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消逝的青春

来源 :汽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十年代末的一天,黄宗敏坐在自己汽车修理厂的车间里,看着眼前一辆破旧不堪、几如废铁的红旗轿车,心里感到一阵深深的凉意。后来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私人老爷车博物馆。
  本来这是一单有得赚的“好活儿”:应一位香港朋友之托,修理翻新这台几万元收来的红旗轿车,可以赚回十万。这在那个年代是一笔不小的生意。
  汽车修理厂老板黄宗敏虽说本是技工出身,可为了修复这辆红旗轿车,他和他的员工们付出了比以往多得多的心血。为了寻找配件,黄宗敏几乎跑遍了成都所有的废品收购站,终于找到了另外两辆已被当作废铁丢弃的红旗轿车,再从这两辆车上拆下所需要的零件。“当时我根本没有那个意识,否则真该把那两台红旗也一起买回来。”说起二十多年前被他拆掉配件的红旗老爷车,黄宗敏依然唏嘘不已。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这辆古董车翻修完毕时,那位香港朋友竟不幸破产了。“本来是帮朋友翻新的老红旗,现在却只好自己留下了。我每天看着它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真是越看越喜欢。后来有人想买,我根本舍不得卖了。”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就这样,黄宗敏和老爷车悠长的故事自此开始。
  从这以后,黄宗敏逐渐了解到更多关于红旗轿车的历史。后来的日子里,他又先后购进了两辆红旗老爷车,甚至在厂子里专门修建了一个全透明的玻璃展厅,专门用于展示三辆红旗轿车。
  渐渐地,黄宗敏的眼光开始从红旗这一单一品牌移至更为广阔的老爷车收藏领域。1996年5月,成都三和企业集团正式成立。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黄宗敏的老爷车收藏也有了更多的底气——“不经过翻新修复使之回复历史原貌的老爷车,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老爷车。”他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三和老爷车收藏和国内其他私人老爷车藏家最关键的不同之处。
  “早期使用过的、非凡的、拥有优良设计、高工艺标准及制作,至今仍可驾驶的老式汽车。”如果按照美国老爷车俱乐部(The Classic Car Club of America)的定义,在中国国内能称得上“老爷车”的收藏其实并不多。在三和老爷车陈列馆中,目前已完成翻新的有近100辆,还有几十辆正在翻新过程中。在三和,所有的馆藏品都能达到黄宗敏“必须能够在公路上正常驾驶”的标准。这一目标的实现,依托的正是三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雄厚的翻新工厂。虽然与汽车文化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有一段差距,但三和的老爷车翻新技术也有着许多独创性,比如红旗有一款早期车型的烤漆工艺早已无从考究,但经过三和工程师们的反复试验,这项技术竟得以“重生”。另外一辆诞生于79年前的梅赛德斯一奔驰500K Cabriolet C刚开来的时候,前脸最具标志性的金属网格饰板已经完全腐锈,而现代的生产技术已无法复制出完全一样的零件,三和技师们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用纯手工硬生生地把一块整钢板敲成了网格状镂空,才最终把这辆车修复完毕。类似这样的情景,在三和翻新工厂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老爷车的保养和现代汽车有很大区别,它的要求更为严格且要更加细腻轻柔,”一位三和技师说,“每周,我们要保证所有车辆的发动机运转一定时间,还要为轮胎做检查并移位转动,然后为电瓶充电,检查油、水、电路以及做车身漆面手工上蜡。每个月每台车都要进行路试,检查刹车、检查发动机工作状况、方向盘、底盘、行驶系统以及电气系统。如果有条件的话,每个月连续跑上几十公里对这些老爷车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而国内很多私人玩家缺少技术知识,再加上政策环境的不支持,别说上路行驶了,就连见阳光都成了奢谈,即使有优秀的藏品也无法进行专业保养,只能放在库房任其锈蚀,十分可惜。”在三和,找到一辆足够年份的老式汽车,仅仅是“玩老车”的第一步,如何将其恢复到最佳外观及工况,如何进行后续的保养维护使其“永葆青春”,才是更显水准的收藏境界。
  目前,老爷车在中国面临着很大困境:由于政策限制,车辆不能上牌、上路;多数收藏者缺乏专业知识;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支撑;参与顶级国际交流活动的机会不多。对此,黄宗敏却一直抱持着乐观的态度,“(老爷车事业)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恒心,”他说。
其他文献
抢戏CES  CES,顾名思义,应该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展会。可近些年,汽车的“戏份”越来越重,到今年甚至有转型为车展的嫌疑:连奔驰、宝马等老牌汽车大厂都拿出了不曾在正统车展上秀过的重磅新技术。单是演示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就至少有三家的解决方案很值得一说。  首先自然是大众那辆名为Connected Golf Concept的e-Golf。这辆概念车实际上展示了大众最新的车载信息系统、无线充电以及远
期刊
世界各地都不乏老爷车的狂热粉丝,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圆石滩和古德伍德以外,其实还有更多老爷车和经典车车展值得我们去品鉴。  埃斯特庄园老爷车展(Villa d’Este)埃斯特庄园老爷车展是目前欧洲档次最高且知名度最高的老爷车展,自1929年在意大利北部的切尔诺比奥市举行以来,一直以汽车设计与艺术审美为主导。拥有85年发展历史的埃斯特庄园老爷车展在2014年的举办地位于米兰北部科奠湖畔的埃斯特庄园,
期刊
回忆过去,在当代人心境中,是相对于预测将来的另一极,后者带着憧憬与期许,而前者则更有情怀与格调。  不同于未知的将来,已知的过去似乎更容易令人沉浸其中,陷入深深的怀念。遗憾的是,人类至今还没有发明时光机;幸运的是,一些对过往怀有真爱的人们留存了当年的经典。倒转时针并不代表我们能回到从前,但老爷车聚会却可以让我们与经典再见……
期刊
汉语的最大问题在于模糊,可上可下、可左可右,老爷车、老车、经典车、古董车等名词混淆得一塌糊涂。以至于不管是老车还是老爷车,对于中国大陆来说,统统都属于稀罕物件,不论是什么,先收下来再说吧。  我也玩一些Young Classic的轻古典车,并组建了一个名为HeriC的俱乐部,取了英文“Heritage”的动力。  坦率地讲,玩老车是没有终点的。我先前开着一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奔驰W126 560SE
期刊
“大众T1、宾利S1欧陆飞驰(1958年)、布加迪Type35(1926年)、斯柯达Laurn & Klement 300(1923年)、兰博基尼400 GT Superlera(1967年)、保时捷911 SC Targa(1981年)、大众汽车甲壳虫Mille Miglia(1956年)。”主办方的朋友就像在介绍陈年名酒一样,历数着这次国际名城经典车巡礼上海站的参赛老爷车。而我,虽未动身出发,
期刊
一汽马自达阿特兹vs广汽本田雅阁vs东风日产天籁vs广汽丰田凯美瑞vs上海通用雪佛兰迈锐宝。  写在文前  市面上的中高级车(也就是常说的B级车),由于拥有更大的车身尺寸以及更高的车型定位,相对紧凑型家轿拥有较高一级别的空间以及驾乘质感,其用途自然相比家用的A级车也更广泛,可用作商务接待以及全家出游。而中高级别产品线中,通常以动力输出划分入门车型以及高阶车型,因此采用2.0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
期刊
国内的进口汽车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而因为之前国内的私家车15年强制报废政策,能够保存下来的汽车已经少得可怜。但由于在国外却没有这种状况,依然保留着大量的古董老爷车,所以狂热的老爷车发烧友可以通过一些渠道从国外买回来,虽然基本上都不能上路,但是他们依然很热衷收藏着。  VolksWagen Beetle(行情价:20~30万元)  The Beetle甲壳虫,是大众在1938至2003年间生产
期刊
参加复古骑行的前一天,接到主办方的温馨提示,要求当天务必要复古着装出席。对于如此强烈的限制,我的内心顿生抵触,完全不明白我为什么要穿成那样,去完成—段骑行。但当我从停于门外一排老凤凰二八单车旁走过的时候,—切似乎找到了答案。  仔细考量起来,自行车真是人类倾注最多矛盾情感的发明。它简单冰冷,是人类用于追逐速度最早的纯机械,却一度成为极具冒险精神的器物象征;它曾是上世纪中国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如今
期刊
欧洲宫廷复古风  宫廷复古风大体上分为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以及新浪漫主义风格。这三种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极富装饰性,华丽,浪漫,透亮,处处透着奢华的气息。宫廷复古风的标志性元素便是蕾丝、闪钻、珍珠、复杂的剪裁等。如果你是一个要求精致要求到骨髓里的人,那么请尽量避免选择宫廷风哦,因为一个粗糙的极小细节,都会给你的整体搭配大减分,选个好的配饰是最好的加分法则哦!  元素要点:  繁复的印花、蕾丝与褶
期刊
香港的老爷车文化是正宗师承于对经典车极有研究、且发展得极具规模的英国。  话说老爷车这题材,首先得正名一下,港式粤语中的所谓“老爷车”和一般用旧了的车辆不是同一概念,老爷车是指矜贵、保存良好和具收藏价值的车辆,至於家里开那台颇有年份但价值不高的老车,广州话俗称“钱七”,是破旧机器的意思,老车和老爷车一字之差,身价就是天与地的分野。  其实香港路少车多,天气潮湿炎热,并非收藏老爷车的合适之地,说香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