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活动对中班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371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指南中指出幼儿在艺术领域的培养目标是:喜欢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并且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由于写生不要求幼儿被动地按一种规定的标准图象去绘画,而是要求幼儿自己主动地去观察和发现,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大胆地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所以写生能较好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本次研究通过观察中班幼儿的写生活动过程,提出相应的策略并进行实践,对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初步探究幼儿是如何在写生活动中发展创造力的。
  关键词:写生、创造力
  一、问题的提出
  我班的教室有着良好的地理位置,我们一楼的自然角非常漂亮,再加上操场上的场景,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片天地,大家都很想把这样美丽的事物画下来,因此,本学期我班开设了写生活动,我班幼儿对于写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开展了写生活动对于中班幼儿创造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二、问题解决设想
  (一)引导幼儿细心观察
  观察是写生的基础,是写生的灵魂。只有掌握了观察的方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才能创作出好的写生作品。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去选景。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不同的观察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
  (二)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幼儿的思维没有定势,总会冒出许多稀奇古怪的念头。我们在欣赏幼儿写生画的时候,不要用“像”与“不像”去评价幼儿的作品。因为幼儿尚属于他律阶段,他们的丰富想象与成人的态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应该尊重每一幅写生画的创作价值。要站在儿童的立场看待儿童作品,不苛求其形,不追求比例。要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绘画特点,了解儿童的绘画动机。不要一味追求画面效果。因为儿童并不在乎作品的结果,而是热衷于绘画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的满足远远超过作品自身的价值。
  三、研究过程
  在高宽教育方法中,我们的目标是“创造性,而不是一致性。与儿童制作出的艺术作品的质量相比,成人应该更多的关注儿童创作这一作品的过程。我们将此称之为过程导向的艺术。”
  (一)方法一:感受欣赏
  《纲要》的艺术领域方面,在强调幼儿教育的儿童化、整体化与生活化的同时,也提出艺术最根本的特点即美与独创,提出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艺术教育观。
  秋天到了,银杏树的叶子都变成了金黄色,风一吹,飘落了几片,真的很美,孩子们看的都不出声了。自由活动时间,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银杏树下,让他们与这颗美丽的树近距离的接触,有的孩子站在树下抬头欣赏着,有的孩子开心的在落叶上打滚,有的孩子用脚踩踩落叶手摸摸落叶。这时,洛洛拿着一片银杏叶跑到我面前说“老师,你看这个树叶好好看,像扇子一样!”,听了他的话,其他孩子们叶纷纷去捡落叶,捡起来认真的看看摸摸,有的孩子还将树叶放进自己的抽屉里带回家珍藏。作为教师,我们要提供各种机会激发幼儿运用眼、耳、口、鼻、手等各种感官参与到观察中,让孩子们能够充分的感受欣赏。结合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的方式与写生对象进行互动,逐步构建有效的户外写生活动。
  (二)方法二:教师引导
  在写生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一些孩子选择的角度比较难,创作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当孩子左顾右盼,不知所措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告诉幼儿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观察来画,不要模仿别人,如果某一部分被遮挡住了,看见多少就画出多少,看不见的部分就不画了。要适时的激励孩子,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在活动中,我先引導孩子们去仔细观察这一篮水果的种类,它们的大小以及篮子里水果的摆放关系。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有些水果被遮挡住了,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先画哪些水果呢?被挡住的水果应该怎么画?我邀请孩子们开动脑筋一起来尝试画一画。
  (三)方法三:分享交流
  这天,我邀请孩子们一起画一画教室中最美丽的一个地方,在讨论的时候,有的孩子说:他最喜欢教室里的玩具,有的孩子说:他最喜欢教室里的那棵圣诞树,有的孩子说:他最喜欢教室里的那面主题墙……孩子们说着便开始将自己喜欢的地方画了下来。这时,有一幅作品印入了我们的眼帘,纸上画着很多五颜六色的圆圈,在圆圈之间有一根黑色的线条连接,“这是什么?”有孩子问,“像一粒粒糖。”“可是教室里哪里有糖。” “是气球!” “可是我们教室里也没有气球呀!” “这是我画的,我画的是教室里的彩灯,圣诞树旁边那个。”天天说道。听到天天的话,孩子们纷纷跑到圣诞树旁去欣赏那些彩灯,“哇!真漂亮!”可能这幅画并不是画的很像,但是这是天天观察到的真实场景,也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作为教师,我们要站在儿童的立场看待儿童作品,不苛求其形,不追求比例。要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绘画特点,了解儿童的绘画动机。
  四、研究成效
  1.幼儿的观察能力明显提升
  通过写生活动,我班幼儿的观察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刚开学时,我班大部分幼儿只关注自己,不太会关注周围的人和事物。现在,我们班的幼儿时常会分享一些自己的新发现,“老师,我发现教室的主题墙有变化了!”“老师,我发现你今天的衣服颜色和我的一样!”“老师,我来幼儿园的路上,发现今天好多人戴口罩!”……孩子们开始喜欢去观察,善于发现周围事物的变化。
  2.幼儿有了一定的求异思维
  通过写生活动,孩子们有了一定的求异思维,不再是“千篇一律”。现在,时常能够听到看到孩子们表达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在一次讨论取暖方式时,有孩子提出了不一样的想法:“我觉得冬泳也是可以取暖的一种方式!”经过大家的讨论,一致觉得他的想法很棒。在美工区角,也时常看到孩子们主动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装饰材料,会尝试探索各式各样的材料。
  3.幼儿愿意大胆的表现
  通过写生活动,孩子们更加愿意表达了,不仅仅是对于自己作品的介绍,在平时的交流中,孩子们也更加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孩子们现在并不在乎作品的结果,而是更热衷于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的满足远远超过作品自身的价值。
其他文献
兴趣是学生学习心理中最活跃、最现实的重要因素,它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敞开心扉积极参与学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投入到学习之中。在美术教学中,教科书被教师视为教学资源,时常照本宣科无法突破教材,要让美术课堂活泼有趣,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才会使美术课堂更加具有实效性。作为一
期刊
小学生天真、纯朴,不受观念的束缚,能够无拘无束地想象,能让思维插上自由的翅膀飞向广阔的艺术天空。美术教材的内容也关注小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长需要,呈现着“缤纷多元”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有了快乐之源——教材,还需师生共同打造快乐的学习课堂,孩子们才会真正全身心融入美术课堂,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美术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积
期刊
摘要:在小学音乐课中,唱歌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我们的生活像一首轻快的歌时,笑容就会像花一样绽放;而当一些琐事困扰着我们的时候,仍能微笑面对的人,他的人生是充满坚强的、富有价值的。我们每一个人生来就有一件特别的“乐器”,那就是我们的喉咙,只要你方法得当,只要你善于利用它,就会创造出更多优美的音色。  关键词:课堂教学;兴趣;创新;范唱对比  唱歌可以让人忘掉烦恼,释放内心的压抑,唱歌有助于培养学
期刊
摘要:社会领域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环节。然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怎样开展社会活动才能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呢?这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幼儿园的社会领域教育实践,去反思如何开展幼儿园的社会活动才能激发起幼儿的兴趣?怎样才能使社会活动游戏化?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游戏化教学;  一、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陈
期刊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把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利用现代技术来展示和分析美术作品。从多个角度来讲述、分析作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体现多媒体教学的魅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应用图示教学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关键词: 美术教学 信息技术 中学    
期刊
生活化思维是指老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日常生活等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科学、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善于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生活化思维,就能帮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道德观念和法律体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人格。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能否在较短的时间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思维进入兴奋状态,迅速进入学习轨道,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课前热身活动不仅能调节气氛,而且还能复习旧知,起到巩固作用。  许多英语老师总喜欢踏着铃声走进教室,然后在例行式的问好后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这样的开场白:“Hello, boys and girls.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
期刊
11月中旬我在本校上了一节校内公开课。这节课的课题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19课《海滨小城》。我之所以选这节课来上是因为我特别喜欢这篇课文描绘的景色。向往作者笔下的南方的海滨小城。喜欢作者的笔下浩瀚无边的大海,还有海边沙滩上的贝壳,来往的渔船,更喜欢作者笔下小城的庭院,公園,街道的美丽整洁。决定要上这篇课文后,我拿起课本,一连看了好几遍。因为我和我的学生都是北方人。很少领略作者笔下南方的风
期刊
你还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在林间嬉戏的场景吗?在大树上爬上爬下,用神秘的眼神在探索树洞。你还记得同妈妈挖野菜的场景吗?拿着小铲子,妈妈教你哪种野菜可以吃,这是苦菜,这是荠菜,这是苋菜等等……当这些画面浮现在眼前,你是不是突然间就回到了小时候?小时候,我们一根皮筋可以玩一天,用树叶柄玩拔根游戏。现在的孩子在玩什么游戏呢?各种电子产品,游乐园的各种充气玩具,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孩子们都不知道花生长在
期刊
一、背景  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前,一年级的很多孩子能将1-100背得滚瓜烂熟。二年级的部分孩子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很多都知道了计数单位万,有的还知道亿、兆这样的计数单位。孩子的这些数数基础、生活经验, 让我们感觉对认识数这部分内容学生有不错的理解。但是从学生的情实际况看,却不是很乐观。学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在数较多的东西时时常有多数、漏数等数错的现象。  2.在数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