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是阅读课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d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有着直接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在阅读课上,对“读”的训练还不够重视,存在不少问题。究竟怎样进行阅读课“读”的训练,提高它的质量呢?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
  
  一、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
  
  课堂上阅读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样有限的时间怎样让学生多读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精讲多读。教师要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指导思想,讲要有针对性,讲在点子上,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和空白处。通过“精讲”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其次,要以“读”带“讲”。课文中文字浅显,学生一读就懂的部分,无需教师再作详尽的讲解,可以以“读”代“讲”,通过这种方法促使学生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最后,要把“读”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读”是阅读课的特征,我们要将“读”体现在每个教学环节之中。
  
  二、读前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
  
  读前有无明确的要求,效果大不一样。有了明确的要求,会使读有主攻方向,学生就会对准目标,思想集中,有的放矢,全身心地投入。如:读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边读边想,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对照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针对某一段,仔细读,找出重点句;读读这句话,找出句中的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在读某一句或某一段时,在语气基调、技巧上有什么具体要求等等。读后要检查,如没达到要求,可让学生再读书。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读”的技巧
  
  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不长,单调的读书方法只能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读”的质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利用录音或范读,给学生做示范。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只要教师范读读得语音准确,富有感情,学生都会很佩服并愿意模仿。教师范读时可根据需要进行,有时可范读整篇课文,有时可范读一个精彩片断,有时可范读一句话。
  2.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朗读的效果。没有对课文的真正理解,就不可能读出感情来。我们只有设身处地地与作者想在一起,达到心灵的相通,“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才能真正读出感情来。
  3.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朗读要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还要注意正确处理重音、停顿、快慢,运用适当的语调、速度,辅以一些发音的特殊技巧。这些朗读技巧,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并渗透于“读”的训练过程中,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要选择适当的内容来读。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读的内容就必须适当选择,以加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选择重点的句段进行训练,并把读与理解句段、文章结构、作者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文中一些揭示内涵、议论抒情的中心句,更要让学生去读。二是选择能表现人物特点的片断进行训练,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使学生读出文中不同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特点。三是选择有欣赏价值的句段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并让学生熟读成诵,积累美词佳句。
  5.课堂中要善于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小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表现欲,即使内向的学生内心也会有这种愿望,只要引导得法,就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指导学生表演朗读时,把读的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读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乃至句子,减轻了难度,从而提高了朗读兴趣,同时发挥了学生领读的激趣作用。教学中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全班领读,这样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都会怀着极大的兴趣去主动练习,以便在课堂中做好“小老师”。
  6.读的训练要采用多种形式。一篇课文、一个片断和一句话,用什么方法读往往效果不大一样。教师事先应通盘考虑,切忌随心所欲。一般说来,指名读既可起示范作用,又可起检查作用;齐读一般用于指导学生阅读诗歌,较短课文或描写精妙、语句优美的语段;分角色读,适用于人物对话出现较多的文章。还有自由读、欣赏读、轮读、引读等。要特别要发挥教师范读、领读的示范作用。
  总之,要想提高阅读课教学的质量,我认为“读”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学生通过读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其他文献
小学生一堂课四十分钟,精力能比较集中的是在前20分钟,随着时间的推移,精力就明显呈下滑趋势。轻者听课走神,左顾右盼;重者弄东西,讲话甚至瞌睡。要想四十分钟都成为有效时间,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老师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变被动、疲倦的学习为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孔圣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乐之”,则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凡对数学保持浓厚兴
压缩感知(CS)理论是在已知信号具有稀疏性或可压缩性的条件下,对其进行数据采集、编解码的新理论。信号的稀疏性是使用压缩感知的前提,而处理的准稀疏信号在目前压缩感知框架下
过去在全国不大起眼的武汉乳品市场,近几年随着乳品行业全方位兼并重组,迅速地从中部崛起.重组后的市场进发出的超常活力,为异军突起的奶业新秀们共同创建华中奶库的战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