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与母亲的执念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经常说是我非要缠着她买下那架黑色的珠江钢琴的。
  是吗?我努力追溯童年的记忆,只记得邻居装修那阵,楼道里堆了很多锤子锯子这样的工具,我每次上楼的时候,都想顺便把钢琴砸掉。
  我从小手就比别人大,小学的音乐老师看到我,非常坚定地对母亲说,我生来就是弹钢琴的料。
  20世纪90年代中期,让小孩学习乐器的浪潮突然席卷了我生长着的江南小城。先是有几个孩子开始学乐器,后来,听说乐器特长可以在择校的时候加分,家长们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彼时,常州还没有厉害的钢琴老师,母亲和我,她的好朋友及女儿超超,因此开始了每个周末远征无锡的旅程。我们周六早晨天刚蒙蒙亮就要起来,抄一段位于田边的旧路,跨过一个又一个泥塘,去坐每十分钟就要停站的绿皮火车。停站的时间比行驶的时间更长,车厢里弥漫着脚丫和腋窝的味道。有的时候火车人满为患,母亲找陌生人接应,先将我从窗口送进去,再自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挤上来。有的时候,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破费去餐车,买一碗当时还很稀奇的泡面,顺便坐上一会儿。
  音乐学校在教堂边上,逢特别节日常常举办演奏会。每一次为了上台演奏而举行的选拔,都是一场漫长的噩梦。
  母亲对待我的钢琴课认真到了近乎偏执的地步,她的情绪完全被钢琴老师对我的评价控制。说我弹得好,她接下去一周都会情绪高涨,随时笑眯眯,时不时称点儿大白兔奶糖回来。如果我被批评,她则连续一周都像颗一点就炸的炸弹。我因为弹琴挨过不少打,既被皮带抽过,也被扇过耳光。母亲天天晚上坐在琴凳边,一边打毛衣一边监督我弹琴。每弹错一个音,她就会用毛衣针扎我的手指。母亲乐感很好,听觉灵敏,虽然并不识谱,但任何错音都无法逃过她的耳朵。随时可能被惩罚的恐惧让我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童年生活中有许多外婆做的美味,也看过山河壮美,但留在记忆中最久、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那些不知道毛衣针什么时候扎下来的未知的恐惧。
  学琴那几年,一到晚上六点,家里就有种如临大敌的气氛。因为钢琴和电视机在同一个房间,父亲只能看“哑剧”。有时母亲出门,父亲便会把电视音量稍微调大一些,让我也可以听到。我就是那样半听半猜,“看”完了《还珠格格》和《情深深雨蒙蒙》。外婆心软,看不得我被打,总是一边做晚饭一边仔细聆听琴房里的动静。我一哭,外婆就会扔下锅铲,冲进来,挡在我面前。



  超超是音乐学校的明星,识谱能力强,手指灵活,练习又刻苦。每一次演奏会,她总能在最前面做领奏。领奏弹的是一架昂贵的三角钢琴,庞大,优雅,像在湖面游弋的一只天鹅。超超穿着华丽的层层叠叠的长裙,在聚光灯下走到中央,整理一下谱架,轻飘飘地提起手腕,开始弹奏。只有在她弹完最出彩的独奏部分之后,我才能在舞台的最边角,作为群奏中的一员,弹上一小段。
  母亲总是把我和超超作比较。我们为此争吵了很多年,每天都在恶语相加,每天都在伤害对方,彼此精疲力竭。
  几年后,乐器特长不再是加分项,无论我还是超超都没有因此占到便宜。不知是因加分政策有变,还是母亲不得不向我没有鋼琴天赋的现实低头,我们约定,当我考出十级,我就可以再也不碰钢琴。
  15岁那年,我终于磕磕绊绊过了十级,之后立刻停掉了所有的钢琴课,什么肖邦、巴赫、李斯特,我很轻易地将他们忘记,丝毫不觉可惜。母亲曾经旁敲侧击地问我想不想再练几首适合表演的曲子,将来可以秀给同学同事,我因此担惊受怕了好些天。好在一切因为我出国留学而作罢。之后十几年里,我读书、工作,从未对人提起我会弹钢琴,也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弹奏。我甚至从未跟人说起那段因为弹琴而经常挨打的岁月。
  我和超超也再没见过面,十年后,我们通过社交网络彼此加为好友。我知道她也放弃了钢琴,做了一名记者。她说,其实她小时候一直羡慕我很会写文章。
  母亲两年前退了休,而我在美国找到了工作。仿佛紧绷着的弦一下子松了,她成了潇洒又自在的人。因为语言不通,她想要预订豪华游轮之旅,但错订成帆船之旅。于是,和一群二十岁出头的金发少男少女穿着背心短裤,在地中海的波涛中驾驶帆船,停靠一座又一座岛屿,晚上在狭小的船舱里睡觉。我把一些舞蹈表演的旧衣服和旧舞鞋寄回家,她不想浪费,于是高高兴兴穿着去了老年大学,学跳拉丁舞。我和她越来越像,都是那种说风是风说雨是雨的性格,常脱口而出伤人的话语,彼此有过很多摩擦,但她终于不再以我为她生活的重心了。我和她找到了一种和平相处的模式。
  几个月前,母亲突然说要把我的旧钢琴从外婆家搬到新房子去,又把我20多年前的琴谱(从哈农到拜尔到车尔尼)一本一本码在钢琴上面。节拍器锈得太厉害,只能买新的。她发她弹琴的视频给我看:单手,缓慢地,一个又一个地按下琴键。
  “之前看你弹琴感觉很容易,自己弹才觉得那么难。”她说。
  “我早就告诉你很难学了。”我在微信上回答。
  “难学归难学,但是真的很有趣。”她在回复中加了一个开心的表情。
  我以为她只是心血来潮,没想到她每天都在练习,能弹的曲子也越来越多。十多年前她带着我去无锡学琴时那种紧绷又疲惫的姿态不见了。她不再是那个为了虚荣而让我学琴的母亲,而成为不停追寻爱好与梦想的“酷”者。
  其实一开始喜欢钢琴的就是她吧,我想。
  外婆家里有浓厚的音乐氛围,演奏乐器是传统。外婆兄弟姐妹六个,每个都会一种不同的乐器,家庭聚会时像在开小型室内演奏会。母亲在那种环境下长大,耳濡目染,可惜她出生在物质贫乏的时代,我出生之后,她所有个人时间都被剥夺,个人喜好和价值也被抹去。她就像所有典型的中国式家长那样,将心思、愿望倾注在子女身上,希望他们是杰出的、优秀的,是自己一直梦想成为的样子。除了钢琴,她还让我学了围棋、素描,参加数学和化学奥赛辅导班。我记得那些令人沮丧的冬天,寒冷的冬雨挤走温暖的阳光,人行道两旁的树木都光秃秃的。她骑着庞大的男式自行车,喘着粗气,我坐在她的前杠上,我们迎着料峭的风冲下幽暗的隧道,去搭乘早班校车。
  她终于开始做她喜欢的事情。钢琴课之外,她还学习书法、园艺,甚至作为模特替朋友的服装店走秀。她把自己的时间表排得像我10岁那年一样满满当当,还要抽时间和小姊妹一起喝下午茶,开车去农家乐吃丰收时节的葡萄。而我,并没有按照她期望的那样早早结婚生子,相反,十几年来一直做着她认为没有“钱途”的文字工作。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然后承认我们之间的相似和不同。而那架钢琴也终于可以在真正喜欢钢琴的人手中,被奏出动人的音符。
  (丁强摘自《解放日报》2018年12月6日)
  【素材运用】母亲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成为母亲的,她们也有过青葱浪漫的岁月,有过欲说还休的梦想。只是这一切在母亲的身份来临之时,被搁浅,被遗忘。但从母亲对我们的培养与莫名的执念中,依稀能窥见一二。幸运的是,在文中,琴谱被交到了真正喜欢弹琴的母亲手中。那在现实中呢?愿更多的母亲能暂时忘记母亲的身份,做回真正的自己。
  【适用话题】母爱;错位;做自己;理解与尊重
其他文献
黄沙漫漫,驼铃声远。  我脚掌宽大,驼峰高耸,跟着大队伍向西行进在这广袤天地的时候,人们都叫我“沙漠之舟”。沙漠我很熟悉,但我没有见过“舟”。小时候大伯告诉我,我们脚下的路,并不是唯一一条丝绸之路,还有一条在海上。“海”和沙漠相反,一路上只有水没有沙,人们只能骑着“舟”前进。我想,“舟”应该也有厚厚的脚掌和能够关闭的鼻孔,这样它们可以很稳地走在“海”上。  说到走得稳,说不定“舟”也比不上我。我昂
期刊
救国家于危亡,扶大厦于将倾,挽时世于弥艰,济苍生于水火……当文字融入不渝之忠勇,浩荡之正气才能流传文史吧!  千年之下,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徘徊于江畔、为国家上下求索迫切又无奈的屈原!人人言之愚钝,屡遭小人谗言构陷,却仍一心为君为国。但殊不知于屈子而言,被诽谤又如何?遭陷害又如何?流放又如何?形容枯槁又如何?“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才是他自己的意愿!所以,因着这份爱国情,他的一篇《离骚
期刊
周末逛完书展一起去觅食,路上蒋燕说起来,下周末要去看她歐巴的演唱会。  我:“我记得你欧巴不是上周末才开过演唱会?”  “那是另一个欧巴啦,和这回的不是同一个。”蒋燕一脸骄傲,“我有好多欧巴!”  “这有什么的,”晨阳淡淡一笑,“我有好多儿子!”  凯茜:“你儿子都谁呀?”晨阳:“王俊凯呀……”凯茜:“嗯。”晨阳:“王源呀……”凯茜:“嗯。”晨阳:“千玺呀……”凯茜:“……婆婆好!”
期刊
下辈子,我想倒着活一回。  第一步就是死亡,然后把它抛在脑后。  在敬老院睁开眼,  一天比一天感觉更好,  直到因为太健康被踢出去。  领上养老金,然后开始工作。  第一天就得到一块金表,还有庆祝派对。  40年后,够年轻了,可以去享受退休生活了。  狂欢,喝酒,恣情潇洒。  然后准备好,可以上高中了。  然后变成了个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  肩上没有任何责任。  不久,成了婴儿,直到出生。  
期刊
看到雨萱在大咖秀里写了我和我的“儿子”们的故事,突然就想一本正经地说我的一些追星体会。(雨萱:“意素编辑部第一段子手突然严肃起來,我有点不适应⊙▽⊙”“你们谁来把这位行走的弹幕——雨萱童鞋拉走?”)  2015年的时候,因为对TFBOYS略有好感,就看了两周年演唱会的直播回放,被王俊凯的一首《不要说话》拉入坑。在我印象中,他们就是仨小孩儿,身高到我腰部的那种。看了演唱会,发现他们已经长成了在舞台上
期刊
【星语录·走上坡路】在你覺得特别痛苦和特别辛苦的时候,你一定是在走上坡路;当你觉得特别舒服的时候,那你一定就在原地踏步或者在走下坡路。  【星花絮·胆小】别看邓伦在剧中总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其实他很胆小。“香蜜”有一场戏是要给别人喂虫子,邓伦现场看到虫子后瑟瑟发抖,全身都在拒绝。在综艺节目里,邓伦常常被各种藏有机关的道具吓到尖叫。  【适用话题】努力;向上;勤奋  网上前段时间流传的有关于邓伦的
期刊
【人物速写·挑战自己】  人生最大的困难不仅仅是挑战目标,更是挑战自我。短跑冠军苏炳添为了提高成绩,千方百计想办法,换右腿为左腿,终于实现了时间的缩短。不要给人生设限,激发自己的潜能,你可能就是下一个冠军!  【人物速写·练到生时是熟时】  事物的发展总是那么曲折波澜,苏炳添在进行短跑训练提升时,发现成绩不升反降。其实这个时候恰恰如同黎明前的黑暗,好在苏炳添坚持了下来,突破了自己,这就是所谓的练到
期刊
【名师押题】  川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变脸是川剧表演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位表演川剧变脸的参赛者在美国达人秀上用精湛的表演瞬间吸引了观众和评委的关注,这种带着东方神秘色彩的表演方式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而表演者竟是一位美国小伙子。  这段视频经过互联网传到中国后,网友就我国的国粹应不应该传给一个外国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执。  有人认为,川剧变脸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怎能外传?而且据说川剧变脸是传男
期刊
【观点引路·寓教于樂,亦庄亦谐】主持了17年严肃法制节目《今日说法》的撒贝宁,在大势所趋中进军综艺节目,说学逗唱样样在行,看似放飞自我,实则是充分发挥了优势。正襟危坐、一本正经是他;插科打诨、笑料不断也是他。但是他始终没忘记自己的专职所在,拿捏尺度,适时普法,在欢声笑语中寓教于乐,同时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适用话题】转型;突破;多面发展;亦庄亦谐  (特约教师 李梦佩)  2016年,探案综
期刊
【素材任意门·营销奇才王思聪】  有人做过统计,王思聪一个月所发的微博,80%以上都成为头条,他天生就是一个营销奇才。IG夺冠,王思聪发微博“搞个冠军之月庆祝活动,转发/评论/点赞中抽取113个人,每个人一万元现金”,这条抽奖微博瞬间引爆关注。转发次数高达2287万、评论2020万、点赞次数1957万。王思聪的粉丝数从活动之前的1610万涨到了4123万,几天时间涨了2500多万粉。113万的营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