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育也就是探索人类积极向上的品质,深入挖掘人类本身就具备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生活品质,促进其前进发展,并最终走向幸福。从目前各个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渗透现状来看,尤其是网络信息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中学生年纪较小,心理方面还不是很健全,也正是处于青春波动期,这个时候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发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并导致学习和生活上出现问题,而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利用中学英语课堂渗透发展进行德育教育是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的方向,希望可以提高我国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现状;对策探讨
【作者简介】毕崇丽,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中学。
一、前言
根据德育教育的研究可以发现,它可以跟人类带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正能量,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从德育教育的角度来策划管理方案,深入贯彻和积极实施德育理念的方针、原则和方式,一方面可以为学生们注入更多的积极乐观的元素和能量,使学生们远离阴郁的心情,远离不良的心理疾病,帮助他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更加快乐和美好;另一方面,学生们一直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健全的心理,对于学习会更有激情,老师们的教学任务可以完成的更快更好,同时学生管理的工作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可以说,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好德育教育能够促进老师和学生们以及班级的共同进步。
二、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
1.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德育教育没有得到学校健全的规划和评价。学校对于英语教学课堂中德育教育的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对于德育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没有明确的规划和评价体系,导致教师也没有更加看重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更没有想办法开辟更多与德育教育结合的英语教学内容和方式。造成这样的情况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就是,大部分中学都是重智育而轻德育。更多的中学还是以学生们的升学教育为主,以学校自身的升学率為奋斗目标。尤其是近些年来,好多地区的中学设置了双语实验班的教学,对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们在英语成绩上的提高了。再有就是德育教育教学评价主体不全面。很多中学都是直接由思想政治教师或者是班主任来对本班的学生来进行德育评价,像是英语教师是没有责任和资格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的,这样的德育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另一方面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也不利于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
2.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意识不够强。通过各项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大部分的教师却不认同这一观点,很多教师都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班主任以及思想政治教师的主要职责,而自身只需要负责好自己所教授的科目就好。这样的“教学分工论”在当前的中学还是非常普遍的,大部分老师都把教书和育人分开来谈。中学很多英语教师认为,这个时期的学生都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可以对学生不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于是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反复复习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再有很多英语教师本身就负责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课余时间能够与学生们接触的机会也不多,所以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很难做到德育教育的渗透。
三、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策
1.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树立德育教育渗透的意识。学校不应该以“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不给学生们带来太大的压力。德育教育的管理强调的就是着重关注学生们的精神因素、行为准则、道德思想,并且充分发挥自身所具备的优点。这样的原则非常符合中学生的特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们建立起积极的心态,正确的三观,把关注点放在学生们的精神上,不过分强调和突出他们的成绩,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改正缺点。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德育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树立起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渗透的意识和模式,帮助每一位学生走出困境,实现自我价值。
例如在教学有关方向的英语教学内容时,可以这样来进行:
Teacher:Where is Jilin?Student:It is in the north of China.
Teacher:Where is Taiwan?Student:It is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
这个时候,老师就需要强调台湾是属于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此时必须使用介词in而不是to。老师就可以利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对同学们进行爱国教育,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鼓励学生维护祖国的领土。
2.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中学生由于处于青春波动期,心智也不成熟,自控能力、辨别能力以及自我规范能力都是比较差的,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都很擅长模仿,所以为了帮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引导他们正确思考,教师就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无论是在英语课堂上的一举一动还是课下的言谈举止,都是有可能被学生们观察到并模仿的。因此,老师必须要充分利用自己有利的身份优势,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好模范带头的作用。
3.课前深挖中学英语教材中可利用的德育因素。英语语言是很多国家都会使用的语言,充满了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趣味性。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英语课堂将不同国家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禁忌等内容在教学中渗透个大家,让同学们从能够在课堂中感受和学习到我们国家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了解世界的差异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的课堂中去。
参考文献:
[1]王菲.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及原则[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06):9-11.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现状;对策探讨
【作者简介】毕崇丽,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中学。
一、前言
根据德育教育的研究可以发现,它可以跟人类带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正能量,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从德育教育的角度来策划管理方案,深入贯彻和积极实施德育理念的方针、原则和方式,一方面可以为学生们注入更多的积极乐观的元素和能量,使学生们远离阴郁的心情,远离不良的心理疾病,帮助他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更加快乐和美好;另一方面,学生们一直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健全的心理,对于学习会更有激情,老师们的教学任务可以完成的更快更好,同时学生管理的工作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可以说,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好德育教育能够促进老师和学生们以及班级的共同进步。
二、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
1.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德育教育没有得到学校健全的规划和评价。学校对于英语教学课堂中德育教育的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对于德育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没有明确的规划和评价体系,导致教师也没有更加看重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更没有想办法开辟更多与德育教育结合的英语教学内容和方式。造成这样的情况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就是,大部分中学都是重智育而轻德育。更多的中学还是以学生们的升学教育为主,以学校自身的升学率為奋斗目标。尤其是近些年来,好多地区的中学设置了双语实验班的教学,对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们在英语成绩上的提高了。再有就是德育教育教学评价主体不全面。很多中学都是直接由思想政治教师或者是班主任来对本班的学生来进行德育评价,像是英语教师是没有责任和资格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的,这样的德育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另一方面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也不利于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
2.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意识不够强。通过各项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大部分的教师却不认同这一观点,很多教师都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班主任以及思想政治教师的主要职责,而自身只需要负责好自己所教授的科目就好。这样的“教学分工论”在当前的中学还是非常普遍的,大部分老师都把教书和育人分开来谈。中学很多英语教师认为,这个时期的学生都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可以对学生不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于是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反复复习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再有很多英语教师本身就负责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课余时间能够与学生们接触的机会也不多,所以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很难做到德育教育的渗透。
三、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策
1.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树立德育教育渗透的意识。学校不应该以“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不给学生们带来太大的压力。德育教育的管理强调的就是着重关注学生们的精神因素、行为准则、道德思想,并且充分发挥自身所具备的优点。这样的原则非常符合中学生的特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们建立起积极的心态,正确的三观,把关注点放在学生们的精神上,不过分强调和突出他们的成绩,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改正缺点。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德育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树立起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渗透的意识和模式,帮助每一位学生走出困境,实现自我价值。
例如在教学有关方向的英语教学内容时,可以这样来进行:
Teacher:Where is Jilin?Student:It is in the north of China.
Teacher:Where is Taiwan?Student:It is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
这个时候,老师就需要强调台湾是属于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此时必须使用介词in而不是to。老师就可以利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对同学们进行爱国教育,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鼓励学生维护祖国的领土。
2.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中学生由于处于青春波动期,心智也不成熟,自控能力、辨别能力以及自我规范能力都是比较差的,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都很擅长模仿,所以为了帮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引导他们正确思考,教师就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无论是在英语课堂上的一举一动还是课下的言谈举止,都是有可能被学生们观察到并模仿的。因此,老师必须要充分利用自己有利的身份优势,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好模范带头的作用。
3.课前深挖中学英语教材中可利用的德育因素。英语语言是很多国家都会使用的语言,充满了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趣味性。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英语课堂将不同国家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禁忌等内容在教学中渗透个大家,让同学们从能够在课堂中感受和学习到我们国家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了解世界的差异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的课堂中去。
参考文献:
[1]王菲.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及原则[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0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