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污染土壤根际微生物分离及耐Mn2+特性

来源 :环境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473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锰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在湘潭锰矿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7株真菌和8株细菌,依次命名为F1-7和B1-8。经耐锰性能测定,获得高耐锰性真菌3株,F3-5、细菌3株,B1、B2和B7。其中,F3耐锰浓度最高可达600mmol/L,细菌B7最高耐锰浓度为80 mmol/L。当Mn2+浓度小于300 mmol/L时,对3种真菌的生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于此浓度时,产生较大程度的抑制作用。在低Mn2+浓度(20~40 mmol/L)条件下,Mn2+对3种细菌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B2作用明显。当Mn2+浓度逐渐增加到80 mmol/L时,抑制作用明显。在Mn2+浓度为300mmol/L时,F3对锰的吸附率约为60%,达到峰值。而在Mn2+浓度为60 mmol/L时,细菌B2对锰的吸附率约为70%,达最大值。
其他文献
利用硫酸烧渣,进行了煤基直接还原生产直接还原团块的研究,提出了润磨造球—预热焙烧—磁选—冷固结成型的工艺流程。所得产品金属化率约为94%,铁品位90%,铁回收率90%。直接还原铁粉冷固成
<正>腰-硬联合阻滞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阻滞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NS)能够升高腰麻的阻滞平面,但这种影响的程度与进入硬膜外腔的NS容积之间的关系尚无
目的 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对3个致病性猪链球菌2型(Ss2)四川分离株4个主要毒力因子基因mrp、epf、sly和orf2分别进行了扩增,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3个Ss2四川分离株均存在4个毒力
伴随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检测技术成为了现代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测控类专业的发展空间。本文简单阐述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模式与特色,并以
提出了一种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三文鱼水分含量并实现其可视化的新方法。采集不同水分含量的共100个鱼肉样本的高光谱图像,并提取样本感兴趣区域(ROI)的平均光谱。75个样本
目前,音乐教育的地位不断提升,其中的一些重难点也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尤其是对于幼师培养,其所感知到的内容都可能会一一反馈到幼儿群体之中。因此,如果使用相对水平较高的方
新生儿脓疱疮又名新生儿天疱疮,传染性强,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处理将迅速蔓延全身,导致严重的剥脱性皮炎,如并发感染可发生毒血症、败血症等[1].我院原采用龙胆紫抹患处,效果
以分布最广的浓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法对不同地域的大曲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北方派优势细菌有高温放线菌属、连孢子菌属、丙酸杆菌属等;优势真菌有热子囊
目的探索消灭山丘地区复杂环境和水产养殖区域钉螺的有效方法,为制定灭螺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面实施组织上、行动上和措施上的无障碍灭螺举措,灭螺结束后对当年灭螺质量进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