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作为语文教师,也荣幸的从以前教学的老套路逐步走向新的教学思路即以前语文教学是“掌握生字新词──分段概括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的教学特点,走向“激活课堂──师生互动──学生体温──老师为向导──解决问题”。而多媒体打破了从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到功能较多的电子屏幕。要上好多媒体公开课,课前必须充分准备,课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上课得注意多媒体的运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网络教学 语文多媒体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几乎都在使用多媒体,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如果公开课没有课件,就会因缺少硬件就会与优质课失之交臂,可见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多媒体打破了从一支粉笔到五彩斑斓“黑板”,并且在节省时间、帮助理解课文、拓展容量方面是黑板所无法企及的。语文公开课大多都有课件引人注目、活动灵活、形式新颖等多方面的闪光点,让师生获益匪浅。在中学语文公开课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本人初步探索出一条正确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实效性的路子。以下简单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上公开课之前,作为备课教师必须做好精心的准备,公开课也叫示范课,是展示给别人看的。所以,你的备课到授课,按道理都应该是完美的。比如,你的课教学目的是否明确,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你的导语是否自然有启发性,同时能在上课的开始就吸引在座的学生和教师,要注意的是教学环节是否连贯完整,学生的参与情况可能会怎样?包括你的课堂语言你都要注意,课堂语言优劣是很能看出一个语文老师的语言功底!备课的拓展延伸要考虑到既要新又要巧还要简单,千万不能喧宾夺主!同时,在展示教师个人的才华时,也不要被教室后面众多听课教师而影响自己的发挥。
目前,许多对多媒体公开课的评价,大多只注意到一节课上多媒体的直接作用,比如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这种评价方法,并不能准确而全面地反映多媒体教学的实际功效。因为多媒体公开课的开设,对于教师与学生而言,其功效都不是从一节课效果上可以直接看得清楚的,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多媒体公开课上优美动听的音乐、图文并茂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演示,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兴趣,甚至改变学生对这门学科教学的不好印象。记得以前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播放了优美配乐朗读录音,学生听完一遍后,异口同声的说“老师,再让我们听一遍吧!”这时,鲜的教学方式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其它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得正确使用多媒体。另外,多媒体公开课,还可以向老师传播先进教学观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学生有兴趣的也可以放手大胆的制作多媒体,等等。而兴趣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教师的基本教学目标之一。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与发展。它可以成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记得以前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播放了优美配乐朗读和图像效果,学生听完一遍后,异口同声的说“老师,再让我们听一遍吧!”这时,新鲜的教学方式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视听结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 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一边听多媒体的朗读,一边欣赏月光下荷塘的画面,效果自然比教师范读或单纯地听录音朗读要好得多。
四、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但它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有些教师每节课都在用多媒体,根本不用粉笔,像高级教授专家一样翘着二郎腿在讲台上口水直飞,学生就从头到尾只看见老师的头顶很是呆板,这样教师就变成了放映员和解说员,学生成了知识的灌输对象,这样用多媒体就片面得注重课堂教学效率,课文容量过大,知识信息就难以消化。
总之,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要想把公开课上成精品课,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上好语文公开课要全身心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着想,要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网络教学 语文多媒体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几乎都在使用多媒体,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如果公开课没有课件,就会因缺少硬件就会与优质课失之交臂,可见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多媒体打破了从一支粉笔到五彩斑斓“黑板”,并且在节省时间、帮助理解课文、拓展容量方面是黑板所无法企及的。语文公开课大多都有课件引人注目、活动灵活、形式新颖等多方面的闪光点,让师生获益匪浅。在中学语文公开课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本人初步探索出一条正确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实效性的路子。以下简单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上公开课之前,作为备课教师必须做好精心的准备,公开课也叫示范课,是展示给别人看的。所以,你的备课到授课,按道理都应该是完美的。比如,你的课教学目的是否明确,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你的导语是否自然有启发性,同时能在上课的开始就吸引在座的学生和教师,要注意的是教学环节是否连贯完整,学生的参与情况可能会怎样?包括你的课堂语言你都要注意,课堂语言优劣是很能看出一个语文老师的语言功底!备课的拓展延伸要考虑到既要新又要巧还要简单,千万不能喧宾夺主!同时,在展示教师个人的才华时,也不要被教室后面众多听课教师而影响自己的发挥。
目前,许多对多媒体公开课的评价,大多只注意到一节课上多媒体的直接作用,比如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这种评价方法,并不能准确而全面地反映多媒体教学的实际功效。因为多媒体公开课的开设,对于教师与学生而言,其功效都不是从一节课效果上可以直接看得清楚的,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多媒体公开课上优美动听的音乐、图文并茂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演示,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兴趣,甚至改变学生对这门学科教学的不好印象。记得以前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播放了优美配乐朗读录音,学生听完一遍后,异口同声的说“老师,再让我们听一遍吧!”这时,鲜的教学方式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其它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得正确使用多媒体。另外,多媒体公开课,还可以向老师传播先进教学观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学生有兴趣的也可以放手大胆的制作多媒体,等等。而兴趣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教师的基本教学目标之一。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与发展。它可以成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记得以前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播放了优美配乐朗读和图像效果,学生听完一遍后,异口同声的说“老师,再让我们听一遍吧!”这时,新鲜的教学方式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视听结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 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一边听多媒体的朗读,一边欣赏月光下荷塘的画面,效果自然比教师范读或单纯地听录音朗读要好得多。
四、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但它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有些教师每节课都在用多媒体,根本不用粉笔,像高级教授专家一样翘着二郎腿在讲台上口水直飞,学生就从头到尾只看见老师的头顶很是呆板,这样教师就变成了放映员和解说员,学生成了知识的灌输对象,这样用多媒体就片面得注重课堂教学效率,课文容量过大,知识信息就难以消化。
总之,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要想把公开课上成精品课,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上好语文公开课要全身心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着想,要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