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表演秀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xcatca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1岁时,对小动物兴趣很高,看到小区里跑来跑去的小狗儿,很远就会追踪,然后再目送它走很远……于是,我把家里有关小动物的书一页页翻给他看,然后对应着给儿子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久之,他就对那些没有了兴趣,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想,我们的学习材料该“升级”了,翻遍书柜,我找到了一本与此接近,但比之复杂的绘本———小蝌蚪找妈妈。
  本来还担心儿子看不懂,没想到他超级喜欢,尤其是喜欢我夸张而多元的讲述,故事,就这样走进了儿子的生活———
  我拿着书,指着封面上的青蛙,告诉儿子:“小青蛙,呱呱呱!”他露着两颗小门牙朝我乐,然后迫不及待地翻到下一页。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在水里游,我说:“鸭妈妈,嘎嘎嘎!”话音刚落,儿子也张着小嘴儿“嘎”了一声,似乎这个声音也惊到了他自己,愕然一下,接着“嘎!嘎!嘎!”了起来,这是他继“爸爸”“妈妈”之后掌握的第三个词汇。我着实兴奋,停在这里,两人指着鸭妈妈和鸭宝宝“嘎”了好一阵子,然后玩起了简单的游戏:他指着“鸭妈妈”,我就“嘎”,我指了鸭宝宝,他就“嘎”。
  第一次讲故事,就在这个最简易的游戏中结束了。这本书成了儿子的最爱,只要一有空闲,就拿过来,让我讲给他听。
  也是那一个瞬间激发了我讲故事的灵感,每次讲故事的时候,我都尽量形象生动———象声词、拟声词必不可少,表演也不可或缺。当我讲到小蝌蚪问小鱼时,我会说:“小鱼‘咕噜噜’地吐着泡泡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儿子特别喜欢“咕噜噜”,于是,我会“咕噜噜”很久,还用手模仿水泡上升的景象……
  当然故事中也有儿子不感冒的情节,我就逐步精简,比如各种小动物对小蝌蚪妈妈的描述儿子就不喜欢,因为关于青蛙几只脚、什么皮肤、什么五官等类似的细节描述,对1岁的宝宝来说还有些难,也不适合他们图谱学习、模式学习的特点。于是故事就简化成了小蝌蚪问某某,“你是我们的妈妈吗?”某某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直到青蛙的出现。
  一日,我突然发现儿子会模仿大公鸡的叫声了,我突发奇想,何不把大公鸡、老牛、小狗、小马等形象也引到故事中呢?虽然这与科学并不符合,我就把它们放置在岸边。于是故事有了新内容:小蝌蚪昂着头问岸上吃草的老牛,你是我们的妈妈吗?老牛“哞———哞———”叫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就这样,我们的《小蝌蚪找妈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可爱,儿子也越来越喜欢。
  细想我陪儿子讲故事的路程,有五点是很重要的。
  第一,给宝宝讲故事,表演要大于讲述,这样直观的表达更适合他们。第二,要懂得调整,不合适的内容精简掉,合适的内容以合理的方式加进去,每个妈妈都可以为自己的宝宝打造独特的故事。第三,要善待重复,重复是宝宝认知的方式,他们在重复中感受和学习,所以,我们要永远以第一次的心态对待重复。第四,不妨增加一些小游戏,游戏的互动让亲子很好地融为一体,宝宝不但是在听,更是在参与;在参与中,宝宝从故事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故事的小主人。第五,要善于捕捉细节,宝宝有了新的变化与增长点,要懂得停顿,让他慢慢体会自己的变化,并加以巩固,在巩固中成长,在巩固中增长自信。与此对比,故事每次讲得是否完整就不那么重要了。
  编辑 朱璐
其他文献
能把卫星送上天的是人才,能使屋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  2012年举办的第一届“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中,职业组和学生组分别产生了10位“状元”和第一名,他们都是各自行业工种里的佼佼者。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更需要广大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在这些优秀技工的成长中,父母的教育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职工组女状元朱雯:  茫然时,父亲指引方向  1991年出生的朱雯来自昆山,是“十大技能状元
期刊
Q 我儿子今年7岁,前几天剧烈腹痛,到医院检查后说是阑尾炎,当晚就进行了手术。手术很顺利,现在是住院观察期间。我想请问,术后护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多久才能正常上学?  山东日照 蔡琰之  A 蔡琰之读者,你好!  阑尾炎术后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活动及病情观察等。  术后饮食:首先,术后肠道处于低功能状态,必需禁食24小时,等到排气后,提示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此时可给予少量的流质饮食,如米汤、面汤。3天
期刊
女儿从1岁半到6岁在德国上幼儿园,这里从幼儿园开始,提倡的就是寓教于乐,不偏重识字、数数、学外语的教育。他们有专门针对幼儿园的统一的教学大纲,每学期请家长单独面谈,从各个方面对孩子作出评价,比如说语言能力、与别的孩子相处的能力、能数多少数、对音乐的感觉如何等等,然后提出改进意见。在开家长大会的时候,老师提出一个观念:玩耍等于学习。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孩子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已经不知不觉地开始了。
期刊
案情简介:  小金的童年生活几乎是灰色的。出生于1994年2月的他,7岁时父母就离异了。母亲的离去对他是致命的打击,冰冷的房间,伴随着父亲不耐烦的教训和呵斥,小金跌跌爬爬地长大了。他想通过做错事引起父亲的注意,可是打工养家的父亲,背负生活艰辛根本无暇关注儿子的内心需求。小金在外面惹事后,除了遭到父亲暴打,父子间再没有什么可交流的。小金开始说谎,以谎言应付父亲的棍棒;偷窃、逃学旷课更成了家常便饭。小
期刊
我是一个10岁孩子的母亲,在和孩子相处中,我常常会被自己感动得要哭。  出差了,给儿子打电话,儿子说:“妈妈,我想你。你想我吗?”我一直羞于启齿的情感,儿子表达得却如此自然。那一刻,我想哭。  儿子说:“周末想约某某同学来玩。”我说:“行啊,他答应了吗?”“他要我先问问你,我告诉他,我妈一般不反对我的意见。”儿子掩饰不住的自豪。那一刻,我想哭。  儿子将自己的外套丢了,就穿一件毛衣回家,我说:“你
期刊
新学期,我被分到大二班担任班主任。开学第一天,峰峰跟在爷爷身后走进教室。爷爷让孩子跟我打招呼,峰峰不吭声,爷爷反复催促了几次,峰峰还是不吭声,并且把头埋得低低的。爷爷不好意思地说:“峰儿就是不叫人,没办法!不开口啊!上了两年的幼儿园,老师都说他从不开口叫人。”我忙弯下腰,笑着说:“没关系,峰峰,明天来跟崔老师打招呼,好吗?”他害羞地点了点头。  几天过去了,峰峰始终没有开口跟我打招呼。尽管每天早晨
期刊
如今,育儿讨论版、班级QQ群、家长论坛等现代网络圈,已成为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全方位互动平台。透明自由及时的联系沟通,既让家园、家校联手共育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又因为群聊难免顾此失彼,而造成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误会。如何有效利用这一网络圈,便成为考验家长智慧的课题。  二月,又一个新学期,本刊采访了一些家长,他们的经验体会值得借鉴——  班级讨论版:宝宝状况现场报  张娟  去年9月女
期刊
一天下午,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放学后回到家,站在我面前欲言又止。我知道他有话要说。  “有话快说!”我头也不抬地说道。  儿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在我们班里,我有8个情敌。”  这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好家伙!才10岁的小屁孩竟有这么多情敌?面对儿子突如其来的“早恋”,我知道我只能疏,不能堵。  “什么是情敌?妈妈不懂,你给妈妈解释一下。”我放下手中的活,故意向他请教。  儿子兴致来了,“妈,你也太落
期刊
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成绩属于中上等。她有个小毛病:上课喜欢左顾右盼,思想开小差。我担心这样下去,她的成绩会下滑,于是找到老师,希望能给她调个“黄金座位”。  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听完我的一番陈述,笑了:“其实也没什么‘黄金座位’,孩子坐到哪里都一样。只要用心学,在哪里都能学好。老师也会一视同仁,不会有所偏向的。这点请你放心。”我还是不死心:“怎么说还是坐前边好一些,至少老师一抬眼就能看得到,
期刊
金秋十月,风一阵紧似一阵,蓝天的大旗被刮得平展展的,一丝皱纹也没有。  天,有点冷了。  果园里,老猎狗迎着秋风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他自言自语道:“唉,看起来我是真的老了!经不起冷风吹了。”  最近几年,老猎狗几乎每年夏秋之交都要感冒一次,看来这一次也在所难免了。他感觉浑身冰冷,一只鼻孔不通气,头昏昏沉沉的。  到果园里给老猎狗送饭的小猎狗看到爸爸生病了,非常焦急。他关切地劝说老猎狗:“爸爸,你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