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抗菌素不能“因噎废食”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x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看到搜狐微博转发的一条消息,让我吃了一惊,“据说号称史上最严的抗生素限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在全国实施。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条限令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今后门诊抗生素输液将被禁止。”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我早就知道了,也是举双手欢迎和赞同。不管是抗菌素还是其他治疗,都需要规范。一个好的治疗手段或者药物,在各种利益驱使下都会被滥用,都需要规范和监管,最熟悉就是抗菌素和心脏支架,其次还有伽马刀、干细胞移植等等。至于后一条门诊抗菌素输液将被禁止,我第一次听说,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和耳朵。严格限制我理解,“禁止”这个消息但愿是一个假新闻。
  细菌感染也可以自愈
  感冒发烧是孩子最常见的问题,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其中最主要的是病毒和细菌,前者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就是对症处理,会自愈。细菌感染我们有专门的药物治疗,就是我们称之为抗菌素的药物,当然我们身体本身也有强大的战斗力,也会消灭细菌而达到痊愈。我经常看新闻和报道说上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我不知道有何依据?我觉得基本上都是道听途说和以讹传讹。
  很多人推测,这次病了没有吃消炎药物就好了,就是病毒感染,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细菌感染也可以自愈。
  白细胞不高就是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检查白细胞,白细胞不高就是病毒感染。其实没有这么简单,随着检查手段的提高,细菌感染和合并细菌感染的几率就会提高很多。呼吸科的医生曾调查过成人肺炎的病原,如果单纯根据血液化验,大约30%多是细菌感染,如果做痰培养,细菌感染就会大幅提升,如果做支气管镜或者肺穿刺,大约60-70%的肺炎有细菌感染和合并细菌感染。所以说“大多数疾病是病毒感染”也许就是由于检查手段限制所致。
  看待抗菌素要“一分为二”
  大家都知道,抗菌素在保证老百姓健康方面做了巨大贡献,30年前急性肾炎、风湿热、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还很多。由于抗菌素的广泛使用,最近十年我们教学都遇到了麻烦,很多综合医院一年也遇不到几例急性肾炎,化脓性脑膜炎、肺脓肿也很少见。但这并不是说抗菌素使用越多越好,使用得多我们也遇到了麻烦,就是细菌耐药。细菌的耐药是细菌的本性,而如果我们合理使用抗菌素,细菌耐药就会来的更晚一些。
  那么,细菌感染是不是一定要用抗菌素呢?也不一定,人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对于严重的细菌感染一定要用,不要因为“因噎废食”而延误了治疗,那样就悔之晚矣了。
  【本刊注释】
  经本刊核对,于8月1日实施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对于门诊使用抗菌素输液的规定是这样的——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村卫生室、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抗菌药物开展静脉输注活动,应当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
其他文献
在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各类书籍和研究性的文章之中,“少年中国诗人群”一直是一个很少出现,也很不受关注的群体,同时他们也是研究的“冷点”。造成这种受忽视情况的原因是
化痰止咳类的中成药有多种,其药物组成各不相同,当你得了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患而出现咳嗽时,究竟应如何选择这些药物呢?这要从中医对咳嗽的认识谈起。中医认为咳嗽是由于“外邪”或内伤,使肺脏受损,以致痰液滋生,出现咳嗽。痰液有“寒痰”与“热痰”之分,故应根据痰液的性质选择不同的药物。  一、温化寒痰类化痰止咳药  此类中成药的药性均为温性或热性,适用于“寒痰”咳嗽。“寒痰
西蒙娜·德·波伏瓦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西方最负盛名的女性主义者。作为一名存在主义文学家,波伏瓦与萨特一样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
现代吴语和老湘语在地理上相隔遥远,但在方言特征上却表现突出的相似性,以至于人们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加以种种推测,由此引发了学者们广泛的讨论和联想。桥本万太郎先生(1985)曾提
近年来,由药引起的肾损害屡见不鲜,许多常见病、慢性病在治疗时,在用药方面也不太合理,这些都可能会伤害到人体的肾脏。由于药物中的绝大部分是先经肝脏解毒,后经肾脏排泄,所以肾脏作为人体的排泄器官,很容易受到损害。如果肾脏已经有病变时,用药就应该更加慎重,以免加重病情。那么肾脏该提防哪些药物?怎样避免盲目用药而引起肾功能的严重损害呢?  避免滥用抗生素  首先要避免滥用抗生素。如今,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