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需要征服孩子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g66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岁儿子不乖,做妈妈的气呼呼对他说:“我对你的处罚是,把手高高举起来。”只见儿子冷静地说:“我不干!”妻睁大眼睛,看着小孩稚气又坚定的脸,一时不知该笑还是该气。
  事后,我不忘调侃她:这才刚开始呢!以后有得你折磨的。面对4岁儿的反叛,我想起了自己叛逆的青春,为人子与为人父竟有着完全不同的体悟。
  儿童专家说,这是孩子成长阶段的第一个反叛期,也是建立自我的必然过程。意思是要父母别大惊小怪,视反抗为正常。但是难免情绪波动的父母,想要百分百做到,可能要有相当深彻的体悟,才能修炼完成。
  父子较量
  我所见的大部分男人,在做父亲前,他们也叛逆,也要求独立,自主,但是,只要一成为父亲,特别是男孩的父亲,马上就变了,立马要求自己成为儿子眼里的权威,绝对的掌控者。
  一次和一个朋友一起在他家聊天茶叙,他8岁的儿子,在一旁玩自己刚拼起来的飞机模型。飞机有两次飞到了我们的脚边,朋友对对儿子说,把飞机收起来,否则,再飞到我们面前,就给他毁掉。
  可能朋友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所以,孩子很顺从地拿着飞机走到了一边。但是,因为拼一个飞机模型并不容易,所以,孩子还是忍不住,在一会之后,又开始玩飞机了。他最初在自己房间里玩,门半开着,能看见他左奔右突的身影,追着飞机,嘴里模拟发出“呜呜的飞机轰鸣声。很快,孩子就觉得自己房间太小,所以,不自觉地就又来到客厅里飞。
  很不幸,飞机再一次落到了他爸爸的脚边。朋友立即生气地抓起飞机,就在这时,他儿子飞一般扑过去,尖叫着,“不准破坏我的飞机!”朋友用一只胳膊把孩子挡一边,厉声问:“我警告过你没有?”孩子乱舞着手,“警告过又怎么样,不准破坏我的飞机,就是不准破坏我的飞机……”孩子的话让朋友更觉得受到挑衅,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飞机模型给砸烂了。
  事态发展太快,我还来不及阻止,孩子已经暴怒地跟父亲打起来,而父亲也更加愤怒,啪啪给孩子两耳光,怒吼着把孩子扯到墙根,用脚踹孩子的腿,让孩子站立正直。孩子终于咬着牙站住,眼泪流了出来。
  父亲终于用自己把孩子打败了。孩子沮丧、难过的表情,我深深难忘。
  后来,我对朋友说:“是不是因为有我这个外人在,才加深了你要维护自己权威的念头,让你必须把孩子打败?”他说:“不是,老子教训儿子,老子在儿子面前必须说一不二,没有个怕头,那还得了。”我说:“你的意思是不是只要和孩子发生争执,你就必须打败他,并且从来如此?”朋友说:“是的。难道我还能让他把我打败?”
  我觉得很惊讶,他跟我平时见到的文雅平和的形象判若两人。我试着提醒他,孩子的反叛是他今后人生独立的必经之路,一个总被父母打败的孩子,特别是从幼儿期开始就被父母打败,被扼杀了反抗质疑火花的孩子,他将怎么去应对人生中方方面面的挑战?从一开始,他就被父母的权威告诉他,反抗是错误的,反抗是没用的,自己做的都不对,必须听从权威的,这样的孩子,父母怎么能指望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早早把孩子打败,只能让孩子要么更叛逆,要么懦弱无能,你指望哪种结果呢?
  和朋友说到这里,我就说,我们可以想想自己的童年,回头看自己的成长历程,是否也有这样的反叛期,或尝试建立自我的过程呢?
  原来叛逆可以如此伤人
  上学前的事已经记不得,留在我脑海的永远是乡野的田、竹林、小溪、和会漏水的矮房,大概在这样没人管的环境下,也不太需要反抗吧。我只清楚记得,有一天父亲拿了双鞋,要我从此不准再打赤脚在外奔跑,结果大人出门上锁,我立即把小鞋,从门缝塞回屋里,至今我对那片木板门,与那个塞鞋子的动作印象深刻。也许这称不上是一种反抗,但显然是一种自我实现。
  上了小学,除了课堂上爱讲话,会被老师再三提醒外,我都算是安分守己的孩子。终于到了高中,多数人的青春叛逆期。抽烟、打架,我不敢也非所长,因为严厉的父亲,一定会把我痛扁一顿。选择反叛的方式,必须符合自己的能力与处境。
  高三开学,班上新来一位师大刚毕业的语文女老师。一看就知道很菜、很嫩、很不威严。新老师上课,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十分无聊。原本我对语文课还充满兴趣,现在只觉得厌烦、厌烦、厌烦。青春反叛的血液,早已在身体跳动,此刻它急需一个出口,只待一个按钮,就会爆发、宣泄。
  这位新老师,成为我青春反叛的可怜稻草人。我想,刚毕业满怀热血的她,一定没想到,原来叛逆可以如此伤人。
  后来只要是这位老师的课,从上课钟响,老师进来,起立敬礼,到课堂结束,再起立敬礼,老师离开,我从头到尾,都不抬头看她一眼;要么视线看向别处,要么保持低头状态;其实那也很累,因为要维持不说话、不睡觉、不做其他事、又不抬头看黑板,确实是件高难度的事。
  终于老师开口问:“罗文嘉,你为什么上课都不抬头看老师?”
  这时,少年自以为是的我,才缓缓把头抬起,淡淡地回答:“老师,你要听实话吗?”其实这一段,我早已在心里默练了不知多少回了。
  “你说啊!”显然,她也动气了。
  “如果你上课,只是照着课本念、照着课本讲,我自己看就可以,何必听你讲。”我的每一字、每一句,讲得既缓慢、又肯定、又伤人。
  老师没有多言语,傻住发白的脸,僵硬冷结的空气,飘荡在早春冷冷的教室中。
  第二天,年级主任找到父亲,告诉他:你儿子在学校,把新老师气得趴在休息室哭。父亲没有问我为什么?只冷冷地说:“你认为自己很厉害吗?厉害到可以欺负老师?”
  直到高三毕业,我没有和这位老师有过太好的互动。上课我依然不理她,作文题目总是借题发挥,我紧紧抓住每一次写作文的机会,批判、嘲讽高考,并不时与老师打笔仗,我想在她眼中,我是既无知又叛逆,而在我眼中,她是所有保守迂腐体制的代表。
  彼时的我,是多么想飞,飞离学校、飞离父母、飞离这钳制人心的升学体制。
  后来,我确实飞了,飞得好远、好久,飞得父母想拉都拉不住、想管都管不了。我也渐渐发现,身边的同学,每个人都想飞,只是有人飞得远,有人飞得近,有人绕了一大段路,有人不小心摔了跤,有人幸运、碰见好天气,有人倒霉、遇见大风雪。但是,终究要飞的,不是吗?
  孩子和父母本来就不是同条线
  回答家后,面对开始叛逆的小小的儿子,我试着跟妻说我的故事,我告诉他,我不会一定要做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我不愿把儿子打败,我希望他在将来比我强大,所以,我一定要锻炼他的独立、自主和坚强,我不要他绝对服从我,如果,有一天,我在儿子面前表现出刚愎自用和傲慢,请她提醒我。
  同时我也想让她提早有心理准备,一则孩子有自己的生命,他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本来就不是同条线,我们无法取代他,也无法强迫他,他终究必须自己面对生命,建立属于自己的人生。我们再怎么爱孩子,也不可能陪他们走一辈子;我们再怎么看不下去,也不可能帮他们完成他们的生命路程。
  我们真正能做的是,培养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不必受病痛折磨;有坚强的意志,不会轻易被困难击倒;有分析问题的头脑,不会凡事束手无策;有感受生命的心灵,不会错过这世界的种种美好。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面对自己的生命时,更有智慧与能力,那么别忘了,反叛是一种过程,一种尝试建立自己主张,实现自己主张,并且与外在世界互动的重要过程。你不能太早把他打败,也不能让他无限扩张,慢慢陪他成长、受他折磨。然后,有一天他在自由飞翔,看过这世界的美丽与风景后,来到你身边,拉着你的手说:爸妈,谢谢你。
  (本文未经作者同意,严禁转载上网。)
  责编/昕莉
其他文献
Objective:The reporting of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 instrument development is vital for both researchers and clinicians to determine its validity,thus,we
改革开放的21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21年,也是浙江经济和社会发生历史性重大变化的21年 The 21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re the 21 years in which earth-sh
MBT纤维素分离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金侯贤灯,夏正斌,张汉萍,苏庆平(成都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成都,61ll59)MBT(2-巯基苯并噻唑)是金、钯等贵金属的高效萃取剂 ̄[1,2]。但萃取毕竟劳动强度大,且试剂多是一次
一、行为障碍的几种表现形式儿童的心理发展障碍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和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方面。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或过分的溺爱和娇宠,或过分严格管教,在学校总是
一因为家庭贫困,父母为了我能得到很好的教育,有个好的未来,在我十六岁那年双双去上海打工。父亲当过多年的村电工,后来又考取了电工证,于是在一家大酒店里当电工,母亲在这家
板坯加热温度对冷轧超低碳钢组织的影响[俄罗斯]等由于生产的汽车车身冷冲压零件的形状更趋复杂,因此需要有能适合于这种机械加工的各种冷轧钢。现已开发出用有效的碳氮化合物形
阳光透过窗子洒向教室,书架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本本读物,蓝色的地面像一片温柔的海洋。色彩点缀下的斑斓教室,是孩子们追寻知识和快乐的世界。在渴望的眼神、愉快的笑声和孩子们凝神学习的身影上,杨婧看到了自己一直守护的执著和最初的梦想。  当如今的杨婧自信而沉稳地带领珍妮英语学校壮大发展时,谁也没有想到,她曾经是一个连对英语听力都有些陌生的女孩。一个只对英语停留在纸端的她,在大学里遇见了一批早已熟练听力和
AOD是原美国联碳公司、现美国普莱克斯实用气体公司的专利技术“氩氧脱碳制钢工艺”的简称。它是双炼工艺,先将废钢或原料在电弧炉或感应炉内熔化,然后在专门的AOD炉内脱碳和
关于受礼,他给自己规定了“三不戒律”:不受礼、不剪彩、不题词。 关于人生信条,朱镕基说:“我的信条是独立思考。” 关于脾气,他说:“看到一些事情没有办好,老百姓对我们有
拒绝贫困:来自黄河低滩区的世纪拷问@张宝明@魏栓成 Refuse to Poverty: A Century of Torture from the Lower Yellow River in the Yellow River @ Zhang Baoming @ Wei 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