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le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让语文教学精彩纷呈,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通过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等方式,对语文高效课堂进行有效构建,从而让小学语文教学充满诗情画意,绽放一朵朵“高效”之花。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 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同时又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教师要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在《语文课程标准》阶段性目标的总领下,统筹兼顾教材编排的特点、练习题的实践性特点、文本的个性特点,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
  我们要认真研读课标,了解课标对各年级的要求,为制定具体教学目标找到依据。按照“课标意识——总目标;年级要求——阶段目标;单元要求——单元目标;课文要求——课时目标”的步骤确定教学重难点,设计学法和教法,设计问题,挖掘训练要素。在课前,我们反复地读教材说明、单元说明、教材简析、学习目标及教学建议,根据大目标来确定课时小目标。明确有效的目标,是课堂教学良好效果的保证。
  二、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谈论教学方法的操作层面,要注意‘方法本身的合理与否’和‘方法使用的合适与否’,合理与否、合适与否,主要就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讲的。”(王荣生)“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而不是其相反。”(巴班斯基)
  (一) 细读文本,抓准重点难点
  什么内容是教学重点、难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应该是语言学习、语言发展。
  王荣生教授评价一堂语文好课的标准,始终是以教学内容作为衡量标尺的,以教学内容的切合性作为衡量标尺的。理想标准为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即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学会看病》贴近学生生活,理解起来也更能设身处地,更容易联想起自己的生活体验。因此,这两篇文章,我们不仅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父母之爱,更是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看看父母在自己身上倾注的实实在在、可感可触的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主要是从小巴迪的角度去重构:面对父母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两份内同外异的爱,你作为小巴迪,更喜欢哪一种评价?更愿意接受哪一种爱?为什么?这样来解读课文,就唤起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写写自己是否也有过这样不理解父母的时候,后来理解了吗?从读到写都从学生的角度去体会。
  《学会看病》也主要从母亲这样做给自己和孩子带来了什么,来体会孩子表面的痛苦与挑战,来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爱孩子就要教會孩子生存!让学生回家读课文给父母听,谈谈父母对孩子怎样的爱才是真爱?以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为营造更和谐的亲子关系创造机会。
  因此,教师细读文本,有利于真正挖掘文本,进行文本的重构与创生,使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更集中、更切合学生学习、更注重语言发展。选择一个或几个角度,一个或几个点,抓大放小,以点带面,追求更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二) 有的放矢,选择补充拓展
  教师通过细读文本,不难发现有些文本内容不足、单一或难度太大等。这时,我们可以根据主题单元整合备课搜集的相关文本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拓展、补充或铺垫。
  必要的教学整合、补充和拓展,能使文本更加丰厚,为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延伸、提升,使语文课堂更高效、更有张力,从而提速增效。
  (三) 读写链接,构建言语序列
  语文教学要将“语言”转化为“言语”,让学生在学习阅读中学会写作。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言,学习文章的构篇图式,学习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习作方法,自觉构建言语序列。也可以从文本出发,挖掘典型语言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其基本特点,进行读写结合。
  人教版五上第六单元围绕“父母之爱”这一主题,经过本单元的学习,结合课文学习渗透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细节描写等。
  学生的日记本上留下了一个个爱的故事:有同学在妈妈出差时留下的纸条里目睹了爱;有人在爸爸神奇的手里感觉着爱;有人在妈妈的唠叨里聆听着爱;有人在妈妈阴阳变化的神情中发现了爱;有人在爸爸递上的餐巾纸里体悟着爱;有人在妈妈的笑声里觉察到了爱……当然也有当下不能立刻理解的爱:因为踢球不小心弄坏了人家的窗玻璃,爸爸就禁止两个星期不准打球;因为我对爷爷奶奶说了一句玩笑话,妈妈要我用一个月的零花钱给爷爷奶奶买礼物……不难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爱,学生在交流中启悟,在寻找中感受,在质朴的细微处体验浓浓的父母之爱。经过仔细地阅读发现,耐心地指导以后,学生作文就显得生动、真实、传神、感人了。
  三、 合理利用教学手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科技的创新使教育教学的大地上绽放出一朵朵“全新教学手段”之花。例如,教师教学《独坐敬亭山》的时候,学生读到了李白的孤独寂寞,那此时的李白为什么如此落寞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利用移动终端技术,现场查询了资料,了解到那时李白被迫离开长安,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漂泊生活后,又来到安徽宣城。在长期的漂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因而孤独寂寞之感油然而生。适时的技术支持能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在讲评作文中,我们可以将孩子们的佳作拍成照片上传,及时分享。如果还有不足,可以在原文上标注修改,还可以保存,将修改前与修改后的作文进行比较。在描写场景的练习中,可以现场拍成视频直接上传,生成作文素材。教师采撷一朵移动终端技术的鲜花,带入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合理设计目标、精心备课、妙用教学手段等方式,对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进行革新,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品析文字、赏析课文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语文之美,还能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徐宏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5).
  [2]丁伟伟.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
  作者简介:杜玲玲,浙江省东阳市,浙江省东阳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相长,是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质疑、讨论、归纳、分享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过程,有助于师生间认知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能够平等、积极地合作与互动。  关键词:语文;教学相长;个性发展  语文新课改着力于学生潜力的挖掘,促进学生有个性、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教学相长是一种双向性活动,交往的内容具有多元性质,既有文化知识的交往,也有情感、意志的交流;既有品德的交往,
介绍了DV4-1000型光电直读光谱仪快速测定Zn-Al-Sb三元合金中Al、Sb、Pb、Fe、Cd、Cu等元素。考查了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在生产中实用可靠。
该文介绍了一种适合于光纤计算机总线型以太网用光电中继器的设计与使用。
抗干扰指标目前已成为武器系统总体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便于型号研制,该文重点介绍光电制导面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技术,包括下述四部分内容:光电制导面空导弹武器系
摘 要:爱因斯坦曾言:“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莎士比亚也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可见,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先导,但现实语文教学却不容乐观。广州《羊城晚报》登载,有关部门曾对272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语文课在小学教育中前景堪忧,“不想读”“烦”“快点过去”“语文课=睡觉 打呼噜”是学生形容语文课的最多用语。而中学语文,也好不到哪里去
会议
精品创作是电视台节目经营的任务之一。但对于地市电视台来说,创作精品节目面临一定的难度。比如地域制约、资金缺乏、人才结构不稳定是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然而,地市电视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由于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重要阶段,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升。所以本文就以探析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策略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阅读;培养兴趣;尊重学生;积极沟通  一、 引言  傳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
作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区,东营市河口区充分利用人口优势、经济优势,在最大限度增加政府投入、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做好优惠政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