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校的奇葩校名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海外名校,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最多知道美国的“常春藤”联盟、英国的G5高校。但如果被问到达特茅斯学院是不是“藤校”,可能大多数人都一问三不知。
  有的留学生辛辛苦苦读了书,换来个海外文凭,在国内市场找工作时却被多次质问读的是不是“野鸡”学校。明明是世界名校,怎么听着就像“野鸡”大学呢?
  校名听着奇诡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比如,高露洁大学(Colgate University),建校已经200余年,比中国任意一所现代大学历史都长,是美国25所“新藤校”之一。但中国人一听这名字,还以为是高露洁公司直接冠名了一所大学,和清华的真维斯楼颇为神似。
  再比如,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说自己是“圣母大学”毕业的,多少有点儿奇怪,但这所大学可是全美精英大学中的顶尖学校,培养过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和数位金融机构的CEO。
  有的大学名字倒是简单,比如,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位于康涅狄格州的三一学院是美国排名前50的文理学院,也是这个州校史仅次于耶鲁大学的大学。但留学生们报名时千万得注意看清楚,因为美国还有五六个州也有三一学院,水平参差不齐。就连杜克大学,在1924年前也叫这个名字。
  还有一些学校,因为不在繁华的大都市,名字又土土的,经常被误以为是什么乡土大学。像德州农工大学,名字听起来就一股村味儿,但实际上,这所学校各方面的发展都还不错,不只是农学,工程学和医学同样很强。并且,由于德州州政府收入不错,大学的学费、留学的生活费都不高,留学性价比在美国排到了第18位。
  还有2020年全美综合排名前20的莱斯大学,中文校名挺像那么回事儿,偏偏英文名叫“Rice University”,自報家门时还真不好意思说自己读了个“米大学”。
  还有一些国家,因为不是中国留学生的热门留学地,再叫个奇奇怪怪的名字,还真让人以为花了几十万出国读了个二本学校。
  比如,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对学生来说,这个名字太不吉利,感觉分分钟就要遭遇人生的滑铁卢。可实际上,滑铁卢只是对拿破仑意味着失败,对于英国人和德国人,这个地方简直是“胜利”的代名词。加拿大的滑铁卢地区,过去正是英国和德国移民们的聚集区,可不是法国人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并且,滑铁卢大学还是加拿大全国排名前十的学校,工科在世界上都能排到前50名。
  加拿大还有一所韦仕敦大学,原来叫西安大略大学。这跟西安可没有半毛钱关系,正确读法是西-安大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全国排名10-12位,不仅培养过胰岛素的发现者,还培养了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看来无论学校多厉害,校名没起好,再牛也拉倒。
  和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不一样,也让有些海外名校吃了大亏。在中国,叫“分校”的高校似乎总是不如本部,叫“学院”的更是总让人联想起民办独立学院,总之感觉不是特别靠谱。
  不过在国外,有一些大学只有分校,没有总部,所以大家别再问毕业于XX分校的留学生,为什么不去总部读书了。就像相当有名的加州大学系统,旗下共有10所学校,包括中国人经常听说的伯克利分校(不是王源、欧阳娜娜上的伯克利音乐学院)、洛杉矶分校等。
  比如,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虽然名字听起来像是魔法学校,但人家是正儿八经以研究科学为主的公立大学,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2020年“最佳大学”指南中排名第7,拥有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人文和艺术领域同样表现不俗。
  还有同病相怜的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名叫“纽约”,身在阿联酋,名字的混搭风格总有种民办学校叫洋名儿的既视感。但人家是纽约大学第一所正儿八经的海外分校,与纽约大学共享所有教师资源。
  至于学院,尤其是文理学院,在美国可是精英教育的代名词。比如,中国人熟悉的美国大学“三巨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在最开始成立的时候都叫学院。
  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工业化的影响让学院逐渐发展为现在的综合性大学,名称也就有了相应的改变。不过,还有一些文理学院坚定不移地走在通识教育的路上。比如韦尔斯利学院(Wellsley College),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女性领导人才,宋美龄、希拉里·克林顿,都是这所文理学院的校友。
  欧洲的高等教育体系跟美国又不一样,像德国,虽然没有像哈佛、牛津、剑桥这样世界闻名的大学,但教育资源分布比较均衡,整个国家的学校水平都很好。
  在2016年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名中,德国的学校不多,但前500名中,德国大学数量仅次于美国和英国。有些学校虽然是在国人不够熟悉的地区,比如,海德堡大学、弗赖堡大学、图宾根大学,但都是泰晤士202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前100名的高校。
  法国大学的名字倒是简单,尤其是“大学校”体系。“大学校”是法国独有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为军政、工商等领域培养高级应用人才,像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国立路桥学院、巴黎高等农学院、巴黎高科矿业学院,名字跟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学校命名差不多,听起来“技工味儿”很浓。
  更委屈的要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谁能想到,这所听起来像专科的学校,其实是全法高校中的大佬,不仅有13枚诺贝尔奖、14枚菲尔兹奖、4枚沃尔夫数学奖等勋章加身,还常年排名全法第一。名字是师专,实力是大佬,巴黎高师可谓是名字最不起眼的世界级名校。
  还有的法国大学像中国的中小学一样,直接用数字命名,比如巴黎第六大学、巴黎第七大学、巴黎第十一大学。认认真真起个名儿,很难吗?
  这些起名各有特点的海外名校,明明水平相当不错,但偏偏因为名字太过随意,总是被中国人当作“野鸡”大学。不如学学澳大利亚的伍伦贡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在中国招生时改个名吧。毕竟原译名“卧龙岗大学”,总让人觉得跟诸葛亮有什么关系。
  (月照林摘自微信公众号“浪潮工作室”)
其他文献
一个女孩患有尿毒症,先是做了1年腹膜透析,也就是在腹部开个洞,让尿液流到专门的袋子里。如此治疗了2年,慢慢失效,只能进行血液透析,即将血液在机器里清洗排毒再输回去。到第3年,血液透析也不行了。医生明确地告诉家属,如果不及时换肾,女子的生命不出3个月就会终结。换肾,除了巨额医药费,最难解决的就是肾源,等上1年、2年是幸运的,等上3年、5年是常事。母亲急了,坚持要做配对,割下自己的肾给女儿。看着为儿女
为提高学生劳动和实践能力,青神县学道街小学在远离农村的条件下,于1994年创造性地构建了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20余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四五”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即“一个中心--劳动教育基地”,“四维贯通--基地、学校、家庭和社区”,“‘五育’融合--‘劳动+’实践活动”。
前几天,父亲又病了,我把父亲送进了县城的人民医院。医生确诊是“轻度脑血栓”,需要住院一段时间。我刚调到一个新单位,不便请假长时间看护父亲,就打电话叫来乡下的妹妹。   这天晚上,我来到医院,看到父亲的病情大有好转,就在一边跟妹妹闲聊。妹妹便跟我讲了白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她说,上午有一拨人来病房里探望另一位病人,谈起了父母生病的事情。其中一人说:“一位老人生一次大病,这个家庭的日子就会有三年翻不了身
“最美不过夕阳红”,但当真的开始变老,不少老年人却不知所措。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郭勇说,退休、疾病和丧偶是老年人不得不跨过的三个心理坎,必须理性面对。退休:没有价值感  退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老年人失去了原有施展能力的平台,离开了多年的工作伙伴,社會交流减少,价值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等逐渐淡化,易使老年人产生老而无用的感觉,导致情绪抑郁,从而陷入苦闷中。  郭勇表示,老年人从
弗里希和丁伯根在发展和应用动态模型于经济过程分析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工业革命前,人类处在短缺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问题是经济学主要的研究方向。工业革命发生后,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发生了改变,变为主要研究经济波动的原因问题和决策问题。而且在这些问题的研究过程中,1929年经济危机前,经济学侧重质的分析,即分析各种经济变量间的方向性变化关系和因果关系。对于各种经济变量间的具体数量关系的分析却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