各系书法风格总体上走向简率。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全面推行小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从此,秦系以外的各系文字退出历史舞台,小篆成为官体文字。
其他文献
金色世界:德令哈  “德令哈”乃蒙古语,蒙语全称“阿里腾德令哈”,意为“金色的世界’,现已习惯简称“德令哈”。为何这个地方叫“阿里腾德令哈”——“金色的世界”?在外人眼里的“荒凉、僻静的小地方”为何起这么响亮的名字?好多人为此不解。  德令哈历史悠久。周代,西羌人就在此一带游牧。公元4世纪初,吐谷浑进入柴达木立国建都(治所伏俟城),德令哈为吐谷浑辖地。唐初(663年)吐蕃势力拓展,灭吐谷浑国,德令
由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知名演员联袂出演的影片《音乐家》,改编自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真实经历。他在卫国战争时流离海外,在饥寒交加的境况下得到了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的救助,他们的相遇谱写了一曲跨越国界的友谊赞歌。当年,冼星海归国之路遭遇重重阻挠,他在哈萨克斯坦边境离祖国最近的地方眺望故土,那绝望憔悴的眼神让人心碎。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1940年,冼星海受国家重托,化名“黄训”远赴莫斯科为纪录片《
八花图(局部)八花图 纸本设色 29.4×333.9cm 元 钱选 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在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上,元代绘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元代花鸟画与山水画一样,在继承唐、五代、宋绘画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显著特点就是文人花鸟画的勃兴。当时以“唐之边鸾,宋之徐、黄为古规范式”的设色花鸟画渐呈颓势,以清淡水墨写意为主的墨笔花鸟以及竹石梅兰代之而起。  元代绘画之
洛神赋图(局部)(宋人摹本) 绢本设色 27.1×572.8cm 东晋 顾恺之 故宫博物院藏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滚滚。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爱情,始于相遇。《郑风·野有蔓草》叙写的就是男女二人邂逅相遇的故事。有一位眉目清秀、温婉柔美的女子,出现在春野的蔓草朝露之间,男女二人就这样不期而
【Why So Silly】  今日份的选题,源于不久前我在某视频网站看纪录片时,被乱七八糟的弹幕给惊到后,脑子里萌生的疑问。  早年间看视频时,我是很喜欢配合弹幕一起食用的,一是大家讨论的氛围很好,二是有些善意的科普起到了长知识的作用,三是有时候出现的抖机灵或者金句真的能让人笑到头掉。  但现如今,这个习惯改变了不少,多数时候我会有选择地开,因为无意义刷屏的弹幕太多了,有时候还会出现很多带有恶意
[1]  下课铃已经响过两三分钟了,数学老师拖堂依旧,还在黑板上画着坐标轴,又拖了几分钟,看着底下的我们实在躁动了,才终于放过我们。  我拉着林瑶赶紧往学校食堂小跑过去,再晚一会儿连剩菜都要没有了。  一进食堂,食堂阿姨热情地给我们盛好饭,还另外端来了一盘鸡肉块和一小碟泡菜。我拉着林瑶坐下就赶紧吃,吃完要回教室背诵、写练习册,下午的课程依旧紧张。  “林瑶,学校小食堂还挺好吃的,阿姨收拾得也好干净
摘要:通过研究国内外2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我国黑龙江省大庆地区种植的主要生产性能及适应性,为大庆盐渍化地区进行苜蓿的栽培种植提供优良品种。对引自国内外不同来源的20个苜蓿品种进行了2年的引种筛选试验,分析比较产草量、分枝数、茎叶比、越冬率、抗逆性、粗蛋白质含量和粗纤维含量,结果表明,龙牧803和龙牧806表现为干草产量高、质量好,适应性强,可以作为大庆当地主栽品种。肇东、斯贝德、敖汉、418Q、公农
青年导演文牧野执导的《我不是药神》关注疾病、金钱、利益和人性,属于现实主义题材的佳作。剧情有笑有泪,前半段是欢喜的黑色幽默,后半段则是沉重写实的描绘,片末更让人陷入啜泣的悲伤。  故事原型取自2013年国内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陆勇,徐峥饰演的主人公则名为程勇。原型陆勇身患白血病,因无力承担高额抗癌药,而使用低价的印度仿制药,又为其他病友代购。后来,他面临销售假药的公诉时,病友们联名写信请求法院
董其昌这个决定性人物标志了明代山水画史的结束。在革新和恢复传统的艺术价值两个方面,他对先锋派和保守派都有巨大影响。1644年满族人的征战所引起的动乱,使这种影响越发明显。在清朝最初的20年,效忠于明朝的“遗民”们惨遭屠戮。在退隐与合作问题上,他们和13世纪的前辈们经历过的情况一样,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有的英勇抵抗,少数人自杀殉国,大部分人选择了归隐。然而,此時真正有勇气和独立精神的人少得可怜,他们即
五个庙石窟是敦煌石窟群之一,位于今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北20公里处。发源于党河南山(祁连山支脉)的党河,经肃北县向北流去,其下游灌溉着敦煌绿洲。党河上游的肃北县及其周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敦煌的南大门,唐宋时期在今党城湾附近设有紫亭镇或紫亭县,由敦煌(沙州)管辖,控制着通向南山吐谷浑、吐蕃的交通要道,而且这里水草丰美,易于放牧,所以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对敦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