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精品开放课程研究现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499586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终身教育模式和资源共享理念的大趋势下,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精品开放课程已逐渐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教育方法之一,已成为各高职高专院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查阅大量高职高专院校精品开放课程的相关文献,总结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精品开放课程研究现状。
  【关键词】高职高专 精品开放课程 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4-02
  一、国内研究现状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是“十二五”期间“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知识文化传承创新作用,组织高校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广泛传播国内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展示我国高校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1]。熊力扬提出精品开放课程存在以下不足,“开放共享”不彻底;模式照搬线下[2]。程建华认为精品开放课程对青年教师的提升有以下几点:名师引领,老教师传帮带,实现教学能力快速提升;课程建设与高水平科学研究并重,做到教学与科研互为促进;完善课程监督竞争机制,促进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3];邓永辉认为精品开放课程可带来的变化为:大学精神的回归;浓厚的大学学术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4]。曹震就如何推进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提出以下观点:更新观念,营造良好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氛围;依靠学者,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科教融合,将科研优质资源转化为课程教学优势;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开放课程建设;健全组织,切实提高学院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平台,打造优质、共享、开放的学生学习空间[5]。
  二、国外研究现状
  开放课程最早起源于英国,该教学方式可追溯到1969年英国批准成立的开放大学,由麻省理工学院于2001年发起的开放课程计划掀起了21世纪开放课程建设传播的序幕,之后哈弗、剑桥、耶鲁等名校纷纷响应,相继开放公开课,并借助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等平台在我国得到了广泛传播[6]。欧洲有教育天地入门网站、欧洲网络教育资源网站等知名教育资源网站。国外开放教育资源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如课程的选择、媒体的使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均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7]。
  三、精品开放课程学生使用情况的研究
  1.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学生使用精品开放课程使用率较低,只有一半学生访问过精品开放课程,而且访问频率也较低,浏览的时间也较短.虽未调查社会上人群对精品开放课程的使用情况,但根据在学校生使用精品开放课程情况可推知校外人员对精品开放课程使用情况会更低。追其原因可能是教师没有在上课强调精品开放课程对学生课后学习,提前预习,在线测试,视频讲解等内容的重要性,以至于不是所有学生完全知道学校有精品开放课程,和了解精品开放课程对其学业的重要性。还可能是学生自身缺乏主动学习的自主性和人本身的懒惰性,明知精品开放课程可提高自身专业课的重要性和丰富自己大学生活,但仍然没有花费课余时间浏览或阅读相关内容。还可能是该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内容教材全有,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相关科目,以至于学生浏览一次后,不会再有兴趣继续浏览。
  2.在精品课程使用目的中显示,48.8%精品开放课程作为学习课程的参考资源,38.53%是出于个人兴趣或爱好,32.77%作为选题或选专业的参考。
  3.精品开放课程使用资源情况发现,学生使用最多的资源类型是讲稿或PPT,占47.57%,其次是习题及答案,占30%,排在第三位的是阅读材料,占25%,排在第四位的课程录像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使用精品开放课程主要是复习课堂老师讲授内容或提前预习使用上课所用幻灯片,所以应尽量完善讲稿和PPT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增加学生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王龙.公安院校推进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01).70-73
  [2]雄力扬.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共享平台设计与应用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学.2014(08). 6-9
  [3]邓永辉.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认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1).32-39
  [4]杨九民,郭晓梅,严莉.MOOC对我国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3(12).25-28
  [5]蔡立炉,徐峰,刁永锋.基于构件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自动生成系统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09).95-99
  [6]王娟,孔亮.精品课程研究主题衍变及其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3(08).95-99
  [7]周意元.利用视频公开课辅助数学课程教学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04).75-76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建设,是大学治理的逻辑起点和实施内涵建设的关键,对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乃至大学内涵建设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近20年来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建设的实践,以武汉工程大学生物化工学科部建设为例,对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建设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制药、食品工程等专业教研室工作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研室 组织建设 实践  【项目来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载体,是大学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也是我们培养大学生政治思想,与时俱进的重要课程。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发展,相应的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要求也是非常的高。目前,我国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体制不完善、教职工缺乏、教职工群体偏向中老年教师、考核体制不完善、教学教材单一等等。如何构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长效机制,本文就此问题展开探究。  【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翻译美学下的《论语》。通过从对翻译美学的理论进行简单介绍作为根本出发点,结合许渊冲、韦利、里雅各等人的英译本《论语》,尝试对如何在《论语》翻译中完整传达出审美信息,增强翻译的文学性与审美性提出几点看法与建议,从而能够为顺利完成《论语》翻译,推动《论语》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关键词】《论语》 翻译 美学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
【摘要】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如何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从认真备课、加强师德修养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为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 课堂 教学质量 途径  【基金项目】湖南中医药大学质量工程扶持专业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3-02  教学
在中国,红色和白色就如同电极的正负两极,是完全对立的。人们往往认为红色意味着喜庆,将白色看作是不幸、祸兆或不吉。而日本却有所不同,日本人最喜欢的颜色是白色,而红色在
【摘要】“怎么写”和“写什么”一直是文学教学也是外国文学教学争议不断的焦点问题,本文旨在从“文学性”角度探讨外国文学教学中文学性的缺失导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教学中突显文学性的问题,为外国文学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外国文学 文本细读 叙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6-02  “文学性”(Literariness)是一个不断发
【摘要】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针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两个中文译本中比喻意义的翻译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为了实现读者效果的大程度对等,必然需要奈达的“功能对等”。  【关键词】功能对等 效果 比喻意义 奈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3-01  一、介绍  奈达将“功能对等”解释为“译语对译语接受者所产生的效果应同原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