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分组教学方式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el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教学不再是单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活动,而是一项需要学生积极进行配合的集体性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就是针对在初中教学中实施分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寻找出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數学 分组教学方式 实施方法
  初中数学是学生从基础数学向高级数学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用能力。但是对于很多初中生而言,学好数学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很多同学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数学学习上,可是学习成绩却没有逐步提高,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就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策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实施教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分组教学方式的优势
  1.分组教学方式的概念。
  分组教学方式就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知识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学习成绩优异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分组,实现以有带差、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以此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成绩。
  2.分组教学模式的优势。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分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也能够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营造和谐向上的班风。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处于发展时期,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个时期,学生养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非常有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在初中阶段实施分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主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太重要了。分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潜力,在分组学习过程中,会要求每名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整个小组一起进行交流和讨论,使其认识找到自己观点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这在无形中就锻炼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还有在初中数学分组教学过程中,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由学生进行发言和表述,教师在其中只是扮演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这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促进了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必将会展现出有利的一面。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分组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
  1.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科学分组。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实施分组教学模式,必然要在前期准备中将班级内所有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在分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因素,如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程度、学习风格等,只有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其中,才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因此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具体资料和各方面的情况,在了解每名学生前提下,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和沟通协调方面才不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根据以往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经验总结,我认为实施分组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差异性原则,差异性是指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便于小组成员内的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成绩,避免因差距过大,打击小组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实施不同性别搭配原则,在一个小组内,男女成员的比例应该基本相等,这样能够有效互补,促进小组内积极竞争。同时,由于男女思维差异的不同,考虑一个问题的角度也不同,这种搭配原则让学生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时可以碰撞出不同的火花,能够更有效地解决数学难题。
  2.明确教学目标,探究学习方向。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合理分配进行数学教学。这样做就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合作达到教学目标。如果教师没有指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就会失去学习方向,使分组教学模式失去真正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单元的课程时,教师为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这种教学目标,学生根本无须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只要仔细阅读一遍教材就可以知道答案,完全不能发挥分组教学模式的优势。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使提出的问题具有探讨性和研究性,例如制定关于全等三角形的教学目标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推导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过程,这种明确的具有较深层次意义的教学目标,就能够让小组之间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能够发挥分组教学模式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讲是十分有利的,既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还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珂.基于发生认识论的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21.
  [2]蔡香霖.初中数学教学中分组教学方式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45.
其他文献
对于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从来不该忽视作品的文化和时代背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它们对当今的世界有重要的
摘 要: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数学仍然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与措施进行了分析,为初中数学教学提出几点参考建议,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全面发展 思维能力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必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方式,探索
跳脱,即作者故意造成的一种语言变态——不是一句接一句、一气呵成地写下去,而是中间突然间断,让其一部分意思含而不露,但读者又可以从当时的语境推知,得到沟通理解,起到一
摘 要: 自學能力是人能够对知识自我理解、掌握和应用的能力.老旧的教学观念要求学生接受知识本身,注重填鸭式教学,而新课改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预习(阅读)能力、学生总结知识寻找规律的能力、自我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指引学生学会自我培养等方面入手阐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关键词: 预习能力 总结能力 实践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美国当代广播运行特点马庆平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美国广播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使广播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更应当归功于广播在适应社会发展中的种种改革和政府得力的管理措施。本文内容值得国内同行参考。按照现代社会的媒介组合规律,电视台和电台在任何地区的组合比例应当在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改革进入了关键阶段。数学课程是高中阶段教学内容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数学教学中的关于学生兴趣培养问题
摘 要: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初中数学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阐述和探讨,力求尽可能系统而全面地阐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而从根本上加强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方法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
摘 要: 在素质教育不断实施与普及的今天,教学模式不断更新,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能更好地接受新鲜事物和较快地学习与掌握新鲜知识。而学校在教改过程中,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改革,更要进行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新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行,包括兴趣导学、学习巩固等方面,都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探究性學习 兴趣教学  新的教学方式理念的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多次提起了经验,说明课程标准对于经验的重视程度。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运用经验对教学效果的强化作用十分显著。由此可见经验对教师及学生的重要性。  关键词: 学生经验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 优化策略  一、引言  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对呈现数学知识及技能的数学结果时,要重视学生已经具备的经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以学生已经具备的数学经验为基础。本文从学生的生活
本文的作者是美国的一位大学新闻学教授,对西方驻华记者的报道早有批评。虽然他对中国的认识存在不少谬误之处,但在这篇文章中,他根据自己的观察,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了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