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校艺术教育为载体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x789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要求。”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和《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继承,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提高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水平。我们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探索特色学校建设的路径,思索遇到的问题与疑惑,致力于构建多元全面发展的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重“文化熏陶”,艺术教育特色化
  学校以“贯彻教育方针、鼓励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特色、创办品牌学校”为办学理念,按照“规范+特色”学校,培育“合格+特长”的办学思路。利用先进文化提升了学校养成教育的内涵。并加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特质的校园文化建设。以育人为宗旨,因地制宜,坚持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之余,充分利用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展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在受到教育的过程中积淀文化底蕴,增强文化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在各级各类的艺术教育比赛中,教师和学生多次在大赛中崭露头角,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舞蹈队表演的群舞在市、县学生艺术节上获奖。获“横峰杯”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硬笔书写大赛组织奖,获“毕节试验区成立20周年青少年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学校组织奖”,《书法报,硬笔书法》在“名校风采”专版中刊登学校师生的书法作品和学校书法艺术教育的概况。
  近年来,学校开展的艺术教育工作,多次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学校先后被评为县、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市规范汉字书写示范学校”、“县诗教工作先进单位”“优秀少先大队”“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称号。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办学特色已见雏形。
  二、优化师资。提高素质
  1.重视艺术教师师资建设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艺术教师的自我教育,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学习、生活空间,利用工休时间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参加。聘请学校有艺术教学经验的老师为辅导教师,为大家讲解相关的知识要点有技巧。组织观看专家视频讲座,网上远程交流学习,聘请专家示范指导。学校不拘泥于在本校开展教师培训活动,还采取走出去的办法,选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取经。为他们了创造优良宽松的教学环境。
  2.外聘内兼,壮大艺术教育队伍。
  学校本着专兼并举的原则,采取就地取材的办法,让部分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其它学科教师兼任课外艺术教学,同时聘请外校特长教师,当地有名的书画、篆刻、摄影、剪纸、舞蹈、少数民族等艺术家来我校授课、示范。努力形成一支称职的艺术教育骨干、多名课外活动兼职教师组成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三、优化艺术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区教育的整合
  1.艺术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
  艺术课程强调不同艺术门类、不同学科之间的连接与相互渗透。让艺术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整个教育中去。在开好美术、音乐课的基础上,在其它学科中渗透艺术教育。如语文开设“影视赏析”课,排演课本剧:外语教师组织“迎新春英语晚会”;科学教师进行“科学魔术表演”:体育教师组织“艺术体操”、“校园武术操”等训练;学校开设合唱、舞蹈、乐器、美术、书法、摄影、诗词、棋艺、电脑、科技、体育等多个跨年段、班组界限的兴趣小组。兴趣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对象、教师“四落实”和计划、内容、组织、讲课、检查、考评“六到位”,努力做到校有特色、班有特点、生有特长。
  2.艺术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1)发展校园文化,建立课外活动阵地,活跃校园生活
  为学生搭建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使艺术苗子脱颖而出构筑平台。坚持举办每年一次艺术节、六一节艺术展演、传统节日习俗主题班会、每学期一次书画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会、红歌大赛等等,为学生施展其艺术才华提供了舞台:通过活动竞赛,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艺术苗子,通过艺术展示他们作为人的潜能。
  (2)加强课外活动使它成为艺术课堂的有机延伸
  建立合唱、舞蹈、乐器、美术、书法、摄影、诗词、棋艺、电脑、科技、体育等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才能,学校提倡诗意地爱孩子,诗意地爱自然,诗意地爱艺术,诗意地爱生活,着力创设教育生活的最美境界,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
  (3)艺术教育与社会相结合。
  带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组合专场演出,开辟展厅展示,向社会汇报艺术教育成果,参加地方组织的文艺活动,把学校艺术教育推向社会。开展社会艺术实践,建立校外艺术实践基地,利用双休日组织美术专业的学生到野外写生:利用寒暑假,外聘专家来校举办短训班,走出去参观博物馆、大型艺术展,观看高雅的文艺演出,广泛吸取艺术营养;了解与中国年文化艺术有关的年画、剪纸、春联及相关风俗;开展民间音乐美术学习活动,对本地戏剧、芦笙舞、花灯戏、爬花杆,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物等的保护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等,充分利用当地社会文化艺术资源,形成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和传统项目,大力拓宽学校艺术教育的舞台。
  结语
  学校艺术教育对于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也有很大的价值。艺术教育正以自己独特的内容和形式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塑造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审美理念、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雅情趣、追求高尚境界,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载体,也会对文化传承创新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慧明.全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申报书[1].2003
  [2]张晓松,李灵美.大学生艺术教育论坛报送表[J].2001
  [3]韩景阳.艺术教育推进文化传承创新[J].中国教育报,2012年2月20日5版
其他文献
田径训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田径成绩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为了田径队在今后的运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早作准备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在多年的田径运动队训练中,我认为以下几点的做法,对学校田径队伍的建设,提高竞赛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一、科学选才  有些人认为:我们只是学校的业余训练,又不是运动专业队训练,学生的条件好不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应付比赛。我觉得,不论是专业队还是业余队,选材工作一样不
期刊
一、学校体育的文化功能对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校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但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而且还是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荣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学校体育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各项体育
目的:掌握和分析新疆医科大学教师队伍和附属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方法:利用文献法、DELPHI法、现况调查法等方法对调查内容
我国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的改革后,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很大突破和创新,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教师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每位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涉及的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和教学反馈进行自我考察、思索和修正。新课改要求把体育生活化,便于学生接受,不要让体育课变的枯燥、乏味。就须尽快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观念
期刊
学位
期刊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历史沿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持续发展合作医疗的模式、基本策略和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以及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管
贫困几乎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挑战,而城市贫困更是一个世界性的突出问题,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贫困已成为我国面临和必须正视的一个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阵地的体育课课堂,把创新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学要从教会学生基本体育知识、基本运动技能、锻炼基本运动素质的身体肌能型教学观,向注重生理、心理、品质和创造素质培养的四维教学观转化。那么,新课堂下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呢?本文就体育课教学设计、老师转型、学生创造型思维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形成方面结合实际,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
期刊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学效果的好坏要看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体育教学中,无论教师讲的多好,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都将影响到现实教学任务的完成,会影响着学生以后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新形势下,让学生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导他们以向往的心情领会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更具有重要意义。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