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城区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fc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在黄石城区居民中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城区抽取3984名年龄在16-6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黄石城区居民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较高,其中现在吸烟率、酗酒率、体重超重率和缺少体育锻炼率分别为37.35%、10.17%、28.99%和21.19%,自报高血压患病率为16.89%。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行为危险因素有其存在的广泛性和相互强化。结论:必须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病;危险因素;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66-01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口老化,在我国城市地区,以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1]。这些行为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少体育运动、肥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我们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对黄石城区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为制定慢性病的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黄石市4个城区的常住居民共55万人口作为调查人群。采用三阶段系统抽样方法,通过三次单纯随机抽样,产生一个完整的样本。先在4个城区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分别抽取10个居委会(一阶单位);再在抽取到的居委会中随机抽取100个住户(二阶单位);每个抽到户中随机抽取1名成年人(16-69岁)为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每个城区各完成1000份。
  1.2调查内容 调查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编制的《行为危险因素与健康关系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基本的人口学资料、健康状况及对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习惯、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有关概念定义吸烟:每天至少吸1支烟且连续6个月以上;酗酒:一次喝150ml以上的白酒或相同酒精含量的其他酒;缺少体育运动:每周锻炼不足3次且每次时间不足30分钟;体重超重:身高体重指数(BMI)>25;高脂摄入:每周至少有3天吃含油及脂肪多的食品(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
  1.3统计方法 统一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数据整理和清洗以及统计分析。对部分行为危险因素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共完成有效问卷3984份,完成率99.60%。其中男2120人,女1880人。年龄16-34岁占34.14%,35-54岁占49-15%,55岁以上占16.74.已婚占83.14%未婚占10.01%,离婚、分居或丧偶占6.18%,文化程度大专或以上的占23.45%,高中或中专占64.18%,初中及以下占12.37%,国家机关及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22.15%,企业职工占38.16%,家务或离退休人员占28.45%。
  8.15%的调查对象过去30天因患病使得日常生活受到限制,这些疾病依次为:心脑血管病(28.22%),消化系统疾病(19.02%),呼吸系统疾病(15.03%),糖尿病(10.74%)和精神状况不好(5.52%),由于這些疾病有10.12%的患者不能独自完成日常的一些活动。
  2.1吸烟 调查对象的总吸烟率为37.35%,其中男性67.92%,女性2.58%。47.99%的调查对象知晓吸烟的危害,掌握吸烟危害知识者中现吸烟率为28.29%,与不掌握吸烟危害知识者中吸烟率31.08%,差异无显著性(x2=3.691,p>0.05)。
  在吸烟者中,开始吸烟年龄14-18岁的占34.15%,19-24岁的占41.70%,≥25岁的占19.10%。96.03%的吸烟者以吸卷烟(机制)为主。在吸烟者中,目前打算戒烟的有17.02%,在戒烟者中,戒烟一年以上的占35.2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OR值18.161)、家庭成员中有吸烟者(OR值2.156)、婚姻状况不良(OR值1.428)、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OR值1.403)的调查对象较容易成为一个吸烟者。
  2.2酗酒 10.17%调查对象回答有酗酒行为。4.74%的调查对象既是酗酒者,又是一个现在吸烟者,酗酒者的吸烟率(46.63%)明显高于非酗酒者(27.83)(x2=28.36,p﹤0.0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OR值7.147)、婚姻状况不良(OR值1.62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OR值1.472)及每天吸烟2包以上(OR值1.228)的调查对象更容易是一个酗酒者。
  2.3高血压 16.89%的调查对象回答曾被医务人员确诊为高血压。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超体重(OR值2.841)和高脂摄入(OR值1.832)的调查对象更易患高血压。
  2.4体重超重 28.99%的调查对象体重超重BMI>30者比重占46.2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高血压(OR值2.130)年龄在35-54岁(OR值1.669)、已婚(OR值1.574)的调查对象更易是一个体重超重者。
  2.5缺少体育运动 21.19%的调查对象缺少体育运动,未进行体育锻炼者中42.12%是因为没有时间,32.14%是不喜欢运动,12.27%是因为工作太累。能坚持每天锻炼且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者占36.13%。
  3 讨论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的不断延长,我国已完成了由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到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人口转变过程,人口老化明显加快,我国居民疾病模式发生重大变化。黄石市城市居民总死因顺位中,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病已占居前几位,成为居民的主要死因。而我市城区居民普遍存在吸烟、不合理膳食、酗酒、缺少体育锻炼等行为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将会引起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在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疾病中,心脑血管病占首位,这与我省城市地区心脑血管病占居民死因第一位的结论[5]一致。
  统计分析表明,不同的特征人群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不同,如家庭成员中有吸烟者调查对象比家庭中无吸烟者的调查对象更容易成为一个吸烟者,同时,因有不良婚姻经历及工作压力易使受调查者产生吸烟、酗酒等行为危险因素。行为危险因素有其存在的广泛性和相互强化,调查结果显示,酗酒者的吸烟率明显高于非酗酒者,不坚持体育运动、体重超重、高血压及高脂摄入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黄石城区居民中的行为危险因素流行情况较严重,我们必须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深入开展健康促进活动,采取多种策略使广大居民能够树立健康意识,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活动,促使不健康的行为发生改变,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Lu M, Yao WZ, Zhong NS, Zhou YM, Wang C, Chen P, et al.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Chin Med J 2010; 123: 1494-1499.
  [2] Chen YH, Yao WZ, Cai BQ, Wang H, Deng XM, Gao HL, et al. Economic analysis in admitted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hin Med J 2008; 121: 587-591.
  [3] Zhou YM, Wang C, Yao WZ, Chen P, Kang J, Huang SG,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rural area in China. Chin J Tuberc Respir Dis (Chin) 2009; 48: 358-361.
  [4]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2009). (Accessed February 25, 2010 at http://www.goldcopd.com)
  [5] Sun YC. Advances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n Med J 2010; 123: 6-17.
  作者簡介:
  廖俊林,黄石市健康教育管理学委员会主委,黄石市老年病研究所副所长 市二医院临床重症科主任。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PDCA在医院消化内科中的应用对护理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为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消化内科患者100例为实施PDCA循环
【摘要】目的研究免陪护护理服务在肛肠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患者共计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免陪护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家属陪护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家属陪护
期刊
[目的]探究张仲景养阴思想的特点及其在中医临床辨证中的应用,引导医者重视张仲景养阴思想.[方法]从养阴的内涵、养阴的渊源、养阴辨证法及养阴论治法等4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
【摘 要】目的:观察心理康复疗法治疗脑溢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溢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心理康复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的MBI、MSSS、HAMD,对比分析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
期刊
本文是一篇专访文章,早就打算写一篇关于社区医疗方面的文章.一偶然的机会,听朋友介绍说“北京凡夫子健身服务中心”的张怡智在这个方面很有心的.经过多方努力于今年4月份和
期刊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
作者病例简介血型血清学检查冷凝集素效?谭清凤①rn病例1:男,患吸收不良症.血型检定时正反定型不符,自身凝集阳性.后经37℃水浴复查,为A型.rn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护理满意度.方法:本次评价对象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接收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6例,采用电脑随机选取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选择不同注射部位、运用局部手指按捏、分散注意进针力的方法,在肌肉注射时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400例成年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200例。A组按照传统“十字定位法”和“两快一慢”无痛肌肉注射法注射,B组按臀中小肌定位法,进针前局部手指按捏,进针时分散其注意力,同时做到“两快一慢”进行注射。结果:B组患者在肌肉注射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A组。结论:应用改良无痛注射法在肌
期刊
何若苹主任中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众所周知,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和宫颈癌关系密切,何师临床经验丰富,对于治疗HPV感染有其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