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粥柴禾味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吃饭,能吃出饭中柴禾的味道。《晋书》记载,有个叫荀勖的人,和武帝一起吃饭,对在座的人说,“此是劳薪所炊。”武帝不信,私下派人去问,果然如此,那顿饭正是用废弃旧车木轱辘烧煮出来的。
  用柴禾煮饭粥,饭粥里有树脂和草木的清香,是袅袅升腾的烟火气息,浸入饭中。灶釜之下,噼啪作响,那一蓬跳跃火焰舔着锅底,忽明忽暗。
  面对群山,劈柴喂马。柴禾,堆在乡人的房前屋后。我在黄山附近的卢村,黎明时站在半山腰上,看古村日出。此时村庄粉墙黛瓦,炊烟袅袅,每一个飘着细若游丝的烟囱下,都有一个弓着腰,低着头,用柴禾做早饭的徽州女人。
  煮饭粥,要的是锅底的火候。柴禾不同,风味各异——
  麦草烧饭,溢散怀旧味。卷一个麦草把,添入灶膛,干草烈火,火焰翻卷,灶沿锅盖,噗噗作响。
  朋友刘老三是个喜欢走一段路,不时回头张望的人,自从鬓角有了霜,他就经常做梦,梦到小时候捡树叶,用树枝在灶台铁锅里烧饭,烧出香喷喷的大米饭。刘老三说,等到退休后,想租块空地,用三块石头,摆成三角形,架住一口小铁锅,抱来一大捆杂树枝作燃料,淘米煮饭。
  稻草熬粥,漾着烟糊味。柴火熄灭,一星如豆。水汽缭绕,“咕噜、咕噜”,粥花微漾。
  从乡下来城市多年的老黄,想吃一碗玉米粥。老黃酒喝多了,口中寡淡,就想就着萝卜干喝粥。有一次,在大酒店里,老黄如梦呓般问服务生,有没有用杂树枝烧的玉米粥,说得人家一脸茫然。我听到过老黄喝玉米粥的声音,咕噜,咕噜,如山羊饮水,喉骨翻转。
  棉花杆炒韭菜,一锅喧响。头刀韭切成寸段,锅置旺火上,倒入韭菜,“嗤啦、嗤啦”,撒盐,转瞬熄火,锅的余热,一脉传递,乡间土屋,弥漫柴韭清香。
  枯芦苇炒蚕豆,飘忽乡野清趣。我小时候,和几个乡下孩子在苇塘里,用衔着芦根的软泥砌个土炉,置洋铁皮,撒把青蚕豆,掐两根苇管,撒弄着,哐里哐铛地炒,那柴禾自然就揪脚边的枯苇,青蚕豆在铁皮上爆裂,扔一颗,嚼在嘴里,嘎崩脆。
  柴之焰,四蹿奔突,呈一簇花绽放。清人《调鼎集》,讲究用不同的柴火烹煮食物:“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鴨及肉等,能令极烂,能解一切毒。秽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饭食,安人神魂到五脏六腑。麦穗火:煮饭食,主消渴润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饭,壮筋骨,煮茶不宜。栎柴火:煮猪肉食之,不动风,煮鸡鸭鹅鱼腥等物烂……”
  “牛粪粥”,用干牛粪烧的粥,有特殊的清香。湿牛粪,一滩一滩甩在墙上,牛粪干后,铲下来当柴禾,煮粥。牛吃草,干牛粪自然可当柴禾烧。在老澡堂里,听跑堂讲笑话,有个城里亲家,到乡下作客,他只知道牛粪粥好吃,不知道什么是牛粪粥?煮粥时,把一小块干牛粪,细细掰下,放入粥中,以为这样就能煮出一锅“咕噜”翻滚的好粥,却不知是用干牛粪作柴禾,烧煮出来的。
  饭粥柴禾味,不仅在饭粥,还在菜中、饼中。从前,我住在一座古桥附近,桥口有家烧饼店,大炉烧烤熟了,在出炉之前,做饼师傅还要光着膀子,用稻草醮油,点燃后,在烧饼的表面熏一下,民间烟火渗入肌理,大炉烧饼只只金黄酥香。
  想到我在乡下,坐在灶下,一手拉着风箱,一手往锅膛里添柴禾,添玉米杆、棉花杆、杂树枝、芦苇杆……弄得满灶噼啪作响,我对站在灶台旁炒菜的乡下表姐说,火还够旺吧?我肚子饿了,口干舌燥,能不能先来一碗牛粪粥呀?
其他文献
因为家中添丁进口,我们只好搬家租住大一点的房子。  原来住了九年的老房子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筒子楼,每层东西各一条长长的走廊,串起来一层六十多户人家。走廊一侧是各家各户的客厅和厨房的窗子,另一侧是整个楼的回字形的天井。从走廊的一头望过去,幽深得似乎看不到尽头,长长的一串人家就像一个藤上蔓生出的枝桠。楼道里的窗子没有几扇是完整的,一到冬天,窗子在寒风中被咣当咣当地撕来扯去,冷风呼呼地往楼道里灌。
期刊
买了几只螃蟹回乡,带给父母。父亲从他的木工小屋里出来,满头满身的木屑,和过去一样懒得抖。坐在躺椅上,我们聊天。我忙着给蟹拍照,发朋友圈,议论蟹价。突然对视,发现父亲老了!  那双眼有点浑浊,有点茫然,真的是一双老人的眼睛!  父亲应该不会老啊!古稀之年他还常常孩子气,去哪儿都要求母亲跟着,母亲去哪儿他也得跟着,总是在母亲的沉稳和聪慧下,活得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如果去买东西,父亲喜欢和店主聊天、玩笑
期刊
□大汉奸汪精卫成立日伪政府时,钱钟书曾云:“天底下除了向日葵,再没有比他们更亲日的人或东西了。”  □当错误发生时,常会听到有人说: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仿佛这个社会不包括他自己似的。  □有病去问一个医生,心里很踏实;去问两个医生,你就糊涂了。  □有一种“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论,认为一个指头出了问题,九个指头都是好的,一个指头的问题无关大局,甚而大赞九个指头,掩盖一个指头的问题。其实,十指
期刊
看了《杂文月刊》今年第2期原创版《造屋不如树人》后,感叹不已。  晚清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左宗棠是何等的聪明,“大智慧”用在他身上一点不为过。为何年老后还想为子孙后代留下豪华的府第呢?  联想到当今,很多“出事”的官员,不能说他们能力不强、智慧不高,但大都在“造屋”与“树人”方面栽了跟头,他们心中的天平倾向“造屋”,而忽略了“树人”。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在“位上”时为子女聚集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忽视了道
期刊
我站在山脚下,看着山顶,问当地村民:“从山脚到山顶,需要多长时间?”“少说也得两个小时吧。”“两个小时?怎么可能呢?山不高,距离山顶也不远。”“那是你看到的,而不是你走到的。”  果不其然,从山底登上山顶,我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当我在山顶的时候,我才真正明白那位村民话中的含义:看到与走到,永远不是一回事,看到了,不等于走到了。  我们用眼看到的,只是我们树立的目标,只有用脚走到的,才能成为我们实现
期刊
奇怪,一些1加1等于2的事情,碰上名人也打折扣。譬如纯净空气,全民控烟,媒体报道轰轰烈烈,于法于理势在必然。但是,却有“控而未严”的所在,即版面上、镜头中时不时冒出“名人烟”。  休得羡慕嫉妒恨,我懂。媒体推出的名人通常是一方之秀,铮铮闪亮,理当致敬。但是连带着对他手上的香烟也肃然起敬,可乎?  记得读过一篇回忆文化前辈杜宣的文章。杜老,传奇人生,大智大勇,德才俱崇,理该纪念。回忆文章也绘声绘色、
期刊
1868年,一位牧师向牛津大学的波德利图书馆捐赠了从1502年到1511年印的三部对折本古书。  关于这些古书,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原来在中世纪的英国,正如当时的欧洲各国,由于教育不普及,又没有印刷术,书多半是靠分散在各地的修道士们在修道院里抄写的。所以修道院里往往藏有珍贵的古抄本书籍。到十六世纪中叶,亨利八世查封了英国的所有罗马天主教修道院,金银财宝归他自己,房地产封赠给他的亲信贵族或者转卖给地主
期刊
鸡年到,我虚岁七十。写杂文,不过是近七八年的事,而陈凤翚老先生写杂文,已有五十年历史。讲年龄,陈老长我15岁,讲写杂文,陈老早我半个世纪。我写陈老,犹如小学生写博士生,真的有些底气不足。  底气不足,依然要写,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陈老是黑龙江省杂文学会会长,身体力行,写了三千多篇杂文、随笔,出版了多部杂文、随笔作品集,不仅是黑龙江杂文界的领军人物,在全国杂文界,也颇有影响。虽然陈老当过厅级
期刊
古往今来,反复为诗人所吟唱的主题,除开爱情恐怕就是乡愁了。  对于初恋者来说,爱情不只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而且也是一种关于生命形式的设计,最初的异性,由于幻想的投注,成为光芒四射的偶像。如果说神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异化,那么不妨说,初恋在某种意义上乃是一种自恋,一次具有形上学色彩的情感体验。  正是以这样一种超功利的本体属性为参照,婚姻才常常显得叫人失望,被戏称为“爱情的坟墓”。记不起是谁说过,只有
期刊
读2017年第2期《杂文月刊》原创版《城市角落的菜园》这篇文章,就想起了妻子对我说了很多次想拥有一套前面带有小院子的房子,种点菜,想吃的时候去拔一把,多方便。她说这样的生活真是幸福。当她看到这样房子时,就露出了很羡慕的样子。我笑着打趣道:“你小时候种地还没有种够吗?”妻子道:“那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家虽然住在一楼,但前面没有小院子,妻子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就在凉台上用花盆种些蔬菜,来满足自己的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