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x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SFT的影像表现,其中行CT检查者8例,7例行增强检查;4例行MR检查,2例行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将影像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观察.结果 (1)11例SFT中,位于胸部2例,腹盆腔5例,软组织4例.肿瘤直径2.5 ~23.0 cm,平均11.8 cm.肿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4例,形态不规则7例.边界清楚者8例,边界不清或部分不清者3例.(2)CT平扫密度不均匀,均可见低密度区,2例见高密度出血灶,1例瘤内点状钙化.(3)MR T1WI呈等信号,3例肿瘤T2WI呈略高信号,1例呈低信号.4例均见丰富的血管流空信号.3例瘤内信号混杂,其中2例散在长T1、长T2信号区,1例位于肝脏内见高信号出血灶;1例位于眼眶信号较均匀.(4)增强扫描9例病灶动脉期不均匀强化,并可见多发迂曲血管影;静脉期呈进行性或持续强化,并有斑片状无强化区.(5)显微镜下肿瘤由疏密不均的梭形细胞、致密胶原间质以及大量“鹿角样”薄壁血管组成.结论 影像上见孤立性、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应考虑到SFT可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肺动脉干监测方案在双源CT头颈部联合双能量CTA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行头颈部双能量CTA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优化方案组,30例)监测点位于肺动脉主干、阈值150 HU、触发延迟时间为8~9s,螺距0.9,碘海醇(350 mg I/ml)60 ~65 ml;B组(常规方案组,30例)监测点位于主动脉弓、阈值100 HU、触发延迟时间为5 s,碘海醇(350 mg
患者女,12岁,头疼、头昏数年,近半个月症状渐重,于2011年3月21日入院,无恶心、呕吐,无抽搐.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专科检查均正常.影像表现:MRI平扫示右额叶囊实性占位,境界较清,大小约8.4 cm ×7.3 cm ×6.4 cm.邻近骨质受压变薄,右侧脑室前角受压变形,中线尚居中.病变内信号较混杂,中心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边实性部分T1WI和T2WI均呈等、
期刊
卵巢甲状腺肿(struma ovarii,SO)是一种少见的卵巢单胚层高度特异的成熟型畸胎瘤[1-2],以往的文献多为个案报道,笔者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SO患者资料,分析其CT和MRI表现特征,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搜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SO患者资料,年龄34~ 60岁,中位年龄56岁.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现盆腔包块3例,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实验室
期刊
1953年,《中华放射学杂志》创刊;2013年,《中华放射学杂志》即将迎来自己60岁的生日。60年一个轮回,《中华放射学杂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风风雨雨,成长为我国放射学领域最知名的期刊。60年间,多少朝气蓬勃的放射科年轻医师通过辛勤工作、刻苦钻研,成长为我国知名放射学专家。期间,与《中华放射学杂志》产生了许多令人感动或有趣的故事。因此,为庆祝《中华放射学杂志》创刊60周年,我刊特举办“我
目的 比较DR、CT和MR3种影像检查方法对血友病性关节病不同征象检出的差异,以及对血友病性关节病早期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1例血友病患者的21个关节进行DR、CT和MR检查的前瞻性研究,按照Pettersson评分系统将21个关节分为3组,Pettersson评分0分为第1组(轻度),<4分为第2组(中度),≥4分为第3组(重度).比较3种影像方法对所有关节病变征象的显示,再对第1组软骨下骨
患儿男,2岁.自出生时右侧下颌面部高起,2010年1 1月19日于我院就诊.专科检查:面部不对称,右侧颈部明显隆起,触及肿物,边界不清,质软,可压缩,无压痛;左侧不明显.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正常.超声检查:双侧颌下区各见一低回声包块,大小为2.7 cm×1.5 cm(左)、3.2 cm×2.9 cm(右),边界清,内回声不均,见多发弥漫性强回声光点;诊断:双侧颌下腺区实性占位.CT检查:胸腺区见条样软
期刊
目的 探讨双能CT双期增强结合虚拟平扫对肾脏透明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临床怀疑肾脏透明细胞癌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进行双能CT的单能平扫及双能皮髓交界早期、实质期增强扫描,采用虚拟平扫后处理软件生成虚拟平扫图像,分别根据虚拟平扫结合双期增强及单纯双期增强图像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计算两者诊断肾脏透明细胞癌的准确率,并以x2检验比较;以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常规平扫和虚拟平扫图
目的 探讨CT灌注表面通透性(PS)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后出血性转化(HT)中的价值.方法 发病3~9h内的AIS患者31例,全部行头颅CT平扫和灌注(CTP)检查,根据复查CT平扫图像判断患者有无发生HT,将入选患者分为出血组(11例)及未出血组(20例),测量患者患侧和健侧PS、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值,并计算其比值,得到相对表面通透性(rP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下肢缺血(ALI)初次介入治疗后血管长期通畅率的因素.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ALI患者,剔除夹层累及下肢动脉和外伤的患者,共101例.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对性别、年龄、发病时间、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PAOD)、吸烟、病变部位、疾病分级、治疗方案及溶栓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P<0.1的因素进入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 本组101例患者,
目的 探讨肝细胞腺瘤的影像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肝细胞腺瘤患者资料,根据肿瘤的病理特性分为脂肪变性型、炎细胞浸润伴血窦扩张型、异型细胞型和不典型肝细胞腺瘤4类亚型,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肝细胞腺瘤的CT及MR表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脂肪变性型共4例,其中2例行CT扫描,1例行MR扫描,1例同时行CT加MR扫描.CT平扫1例,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