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区域自治主体问题的探析

来源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逐步释放治理空间,民族区域自治实践过程的日趋复杂化,人们对民族区域自治及其主体的认识也必将深化。从法的维度、价值维度、权利/权力维度、公民治理维度这四个维度对民族区域自治主体进行分析,阐释民族区域自治主体由以政治主体为主逐步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主体等多中心自治主体的演变过程,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民族区域自治主体的认识。尤其是在国家主导下,充分发挥各民族公民、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等多层次主体的作用,以治理的理念创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
其他文献
阅读与写作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
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发电企业汉能日前在广州举行了"金屋顶行动"全国巡回活动华南区域发布会,这是继北京、上海之后汉能在中华大地上掀起的第三场"金"色风暴。广州站发布会主要
20世纪40年代,我国先后召开了两次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由中国国民党召集的政治协商会议被称为“旧政协”;1949年,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共同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宗教工作做出了部署。笔者结合民间信仰工作实践谈下观点。  一、民间信仰是宗教工作的重要对象  长期以来,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生活紧密互嵌。民间信仰是基于地域形成的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学术界对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莫衷一是:有的学者把民间信仰称为民间宗教,看成宗教体系的子集;有的学者在组织类型学意义上把二者分立,把官方认定的五种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
偶然一次,在博客上看到这样一些新闻:今年四月,中国著名大学——复旦大学研究生院4000名左右研究生从全校457名教授中评选自己心目中的“十大杰出教授”。调查发现,师德教风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