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颈部异位胸腺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fx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男,2岁.自出生时右侧下颌面部高起,2010年1 1月19日于我院就诊.专科检查:面部不对称,右侧颈部明显隆起,触及肿物,边界不清,质软,可压缩,无压痛;左侧不明显.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正常.超声检查:双侧颌下区各见一低回声包块,大小为2.7 cm×1.5 cm(左)、3.2 cm×2.9 cm(右),边界清,内回声不均,见多发弥漫性强回声光点;诊断:双侧颌下腺区实性占位.CT检查:胸腺区见条样软组织密度影,未见正常胸腺;颌下腺区见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均匀,呈轻度强化(图1);诊断:颌下软组织密度影,符合异位胸腺CT表现.MR检查:双侧颌下腺外后方见形态不规则的等T1WI、略长T2WI异常信号,边界清,内信号均,大小为4.0 cm ×2.0 cm(左)、3.1 cm×l.9 cm(右),推压邻近颌下腺,局部分界清,与双侧腮腺分界尚清,呈轻度均匀强化(图2,3);诊断:双侧颌下腺后方异常信号,符合海绵状淋巴管瘤MRI表现.右侧肿物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右侧颈部异位胸腺(图4)。

其他文献
肺通气功能的评估对于各种肺疾病患者非常重要.尽管临床上有很多方法用于肺通气功能的评估,但这些技术均有其自身的不足.近年来,以氙气增强为基础的双能量CT(DSCT)肺通气成像不仅能同时提供全肺的解剖信息,而且能提供全肺和局部的肺通气功能信息,是能量CT成像的热点领域.笔者对氙气增强的DSCT通气成像的基本技术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肝脏假性淋巴瘤是临床上一种极为罕见的良性肿瘤,为了提高对其影像表现的认识,笔者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肝脏假性淋巴瘤患者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搜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肝脏假性淋巴瘤患者资料,其中女3例、男1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0岁.2例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1例为上腹
期刊
患儿男,5岁.平素体健,无任何疾病史.因右眼球结膜充血2个月,右眼球萎缩1周,于2010年3月15日就诊.2个月前患儿自诉右眼视物不清,父母发现其右眼球结膜充血、流泪、无分泌物.曾予以抗炎治疗,疗效不佳.体检:一般情况可,右眼视力无光感,左眼视力0.6.右眼球萎缩,凹陷,结膜混合充血.下方角膜片状混浊,虹膜大部分后粘连;上方周边前房消失,瞳孔欠圆,光反射消失.晶状体呈瓷白色混浊,无法看到眼底。
期刊
近年来,MR技术在提供心脏和大血管疾病的解剖和功能信息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类技术又称为心血管MR( cardiovascular MR, CMR)技术[1-4].分子影像( molecular imaging,MI)侧重于在细胞和分子(蛋白)水平定性及定量地探测与重要生理过程和疾病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又称分子靶点)的表达[5-7].由于这些分子靶点在活体组织中表达量极低(通常为nmol水平)
期刊
患儿女,4个月.因发现精神不振、头围增大4 d于2011年3月5日就诊.体格检查:头颅增大,头围42 cm,前囟未闭,大小约3 cm×1cm,张力高.双跟呈落日征.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mig征、Brudzinski征均(+),余均阴性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期刊
目的 探讨肺动脉干监测方案在双源CT头颈部联合双能量CTA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行头颈部双能量CTA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优化方案组,30例)监测点位于肺动脉主干、阈值150 HU、触发延迟时间为8~9s,螺距0.9,碘海醇(350 mg I/ml)60 ~65 ml;B组(常规方案组,30例)监测点位于主动脉弓、阈值100 HU、触发延迟时间为5 s,碘海醇(350 mg
患者女,12岁,头疼、头昏数年,近半个月症状渐重,于2011年3月21日入院,无恶心、呕吐,无抽搐.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专科检查均正常.影像表现:MRI平扫示右额叶囊实性占位,境界较清,大小约8.4 cm ×7.3 cm ×6.4 cm.邻近骨质受压变薄,右侧脑室前角受压变形,中线尚居中.病变内信号较混杂,中心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边实性部分T1WI和T2WI均呈等、
期刊
卵巢甲状腺肿(struma ovarii,SO)是一种少见的卵巢单胚层高度特异的成熟型畸胎瘤[1-2],以往的文献多为个案报道,笔者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SO患者资料,分析其CT和MRI表现特征,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搜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SO患者资料,年龄34~ 60岁,中位年龄56岁.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现盆腔包块3例,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实验室
期刊
1953年,《中华放射学杂志》创刊;2013年,《中华放射学杂志》即将迎来自己60岁的生日。60年一个轮回,《中华放射学杂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风风雨雨,成长为我国放射学领域最知名的期刊。60年间,多少朝气蓬勃的放射科年轻医师通过辛勤工作、刻苦钻研,成长为我国知名放射学专家。期间,与《中华放射学杂志》产生了许多令人感动或有趣的故事。因此,为庆祝《中华放射学杂志》创刊60周年,我刊特举办“我
目的 比较DR、CT和MR3种影像检查方法对血友病性关节病不同征象检出的差异,以及对血友病性关节病早期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1例血友病患者的21个关节进行DR、CT和MR检查的前瞻性研究,按照Pettersson评分系统将21个关节分为3组,Pettersson评分0分为第1组(轻度),<4分为第2组(中度),≥4分为第3组(重度).比较3种影像方法对所有关节病变征象的显示,再对第1组软骨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