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才女”黄琼英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百变才女”是人们对云南省著名的民歌表演艺术家黄琼英的赞誉之词。作为我省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和表演艺术家,她不仅在自己的人生中塑造着一个个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而且在其歌唱艺术中成功地传承和发扬了云南民族民间音乐,成为这一艺术领域的成功典范。
  关键词:黄琼英;民间音乐;民族声乐;民族原生态唱法
  黄琼英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的一个穷苦的贫民家庭,尽管家境窘迫,但与当时昆明著名的戏剧歌舞场(今云南艺术剧院)毗邻对她今后的成长影响至深。小时候的黄琼英几乎都跑去群舞台里看戏,再加上她喜欢唱歌,天生就是个有明亮嗓音的“大嗓门”,在四、五岁的时候已经能流畅的唱出《苏三起解》,还能倒背如流《狸猫换太子》,很多曲子她在耳融目染下很快就能哼唱并学会。但是由于不幸的家庭变故,10岁的黄琼英被迫辍学,还成了童工。14岁由于黄琼英舅舅的介绍下她进入位于护国路的昆明青春歌舞团当学徒,因此也开启了黄琼英的演艺生涯之路。她开始跟着老板兼师傅的潘盼一招一式的学习,渐渐地她已经可以在一些文明戏、条纲戏里当演员。虽然青春歌舞团在3个月后就倒闭了,但潘盼将黄琼英介绍到乐园剧团,在这里她什么都学,由于个人能力出众,黄琼英已经成为了一位小有名气的演员。1950年的黄琼英渐渐稳定下来,进入昆明市曲艺社,这也意味着她登上了新中国的文艺舞台,而此时的她已经有了很多舞台表演经验,由她所演唱的《夫妻识字》(模仿男女对唱)、《红梅花儿开》和《翻身道情》等中外艺术歌曲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尤其是黄琼英饰演的《红楼二尤》里的尤三姐、《西厢记》中的红娘等角色深受观众喜爱,此时的她已经成为了曲艺社的当家演员。
  1952年由于曲艺社的调整,黄琼英作为优秀选手进入了云南省文工团(现云南省歌舞团),进入专业表演团体的她勤奋刻苦,表演的节目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后因身体原因不得不服从组织安排进入歌舞团的美术组成为工作人员。此时的黄琼英陷入无限的痛苦,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接受。好在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1953年黄琼英随组织调到德宏收集民间歌舞,这次德宏之行成为她艺术生涯里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她与云南民族音乐结缘的开始。当时她被布置和著名画家袁晓岑学画画,心思却不在这里。她在晚上跟着歌队的队友去收集民歌学习歌舞时才兴致盎然。团长发现了她的特长后把她调入歌队,黄琼英在收集民歌的同时还能准确无误的把歌曲唱出,也把她从舞蹈演员变成了歌唱演员。之后的黄琼英为了更好更深入的学习云南民歌,走访多个民族地区,她在学习民歌的时候尤其关注民族语言的发音,掌握特点后学习民歌就更加地道。她对云南民歌的演唱日益成熟,逐渐形成她专属的演出风格。在之后的演出里,由于演唱风格多变,还被喜爱她的观众戏称为“一千八”。她还担任了汉族歌剧《海上渔歌》、《刘胡兰》、傣族歌剧《娥并与桑洛》等多部歌剧的主演及主要角色,尤其是1964年出演电影《阿诗玛》里的土司妻子阿支母一角,并演唱阿支母的所有插曲。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断了黄琼英所有的演艺活动,直到1980年因为征集全国民族团结歌曲活动中,黄琼英的歌唱春天才重新到来。她领唱的滇南彝族风格突出的歌曲《兄弟一条心》荣获第一,她还开始研究云南各民族歌曲的发声方法和技巧,1984年应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的邀请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讲学,在这之后她还受各大音乐院校及演出团体的邀请讲述云南民歌。
  1987年后,退休的黄琼英把全身心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还被昆明艺术职业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特聘为教授,1990年后,在学术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代表作为《云南少数民族声乐浅谈》,并教学至今。在她的教学生涯里,辛勤付出,不仅唱得好,更是教得好。被称为一流歌星的罗文,春城歌舞厅的歌手马国防,护国路银行的甜歌手张淳,原国防文工团的歌手张弛等人都是黄老师的学生。黄琼英对待自己的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细心,不仅教书更多的是育人。
  舞台上的黄琼英被人称为“百变才女”,模仿能力出众也为她的演出和教出生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她还被称为“云南民歌的活录音机”。黄琼英塑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贯穿古今,性格各异。如:电影《阿诗玛》里的土司婆阿支母、《红色娘子军》里的南婆、小歌剧《海上渔歌》中的橄榄姑娘、歌剧《刘胡兰》里刘胡兰的奶奶,傣族歌劇《娥并与桑洛》里残害娥并的封建势力代表桑母等等;她还演唱了许多经典的云南民族民间歌曲,如云南汉族民歌《猜调》和《昆明小调》、白族调《丁香花》、傣族民歌组合《幸福的日子》等等。她向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们系统的学习了科学合理的演唱方法再把自己的演唱风格糅合在一起,唱出了这些具有浓浓民族风味浓郁的歌曲,在全国刮起了一阵阵清新的云南风。这些经典歌曲在云南民族民间歌曲都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有些歌曲至今也在传唱。黄琼英的成功不仅仅只是舞台上充满魅力的她,更多的是她在表演的同时进行思考,把自己想做的东西付诸行动成为现实。
  黄琼英在1990年参加3月云南省第三届民族音乐理论研讨会所撰写的论文《云南少数民族声乐浅谈》一文,是重要的学术成果。全贯穿了她对学习关于少数民族民歌的心得体会,从少数民族里的语言,风格,历史和生存状态方面等,对云南少数民族声乐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诠释。虽然对于“民族声乐”“少数民族声乐”和“少数民族民间唱法”等概念缺乏明确清晰地界定,但是对于一位独立自学成长的民歌歌唱家来说,给云南的民族民间歌唱家留下和宝贵的启示和经验。不管是舞台上的黄琼英,还是教学中的黄琼英,她的音乐里始终没有脱离民族性的这一特征。在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云南省,民族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深受云南民族民间歌曲的影响,黄琼英始终保持着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表演艺术风格,结合科学合理的演唱方法并且加入具有云南民族音乐代表性的表演风格。以民族风格为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中外优秀艺术歌曲的精华,又立足于民族性的根本,把自己的声乐演唱事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让全国人民对云南民族音乐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见解。民族民间歌曲具有自己的魅力,吸收了本土文化,从生活里来,通过后期加工才成了如今的民族歌曲。
  在民族民间歌曲的演唱,要积极吸收科学的演唱方法,而不是逃避和害怕。民族民间歌曲里大量的运用到真假声的转换,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声方式,没办法演唱到最好之外,还容易对发声器官造成一定的伤害。可见,想要在在民族的民间艺术的土地里,播种下艺术之花的种子,不能仅有民族元素和原始的自然状态,加入和借鉴科学的演唱方式才会让民族民间歌曲得到更好地发展和传承。
  我国民族声乐的根本立足点 - 民族性,民族原生态唱法是否必须借鉴科学合理的发声方式这一点我仍然持有疑问态度,我们需要的到底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还是改良过的原生态?最古早的原生态的东西传承至今我个人认为有价值且历史价值大于艺术价值。
  在不同时期,黄琼英总是扮演不同好的角色,舞台上的黄琼英被人称为“百变才女”,模仿能力出众也为她的演出和教书教学生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她还被称为“云南民歌的活录音机”。优秀的演员,辛勤的教师,黄琼英这一生与这两个词为伴,却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怎么把这两个词做到极致。黄琼英身上的这份努力和乐观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缺少的,时常半途而废。她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精神财富,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予渔。
  参考文献
  [1]岳炳丽.云南少数民族声乐的社会功能与创新发展[J].戏剧之家,2014(07):164.
  [2]杨映原.云南少数民族民歌演唱的风格特点[J].艺术教育,2011(6):94-95.
  作者简介
  王骊媛洁(1992.12-),女,白族,云南昆明人,硕士,主要从事音乐评论与鉴赏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其他文献
摘 要:海洛因极高的成瘾性决定了康复过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使得“社区戒毒”成为设计政治、经济、文化、社区管理等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社区戒毒中运用降低危害理念的目的在于降低和减少毒品使用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造成的风险和危害。本文就现行“社区戒毒”行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毒品重灾区社区戒毒选题工程的建议,达到“降低危害”,构建和谐之目的。  关键词:社区戒毒;降低危害;艾滋病  吸毒在损害吸毒者身心
期刊
摘 要:《诗经》和《楚辞》自相继问世以来,一直被奉为经典,并称为“风”、“骚”。它们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乃至社会风俗的方方面面,直至今日,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仍然存在着。《诗经》和《楚辞》作为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既蕴藏着中原文化和南楚文化的内涵,又是北方和南方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都是不可估量和忽视的。 
期刊
摘 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积淀深厚。皮影是最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传统艺术之一,它也是现代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和发展基础,它的审美思想、造物原则和方法极大的丰富了服装设计的语言。皮影艺术以点、线造型体现其形式美,以吉祥图案题材表现其装饰美,以吉祥寓意传达其意象美。本文旨在对皮影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并尝试总结这种跨越性的造型语言特点融入到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展现出现代服装设
期刊
在弹奏即兴伴奏旋律过程中,贯穿歌曲的实用过程是根据音乐旋律的需要来体现歌曲的,然后根据旋律所需的材料编配和声织体的用钢琴演奏出来。即兴伴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声乐的作用是一样,都有较强的表现能力,二者互相烘托,让音乐表现得更完美。歌曲在演唱的过程中,即兴伴奏发挥的力量不可忽视。所以即兴伴奏所具有的艺术价值,是使音乐更富有动力,更具有激情。  即兴伴奏指的是没有经过慎密思考和充分准备的的过程中对歌曲
期刊
摘 要:从2003年开始,“汉服热”逐渐兴起。但“汉服”的定义实际上存在分歧,对于现代汉服的理解也众说纷纭。现代汉服作为一种服饰符码,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首先,它是古典文化的象征,代表了人们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反抗,对思想归属的寻找和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开掘;其次,它是汉民族的象征,代表了人们在汉民族形象模糊和全球化冲击的双重焦虑下,重塑身份认同的应对策略;最后,它还是一种消费符号,表达了人们对
期刊
摘 要:东野圭吾的小说《白夜行》塑造的是一对从小经历不幸的少年,书中描写了他们爱情悲剧以及联手犯罪的过程。他们两个相互依存,在黑暗中生活,成长。通过阅读全书得出,使男女主人公变得自私、凶残的犯罪杀手是与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对孩子毫不关爱,只是想着怎么利用的父母;灰暗的童年;冷漠的社会。他们的爱里并不仅仅只有爱,而是包含复仇、利用、纵容。文章将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深入谈到主人公人性的扭曲及人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对倪瓒的山水画进行了分析。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在思想和内容上与中国古代美学有着相通之处。所以,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倪瓒的山水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倪瓒绘画作品视觉上的空疏平旷以及内在心灵上的高逸淡雅都是他内心情感的表达。他平淡天真的绘画风格和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以及他“简练高逸”的意境,成为后世推崇和效仿他的原因。  一、倪瓒的简介  倪瓒(1301-137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带来的副作用愈加凸显,全球性生态危机以及中国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无一不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年3月份,“生态文明”第一次被写入宪法,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通过深入阅读、学
期刊
摘 要:在城市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则需要有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法,这其中设计以及地区营造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因此我们需要对于城市的更新规划体系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实现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城市更新;设计;地区营造;方法;研究  1.序言  随着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很多城市也开始面临着自身的发展与更新,而其更新的步伐也变
期刊
摘 要:关于中国服装设计的未来,我个人的看法和观点是一直持积极态度的,尽管当前形势和局面不是非常的理想,但中国作为现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分量都在与日俱增。尽管现在国产品牌和原创设计师品牌还不是特别的成熟,但中国拥有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庞大的服装市场,中国人对于服装的需求是其他地区和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服装设计;发展;艺术  不是说没有国产的品牌,也不是说国内品牌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