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奶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记:今年是祖母100周年诞辰的日子,总想写点东西怀念一下奶奶呢,想来思去也不知道从何下笔,又该将这篇随笔寄给谁,且不论有没有副刊刊发,就当给自己一点念想吧。
  很多前辈在记录自己奶奶的时候,都习惯用标准称呼祖母,而我犹豫并纠结的好久还是选了奶奶这个称呼。内心总感觉用奶奶更能让我感受她带给我的温存。
  奶奶生于民国七年(公元1919年),具体月日不详,去世于1999年腊月初十。听奶奶讲自小有兄弟姐妹十一个,站在一起的时候就像一个楼梯。不过打从我记事开始我就一个也没见过,据说是被抓了壮丁。
  奶奶的娘家在我们邻镇一个比较大的叫珠林的古村,其实在奶奶生前的好几十年都不知道自己的娘家在哪里。她只记得很小的时候和自己的母亲一起坐着花轿进了我们村。
  直到后来八十年代中,外婆家盖新房子,有个工人聊天无意聊到他们村,有户人家有个姑姑流落在外,和奶奶挺相似的,后来无巧不成书,经过双方深入了解并老家來人核实。终于帮奶奶找到了娘家。娘家还有个侄子。而这个村也成了我陪奶奶走的最远的地方。
  我保存了一张奶奶50岁时候的照片,可以看得出奶奶年轻时一定是一个端庄而美丽的女子。虽然家庭成分是她非常自信的贫农,虽然没有华丽的衣服和装饰。
  据同村的长辈们讲,奶奶年轻的时候除了漂亮而且很能干,在那个大干人民公社的年代,也能每天挣个八工分,和男工比一点都不差。
  奶奶一生有四个子女,两儿两女。在那个年代还是比较少的了,伯父在年轻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居然被蜜蜂给蜇死了。大姑在我没出世前也得病走了。剩下的也就我爸和一个小姑姑。
  奶奶对失去的儿子倒是没什么说到,我倒是从别人口中得到一些碎片,伯父是个哑巴,不过人很聪明,会做杆称等东西。
  大姑姑的死就像是在奶奶的心窝里挖了个洞,我经常发现奶奶一个人坐在家里哭,那种发自内心伤心的哭,那种对自己姑娘无尽思念的哭,奶奶总是说“好的不留种,留个破尿(sui)桶”(这是农村的一句老话),好像除了大姑姑,她在世的两个孩子没有一个好的。这句话也让我对我小姑姑和自己的爸爸有了一种奶奶带来的成见。有好多事实也确实验证了奶奶的说法。不过大姑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也无从考证了。留下一儿一女,自从大姑姑去世后也没有来见过奶奶。好在大姑父,即便后来成家了,还偶尔来偷偷地看过几次奶奶。
  奶奶是一个裹脚的老太太,因为脚部神经都死了,所以对温度不敏感,每次洗脚基本上用的都是开水烫脚。在我很小的时候,路过奶奶门口就不小心摔了进去,导致一只手整个被烫伤。幸亏村里的老中医,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给治好了。到今天为止我也记不清是哪只手。
  其实要是认真地去写奶奶的一生,我估计我这一辈子都写不完,姑且写点奶奶给我的念想吧。
  奶奶的零散念想之我的逃学趣事
  总的来讲,我在我们当地算是学习成绩比较出类拔萃的了,但是我也有过难得的一次逃学,而且逃学成功的经历。
  那是我五岁多的时候第一次入学,那时候村里没有学校。我们都在祠堂里上学,而且一到三年级都在一起。
  我们村的祠堂如果坐落在徽州以外的任何地域,绝对能被评上国家级文物。是一座典型的晚清建筑,里面也有着精美的雕刻。但是年久失修,一刮风到处落瓦片。我的小学启蒙就在这里。教我的老师姓陈,他是我大姐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二姐的启蒙老师,更有趣的是最终还是我大姐女儿的启蒙老师。
  可我并不喜欢他,他喜欢用一个竹篾板中间开一条缝作为戒尺,如果你不听话的话,就在你的手掌心来两到三下,那蔑缝将你的小鲜肉夹起来的感觉,真的让你终生回味。
  我上学的第一天,好像开篇在念a o e,也不记得是什么情况,好像念的不对,他用戒尺打了我一下,我瞪了他一眼转身就回家了。我家也就在祠堂后面。家里人动用了所有的方法,包括父亲此生唯一的一次打我,我都没有在那一年再次入学。以至于我后来经常想如果我提前一年入学,后来我的人生又是什么轨迹。
  为了表达对父亲暴力的不满,我第一次离家出走了。一个人沿着省道走了将近十里路,独自去了外婆家。即便那条省道以前经常出车祸,甚至经常有闹鬼的传闻。当时一点都不害怕。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时候,不要说手机,电话都没有,甚至电的还没通。一家人疯了般地四处寻找。
  奶奶丢了魂般的颠着她的小脚,从村头找到村尾,甚至找遍了祠堂的边边边拐拐。更是见到父亲就是又打又骂,甚至把父亲的衣领扣子的拽掉了。也不知道老太太哪来的力气。再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父母都再也没有打过我,不知道是怕奶奶呢,还是我真的比较听话。
  此后我上学就好像乘上了人生的一条船,顺风顺水一直到进入工作岗位,然后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
  我有时在悄悄地计算,我这辈子和奶奶在一起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小时候七年,然后加十年寒暑假,总共不过十年。而这十年绝对都是奶奶在无条件的呵护着我,以至于我吃着家里最好的口粮,吃光了村里所有老人家里的乌鸡蛋。而我能为奶奶做的,或者说做过的事,几乎是一点印记都没有。
  奶奶的零散念想之无法遗忘的身影
  一九九六年的暑假对我来说对我来说是这辈子最悲喜相交的假期,那年我以当地状元的成绩被外地历史名校录取。
  闲着无事,一个人走着走着就走到村外,看到妈妈在菜地里面干活。突然感觉胸闷得慌,就一个人回家了。和奶奶打了个招呼就睡觉了。
  睡着睡着感觉奶奶在喊我,这才发现奶奶摔瘫在门口的井边了。我一个人将奶奶搀扶到家,找了个邻居太太,帮我照顾奶奶,跑到已经出嫁的大姐家喊人。等人到,奶奶已经进入昏迷状态。而且这一昏就是好多天。
  后来才知道,奶奶是看我不舒服,想整点吃的给我,又嫌水缸里的水不活不干净,所以自己要到井里去打水。
  奶奶那时候都快八十岁了,臀骨骨折。不能做手术,只能慢慢调养。那时候是我第一次伺候瘫痪在床的人,吃喝拉撒。一点都不觉得恶心。当时拉着奶奶的手,感受到奶奶的体温,心里就一个念头,只要奶奶能好,让我做什么都行。   好在上天垂怜,奶奶后来还真醒过来了,只不过那只脚短了些,不能方便出门了,端个小板凳移动。假如奶奶能活到现在的话,我一定给她买个最好的轮椅,让她好好享受。
  奶奶在的时候,就时常叨叨。她这辈子最怕的事情是她老了我不能在她身边送终。
  还真被她一语成谶。我九九年南下工作,在深圳。奶奶就在那年的腊月离世的。那是我第一年工作,那时候的春运没有选择,什么方式都不可能及时赶回家里。家人顾忌我的难处,居然没有将奶奶病重的消息告诉我。
  后来我听小外婆说,奶奶去世前一直憋着一口气在等我回去。还是小外婆劝走的,小外婆告诉奶奶,我在外面做大事。回不去,让她放心走,她这才撒手人寰的。我不知道奶奶当时是不是真的放心走,是不是真的没有怨言。
  半生的呵护,到了还不在身边。一想到这里,我就经常揪心的疼。我在想,等我生命中结的时候,我是不是还能见到她,因为我自始至终认为我和奶奶的缘分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是不是有更多来世的缘分。
  在上学期间的有一年国庆中秋放假,我也回家呆了几天。后来返校早上和奶奶打过招呼就走了,结果没赶上火车,要到第二天。
  从家里出发,到到县城赶车,然后回来。前后三个小时,回来看到的一幕是奶奶还是端着那小板凳,像一座神般地矗立在门口,就和當时送我出门时的表情一模一样。我不敢想象,奶奶这三个小时的矗立到底再想什么。
  看到我回来,奶奶的笑容瞬间满面。“不走了?”,“车没赶上,明天走”。就这简单的一问一答,奶奶的笑容就开始凝聚了。那时我不知道这走和不走带给奶奶的到底是什么。
  但是奶奶那高耸的身影,我这辈子再也见不着了。那三个多小时的凝望我再也见不着了。甚至在梦里我都已经很少再见到奶奶。
  奶奶去世的前几年,我一直都在期待能在梦里见到她,骂也好或者什么都好。可是几乎没有梦到过。知道多年以后,偶尔能梦见一两回,有时候是我背负着奶奶过桥,也有其他的事。也许在梦境里能为奶奶做点什么,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慰藉吧。
  我和奶奶约定,不管来生几世,我一定要去找她,一定要去……奶奶,你还好么?
  用一首自己2013年中元节写给奶奶的诗来告一个段落吧:
  飘零落叶秋无尽
  已是中元日上头
  路边小花摇摇语
  百般思念一纸休
  人生百年仍是梦
  尘缘不了梦中求
  有若浮生天行马
  任凭砚墨写春秋
其他文献
芭蕉芋,又称姜芋、蕉芋、蕉藕(Canna Cdulis),是美人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和根(块状茎)均可作饲料,尤其是块茎,淀粉含量很高,一般在17—20%左右,可制作淀粉,加工成粉条
深夜,与一盆植物对饮  我给你斟水  你为我浇酒  你无言,我也缄口  只有液体流动的声音  流进深夜  海平线  拥有被指控有罪  妒忌选择  与欢乐跳舞  不要相信詩人的  面朝大海即是幸福  沙滩上行走  留不住脚印  寻常的太阳落下  远方的远方  海平线上  升起孤独的水手  三月的风吹过二月的海  相册里去年的红叶  陈旧的飘零  你书里的书签  漫长的时光  都在枫叶的记忆上  你阁
期刊
钟灵盛地似方塘  构建绝佳气运昌  虎宇龙楼丰智慧  玄堂雀户孕國梁  疏红道上书声绕  密绿屏前墨味扬  顶发光秃桃李艳  只为满院桂花香  五律·大山之恋  巍巍铁宝山  两脉似龙延  三岔朝南凤  仙陵望北巅  江河传爱意  鹊鹤送良缘  缔拜阶州堡  繁生万万千  七绝·高考  步履从容入考堂  全神贯注笔耕忙  腾飞俊鸟云结伴  越过高山向远方  (仄起平收首句押韵式)  七绝·乐在高考
期刊
天初晓,独自登高,活腿脚。鸟兽无数,随人来,皆鸣叫。  微风一刮,树木晃,香花草。不觉高远,朝下看,万物邈。  兴大增,踏上云朵,乐奔跑。我动山动,往事忘,不察老。  舒驰累歇,时光走,唱雅调。已到晌午,站峰顶,仰天笑。  望四周,仿临仙境,众山小。阳光照来,心空灵,上彩桥。  呜呼哀哉,愿长久,白云绕。此景此意,永化神,入梦觉。  夜思飞  孤夜难寐,倚窗边,万千繁杂对错。  寒冷风吹,凡世乱,
期刊
当疲惫的心乘着一叶小舟,那炊烟便是指引故乡的信使。我逆风而行,才能捕捉炊烟的影子,才能品咂炊烟的味道。  “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微风红旗展,四级地面飞纸片……。”村头,我和玩伴儿们唱着自然常识课本里的《风力歌》,看着屋顶烟囱里冒出的烟柱,在微微的风里慢慢变胖变淡,有时是一根顶天的石柱,有时是一道弯曲的弧线,有时高有时低,有时白有时灰,在青山黛瓦之间,故乡因为这一柱柱
期刊
庭前小陌又花开,苍然月明人未还。  青津几渡南飞雁,皓首长伫盼归来。  他乡年年了空魂,梦萦故里湿青衫。  何当爆竹春睡醒,万家一诉儿女情?  喜春归  几曲笙歌傍晚霞,梦里花落思春华。  江畔渔火试水暖,林间莺啼戏青纱。  喜弄丹青染西桥,醉迎料峭宽棉夹。  归来且望静山寺,一犁春雨伴清茶。  买命人  鳞甲烈风磨刀尺,狼烟金鸣断飞矢。  化骨伴尘魂未销,玉树后庭今如是。  点点梦里寻乡音,累累
期刊
《今晚报》2010年10月12日副刊版刊载的《欣赏别人能提升自己》一文,第一句是:“克林顿·希拉里多次讲过一件往事……”此处对于美国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称呼是不符合
题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栖居于元好问的故乡,望着秋雁声声远去,我想说一些浅秋情话,说与远方的你听。这些婉约情话,落在你的田园,植在你的心里,一起怀念,一起相思,一起平仄,一起吟唱。  (一)雁丘  流云横扫蔚蓝  高过想象中的高空  日子突然敞亮起来  不留一丝往事的痕迹  雁躲在了哪里  提前啄到一阕着了凉的词令  开始打点南飞的情愫  愿荒丘之上  再没有冷箭暗藏  射痛那声
期刊
我选择逃离到发配的戍野,铜锤、巨石、箩筐,那里有不竭的苦劳和奴役;我选择穿越到厮杀的疆场,连营、马嘶、号角,那里有无尽的杀戮和喧嚣.而刻意寻求忙碌不迭的我,深恐安静,因
期刊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ADM和NPY是否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从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肺动脉高压提供理论基础.结论:①血浆ADM、NPY的水平在HPH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