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拍摄与家人和朋友的合影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期,借着日本大地震,我们重新审视了有记录过往作用照片的价值。我们也提到了参与照片修复工作的志愿者们和传授修复方法胶卷公司的活动。
  这期我们将继续上次的话题,想和读者们再一起探讨有记录往昔作用的照片的重要性。我也将介绍些以前在北欧留学期间的摄影作品。
  本期所选的摄影作品,是直接去现场拍得的快照,不像是在摄影室里拍人物那样,要费尽心思安排好灯光和人物。这些照片都是我正要从被拍者的家里出来的时候拍摄的。光线方面,只用了日光,其中部分作品用了可以调节光线效果的反光板。使用的都是Canon VL相机,配50毫米镜头。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在想,到底要刊登什么样的摄影作品呢?如果说是构图优秀的照片,仔细想想,构图其实从以前到现在都没怎么改变。拿出一张40年前的老照片看,你会发现它在构图方面完全没有陈旧过时之说。即便在今日,你还可以找到与之构图相似的摄影作品。
  照片之所以有记录往昔的作用,和照片中人物的发型和服装是分不开的。通过照片,我们能大致推算出照片拍摄的年代。如果是在室内拍的照片,通过里面的电器、用品,也能传达出时代的信息。所以说,要拍出有时代感的家庭照或友人合影,不注意衣着打扮和室内摆设装饰是不行的。
  而且,对于作为被摄对象来说,不仅是照片内容,就连当初的拍摄场地也会成为无比珍贵的回忆。当然啦,对于摄影家也同样如此。看着作品,拍摄时的建筑物、喧闹的街道,甚至是当时空气的味道也会历历在目,日久弥新。通过此次地震,我对照片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照片,对于被拍者也好,摄影家也好,不仅仅能记录过往点滴,更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但说实话,以前的我只是把摄影当成职业和一种谋生的手段,也有过很想摆脱工作的时候。所以,之前和家人们在一起时几乎都不随身带着相机。也正因此,我现在都没几张和妻子、岳母、儿子的合影。如今,岳母因骨折住院了。她老人家年纪也大了,身体出问题也不可避免。所以这次,真的是很想在医院给岳母和妻子拍拍照片,以作留念。
  虽说对于摄影家来说,勤加练习,提高拍摄水平很重要。但有时也要放下架子,体验下为留下和自己珍视人们的美好回忆而按下快门的那种喜悦,我想你肯定会有意外收获的。无论是专业的摄影家,还是对业余的摄影家,拍摄充满美好回忆照片的心境是一样的。
  我觉得这个暑假要着手开始整理留学期间拍的教授、朋友和那些曾给予我帮助的人們的照片了。我想把这些照片都打印出来,下次故地重游的时候,可以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其他文献
2008年,我在平遥策划展览《凝视中国的眼睛》,郑永仁(Ian Teh)是参展摄影师之一。这个系列的访谈就源于当年做展览的思考,郑也理所当然地被我列入访问名单里。  郑永仁是一个非常安静的人,正如他关于中国一个系列作品的题目:《暗流》,他试图走入繁华中国的背后观看。他在中国拍摄,前后历时10年,从1999年开始拍摄中国三峡,在2008年,中国概念成为全球热点的时候,他却离开了。  郑永仁在英国生活
期刊
在杨德铭看来,“经济体系”一直是人类文明中最有趣的发明之一,它由人类一手由以物易物慢慢发展而成,到现在这庞然大物却长大到人类根本无法驾驭它;犹如大自然的威力一样,人们不时便会受到它的攻击和侵扰。金融“风暴”和金融“海啸”两个名词起得真好,这正反映了它跟大自然根本没有两样,面对灾祸我们完全束手无策:只能灾后补救,却不能事前防备。  金融海啸是百年一遇的人为灾祸,影响力扩散至各行各业各人,在香港影响尤
期刊
摄影的乐趣在于不断尝试新鲜事物,数码红外摄影会给我们全新的看世界方式。黑白红外摄影使大千世界褪去浮华,变得安静、抽象,只剩下线条和轮廓;彩色红外摄影让缤纷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姿,给自然景色披上梦幻色彩,把看似沉寂的世界变得繁复、奢华。  下面就谈谈我的数码红外拍摄经验。  1.夏季红外光反射充足,效果优于春、秋、冬季。在一天内,中午红外光反射最强,可尽量缩短曝光时间,在户外阳光较好时拍摄,并尽量使用三
期刊
编者按:中国摄影出版社新近出版了罗伯特·卡帕的摄影典藏——《珍藏卡帕》,书中不仅有作者理查德·惠兰详细讲述了罗伯特·卡帕一生的故事,更有他的弟弟康奈尔·卡帕和作者一起从罗伯特·卡帕的约7万张底片中,挑选的933张佳作,以年代为序,按专题编排,对他的整个创作生涯(1932—1954年)做了一次深度回顾,细致回溯了他的人生轨迹。书中几乎一半作品都未被广泛发表或展出过。在这里,自言是卡帕信徒的唐师曾与我
期刊
笔者几经寻觅,最近终于找到了抗美援朝期间,霍英东为志愿军运战略物资的主力运输艇“黑猫号”的照片(图1)。“黑猫号”是当年往大陆运物资时,与香港当局“缉私艇”相撞后沉没在香港鲤鱼门海峡的(图2),当时香港报纸纷纷报道这一事件(图3)。  半个世纪过去了,这张“黑猫号”的照片,与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为志愿军捐献“常香玉号”喷气式战斗机(图4)、挑水老人谭楚云制作 “抗美援朝生产捐献集金筒”的照片(图5)
期刊
见到司马十一的第一印象是他开朗外向。交谈中发现,以司马十一的人生经历写厚厚一本书也绰绰有余。英国殖民地的香港长大,在香港很有名的英国中学念书,英文很好;在广州暨南大学念新闻系,对中国社会状态了解很多;几年新闻工作后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年国际关系专业获得第一个硕士学位;回港工作一段时间后又到澳大利亚念第二个硕士学位。现在的他体型微胖,职业不是摄影,而是金融精英。就这样一个摄影师,曾业余在港报做“人间定格
期刊
福建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和一部分客家土楼,通常是指閩西南独有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主要分布在福建西南山区,客家人和闽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包括以闽南人为主的漳州市,闽南人与客家人参半的龙岩市。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不
期刊
日本肯高集团是一家专业生产照相器材的公司,公司产品覆盖了除相机机身外的所有照相器材。该公司的产品有1500多个品种可供用户选择。其中以肯高(KENKO)的滤光镜系列,图丽(TOKINA)的照相机镜头系列,竖力(SLIK)的三脚架系列等品牌产品最为有名。本刊近日采访了来自日本肯高总部的田原荣一先生,让他介绍肯高全系列的产品。    关于肯高公司  问:请介绍一下肯高品牌在日本摄影器材界的历史和地位。
期刊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身边做起  很多影友为了拍摄风光,不远万里赴云南、奔新疆、走西藏,似乎只有去这些地方拍摄,才叫风光摄影。其实不然,能在自己生活过的地方、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拍出好作品来,最属不易。加强对摄影理论的学习与基本功的练习,打破自身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的拍摄习惯与观察角度,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和修养,才是本质问题。只有这样,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拍出好作品来。  希望下面的故事能给您一点启示。
期刊
这是一篇极有意思的访谈。每一位喜爱思考,对人的存在、自身的体验,以及认知世界的方式充满好奇的读者,一定会有兴趣读完每一段对话,从中你会发现艺术家闪亮的智慧和迷人的光芒。    2005年你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学的是油画,什么时候开始转向摄影的?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大学时有很多资料需要记录,而摄影是个快速便捷的方法,于是就有了拍照这件事。与此同时,我开始更多地关注摄影所带来的可能性。那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