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探微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nu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很多文章都承载着浓郁的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强化诵读、依托文本、综合活动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实践与探索,将优秀民族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收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感情、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民族文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8-0041-01
  在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也在渐渐消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须从每一个教学细节做起,传承、弘扬现存的民族文化,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师者最起码的责任。
  一、强化诵读,于朗朗书声吮吸文化气息
  在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先哲儒者的思想精髓、智慧结晶均浓缩于一部部经典诗文之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还要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体味作品的内容、情感。鉴于小学生的生平阅历、理解能力,苏教版教材编选的古诗词均朗朗上口、形象生动、意蕴深邃,为强化诵读提供了文本基础。教学过程中,笔者坚持诵读方法富有变化,展示方式灵活多样,课堂背诵与课外诵读相结合的做法,让学生于朗朗书声中尽情地吮吸着传统文化气息。
  在教学《游园不值》时,笔者先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诵读,之后根据各自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指导,让他们充分理解七言绝句“二、二、三”的朗读节奏,并要读出作者游园时由失落到喜悦的情感变化。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读展示,他们有选择配乐朗诵的,也有选择三五人合作朗诵的,形式多样,感情充沛,让我颇是感动。最后我把这次诵读的视频上传到学校论坛中,得到了许多师生的点赞、好评。
  与课堂诵读相映衬,笔者在课间给学生准备了很多如《游子吟》《满江红》《芙蓉楼送辛渐》等经典读本供他们激情诵读,一方面体验了古诗词铿锵、和谐的音韵之美,另一方面升华了他们的爱国情感,以及亲情、友情、乡情等丰富的思想感情,进行了有效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二、依托文本,于字里行间挖掘文化韵味
  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说,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最有代表性的学科,是母语教学,它是源、根、魂,是传统文化的魂。古诗词之外,苏教版教材还编选了很多古典名著的选段,涉及《三国演义》《西游记》《世说新语》《儒林外史》等,即使是现当代作家的一些作品,也不乏对传统文化的缅怀与景仰。依托教材,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词咂句,于字里行间挖掘文本中渗透的文化韵味,有效渗透民族意识与文化。
  教学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文章时,我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句子组织学生赏析:“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反复朗读这几个句子,学生从中感受到了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性格特征,了解了她的工具虽然简单,却能从手上变幻出无穷无尽的精彩,在乡亲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然后,笔者打开多媒体,展示自己精心制作的“剪纸艺术”课件,其中既有人物、鸟兽、果菜、昆虫、山水,还有戏曲艺术中的脸谱、身段。当播放到著名剪纸艺术家叶长友老先生的《龙凤呈祥》《凤凰戏牡丹》《柿子和如意》等作品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知道,学生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课程结束时,一名学生说道:“希望我国的剪纸艺术能像我对姥姥的思念一样绵延流长,永不湮灭。”是啊,何止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文中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不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综合活动,于生活实践感受文化内涵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强调在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搭建一架通畅的桥梁,升华小学生的价值观与责任感。苏教版高年级语文教材,每册最后都设置了“综合性学习”知识板块,不仅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积极、阳光的学习态度、生活习惯,而且其中很多内容都渗透着浓郁的传统文化,积极开展综合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于生活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
  教学五年级上册“说名道姓”综合性学习时,笔者就给予了充分重视,设置了以下活动,将浓郁的传统文化渗透其中:(1)搜集《百家姓》资料,比一比谁能把它背下来。(2)查询资料,结合网络,说说你最喜欢的姓氏有哪些,谈谈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姓氏。(3)讲一讲你所了解的关于姓名的谜语、趣闻,以及中国古代的姓名常识。(4)结合亲人、朋友、同学,以及影视剧中的人名,谈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姓名有哪些,并分析这些姓名的深刻含义。此次活动,激发了学生们了解中国汉字文化的浓郁兴趣。其实,除了教材中编排的综合性活动,我们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学写毛笔字”“诵读与积累”“口语交际”等知识板块来积极、创新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播种盘根错节的文化之“根”。
  总之,行进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民族文化可以影响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昂扬向上的价值观念。每一名教师都要把弘扬民族文化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使命,为祖国早日屹立于世界强者之林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范剑南.播下一粒种,收获一份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J].考试周刊,2013(75).
  [2]冯小英.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2012(11).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
从章鱼肠道菌落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海洋黏细菌,采用传统微生物纯培养技术,对其进行了细菌分类学鉴定、摇瓶培养发酵等。结果表明:该海洋黏细菌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葡萄糖15g/L,蛋
目的:本次主要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有效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所
隐性课程不具有明确的活动模式和目标,学生却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它的存在与影响。考题要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价值优势,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让体育学科建设呈现出开放包容的
目的:对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我院NICU早产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观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25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7例
传染病是危害南方湖区波尔山羊生产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其特点是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爆发,是促进南方湖区波尔山羊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
摘 要:为了适应高节奏社会的发展需求,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通过体育教学改革,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是体育教学的主体任务,是大势所趋。文章通过在篮球选修课中合理运用训练法的研究,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技能,把篮球运动作为终身体育锻炼,增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大学;体育;锻炼;训练方法;终身运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9-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农村教育事业事实上才刚刚起步。因此,对培养农村学生的物理兴趣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立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了政治教学中“错题管理”的策略。应加强对错题的重视,做好政治错题管理;传授错题管理策略,提高学生错题管理效率;加工学生整理的错题,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