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59403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多年的化学实验教学,总结出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化学实验设计应具有启发性、自主性、趣味性、生活化和创造性,以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抛砖引玉。
  关键词:化学实验 教学 改革 实践
  
  实验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学习、理解和掌握重要的化学概念和理论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解决各种化学问题的能力的最佳手段。化学实验改革是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贯通
  化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是相互联系的,许多同学不能把各科的知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各科的任课教师由于学时的限制,也没有机会去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贯通。那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首先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贯通,要打破原来按照学科安排实验内容的方法,将实验内容按照教学培养阶段分为基础训练型、提高型和综合设计型三个层次,使学生有机会在所学的学科知识基础上进行综合与贯通。
  (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要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是化学实验课的重要目的之一。由于教学资源和学时的限制,不可能拿出很多的学时去做化学实验。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也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一要优化实验内容;二要划分实验操作水平层次,使学生在实验技能训练方面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三)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在以前的实验课教学中,我们大多是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讲义事先预习、实验课上老师对实验要点进行简要讲解、学生按照实验要求的步骤操作,然后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基本上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安全保障下,允许学生超出讲义的内容和步骤去设计和实现较新的实验。通过动手、观察、思考、讨论,实现对实验现象和理论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从而激发他们创新动机,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基本做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科层面的有效实施和落实,有关化学实验及其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下面只是笔者从事多年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实验设计要富有启发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科学,大部分化学知识来自于实验,而实验现象又是学生认识化学真知的向导。因此,实验的设计与安排要富有一定的启发性,才能强烈地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引起思维的积极活动和注意的迅速迁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体地说,实验中每一步骤、每一现象都要能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去观察、思考,同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各现象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该实验成败的关键在哪里?我们可否采用不同装置或试剂进行这一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和变革物质,进而探索各种化学规律,使他们在实验时,始终处于向未来探究的状态之中。如制取氯化氢的实验中,实验时用固体NaCl与浓硫酸反应,反应过程中需要加热。老师可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该实验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不用食盐水与稀硫酸反应?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收集HCl气体?该实验的尾气应如何处理?在除尾气的装置末端接一倒置漏斗的作用?仔细观察漏斗口出现的现象(烟还是雾)……,使学生掌握了整个教学内容,加深了对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加热实验的规范理解,弄清了烟和雾的区别,对氯化氢的特性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实验设计要有趣味性
  化学实验具有动机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很多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正在明显降低,甚至一些学生放弃了化学学习。如何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成为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其实化学实验的具有趣味性的例子很多,像根据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利用蛋壳和漏试管等器材设计实验,制取二氧化碳;一只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到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分析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现象。
  (三)实验设计要体现自主性
  “发现法”运用于实验教学中,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以基本教材为内容,紧扣教学大纲,设置发现过程。教师引导,宜启发而不能包办代替。教师不是向学生奉送真理,将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独立自主地寻找、获得真理,甚至发现和发展真理。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应当逐渐地放手让学生到讲台上去演示操作,改变过去那种一味由老师做,学生看,从观察中“悟真知”的习惯。要让学生“动起来”,动手能力是搞好科学实验的基础。
  (四)实验设计要体现生活化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化学知识广泛深刻地渗透进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通过设计“生活化学实验”、 “家庭小实验”等,使化学实验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和价值,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活”和“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五)实验设计要有一定的创造性
  化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探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地探究的过程。实验设计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这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次检验和洗礼,因而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对于化学实验的设计应当有所创新,有所发现。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初中学习的重要科目,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问,所以学好数学很重要。而中学数学的内容又是比较基础的知识,涉及到的数学概念自然就很多了,从而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就成了从多教师和教育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设计教学方案、概念引入、讲解、理解,再到巩固等五个环节探析数学概念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引入 讲解 理解    引言  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一般是通过感觉、知
笔者通过近两年来的四川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结合参加2011年四川省高中历史新课改优质课展评活动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对四川新课改的理念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
素质教育下的全面发展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终身学习等现代教育观念逐渐变为我们的教育实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升级换代明显加快,高考中的理科综合试题出
如何在新形势下实施新课程改革,本文从(一)导入新课的智慧;(二)设题的智慧;(三)组织教学的智慧;(四)处理突发事件的智慧这四个方面做了阐述。
摘要: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步伐,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联合开展了中高职衔接的工作,也都在积极地探索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模式。现阶段,中高职教学模式衔接存在教学内容上对接不畅和职业资格对接不畅的问题。通过对中高职教学模式衔接的基础进行分析,以高职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和中职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为实例,阐述了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探索。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
全中国的城市都变得千篇一律了,不过我还是有机会到过的几个不错的小城市,曾经置身于几个安静的街区之间。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也在日益加强,尤其是外墙保温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工作的重点,介绍了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优越性以及当前我国广泛应用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通过工程实例进行外墙外保温传热系数的计算。  关键词:外墙保温 建筑节能   目前,在建筑中常使用的外墙保温主要有内保温、外保温、内外混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也由传统核算方法向科学化核算发展。但是,财务核算存在不清晰的现象,不能更有效地推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而加强财务核算则是增加企
在扶贫这个大背景下,贵州必须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将丰富的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文化品牌,将山高谷深的地形打造成休闲娱乐的避暑胜地。本文大致阐述了贵州乡村
目的分析对脑血栓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所体现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份~2018年6月份收治的76例脑血栓患者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字表随机进行组别的平均划分,A组开展常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