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讲有趣故事的人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艺报》:“请回答”系列在中韩都很有人气,尤其是《请回答1988》,堪称韩国今年的现象级,这一系列的续集什么时候开拍?
  申沅昊:对,《请回答1988》有很高的人气,因此我怕续篇快速推出在观众的高期待下会有落差。我想再过个两三年,等观众差不多遗忘这部剧时,再推出续集。
  《综艺报》:韩剧“请回答”系列由综艺节目团队制作,其策划、编剧以及拍摄等创作过程和一般的韩剧有何不同?
  申沅昊:传统韩剧的制作模式最初是由一两位编剧提供一个创意或是策划书给电视台的制片人,然后电视台制片人开会决定是否启动这个项目。而“请回答”系列从开始就是集体创作,团队核心的六七人共同讨论做什么题材、创造什么样的人物角色。大概有一个故事主线后,编剧写出策划案,他再找一些下面的小作家,让他们进行人物塑造等具体细节的设计。
  “请回答”系列的成功也凸显了集体创作的优势,一个人能想到的东西并不是最完美的,10个智商130的人聚集在一起创造的内容可能远远超过一个智商200的人的创作。
  《综艺报》:但集体创作在沟通上的成本会不会大很多?
  申沅昊:的确,这样的创作模式效率非常低,特别耗时间。但在磨合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我和李有贞编剧(“请回答”系列韩剧以及《两天一夜》“花样”系列综艺节目编剧)共同提出让大家遵守一个创作意见,团队其他很有创意的小编剧、小编辑会不想或是不敢发言,这样就限制了整个项目的创意。我知道大家的担忧——拥有话语权的编剧太多是否会影响故事的连贯性,但这是一个讨论的过程,当内部团队达成一致意见时,故事的主线也就浮现了。
  不只在策划和剧本阶段,拍摄过程中,我也会召集灯光、摄影、美术等团队聚集在一起,听取每个人的意见。虽然这样的制作方式特别耗时间,但我还是觉得需要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将内容做到极致。
  《综艺报》:在韩国百想艺术大赏颁奖典礼上,你领最佳导演奖时说,一开始以为这个戏搞砸了,当时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申沅昊:《请回答1988》故事背景设置在1988年,我当时也只是在上初中,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对那个年代没有印象。但是最近韩国社会发生了很多事情,如岁月号沉船事件(韩国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海难事故,全船476人中仅有172人获救),年轻人就业困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淡漠许多,因此我想做一部剧能够让大家回忆起以前的美好感情,即便预期这个题材难被年轻观众接受,我还是坚持做了这个项目。一开始,我对观众反应并没报太多期待,但没想到最后会这么受欢迎。
  《综艺报》:《请回答1988》中的五位新人演员不仅受到广大观众欢迎,且全部入围了百想艺术大赏的最佳新人奖,这些演员当初是如何选择的?
  申沅昊:我以前是做综艺节目的,综艺节目特别重视演员本人的特点以及性格。因此,在面试演员时我们也很关注演员本人的性格特点。面试演员时,我并不重视试演,像做真人秀一样,我会先做个访问,问一下他什么时候谈过恋爱,谈恋爱的时候性格怎么样,对你的妈妈来说是一个怎样的儿子。我把重点放在了解对方的性格上,然后尽量选择比较接近剧本里主人公特点的演员。选定这个新面孔之后,如果他有一个独特的习惯,或是口头禅什么的,我们会融入到电视剧内容上。这对演员来说并不是演技,而是他的真实习惯,在观众看来也特别自然。
  《综艺报》:有没有中国公司想买这部剧的改编权?
  申沅昊:确实有中国公司接洽,现在还在协商中,不方便透露具体情况。
  《综艺报》:如果说中国要拍“请回答”系列,你对中国编导有什么建议?拍好这个剧的要点是什么?
  申沅昊:最为关键的是本土化问题,制作上要“接地气”。百分百解体原版都无所谓,但要原汁原味还原中国当年的社会和生活,呈现完全的中国内容。可以找一些要拍摄年代的道具,这些细节往往能体现本土化。
  《综艺报》:目前有很多韩国导演来中国拍戏,你有这个打算吗?
  申沅昊:作为一个创作者,当然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观众。中国有很大的市场,若有合适的机会我也很愿意来这里发展。但问题是现在很多韩国做内容的人是以做生意的思考模式来中国工作的,我没有这样的想法,目前我还是会专注于韩国市场。
  《综艺报》:你以前是综艺节目的导演,现在制作电视剧,哪一种身份你更喜欢?
  申沅昊:在韩国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行业区分特别明确,因此现在我有些“边缘化”,感觉自己没有特别隶属的圈子。我的根基仍在综艺节目领域,现在的很多后辈是做综艺节目时培养出来的,“请回答”系列能够这么成功,也得益于我们团队制作综艺节目的积累。我的身份现在很尴尬,如果真的被定义的话,我希望大家能称我为一个喜好而且能够讲述有趣故事的人。
其他文献
6月15日,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举办了名为“电影院未来·未来电影院”的论坛。本次论坛聚焦中国电影院线的经营、管理,邀请到了大地电影院线总经理方斌,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思远影业公司总裁吴思远,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曾茂军,就行业热点展开讨论,直面当下展望未来。  院线电商平台PK在线购票网站  曾茂军(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影
期刊
近年来,受中国电影市场快速扩容、电影产业化程度日益提高,以及中国资本活跃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外电影产业的合作一直备受关注。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产业战略研究所最近发布的“中国电影产业指数(2016)”显示,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市场将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1名。中国电影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性逐年提升,2016年年初,中美合拍动画电影《功夫熊猫3》为了赶上中国的春节档调整了全球上映计划;到了6月,为了抢
期刊
50位中外顶尖嘉宾,27场密集专业论坛,聚焦“素人真人秀失败的N个原因”“模式提案如何另辟蹊径”“拿什么保护你的模式版权”“剧本类模式”“VR如何创新内容生产”等行业热门话题  “模式引进和输出不单是一次交易,更是构建了国际视野下电视人的创新机会。”2015年第一届“中国模式日”上,BBC模式创意总监凯特·菲利普斯如是说。  今年6月5日-6日,由上海电视节组委会和世熙传媒联合打造的第二届“中国模
期刊
6月15日,上海国际电视电影节期间,“百亿票房身后最动听的推手——中国电影音乐新业态高峰论坛”主题会议举办。此次参与高峰论坛的专家包括无限自在文化董事长朱玮杰、音乐营销专家高航、导演潘安子、滚石唱片总经理段钟潭、音乐制作人赵英俊以及亚洲星光娱乐CEO马乐等人。本次论坛聚焦电影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和营销新举措,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两个世界”的沟通  《老炮儿》演唱会主办方、亚洲星光娱乐CEO马乐: 
期刊
6月12日,第十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与资本:相爱不相杀”论坛举行。去年中国电影市场440亿元票房,今年直逼世界第一市场北美。众嘉宾都认为,这个成绩背后,资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肯定资本力量的同时,与会嘉宾还围绕电影和资本的关系,当下市场是否存在泡沫,资本将给未来的电影市场带去哪些机遇与挑战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泡沫论是伪命题  阿里影业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张强不认同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泡
期刊
本月初,腾讯视频发布了9档全新的网络综艺节目,并宣布设立10亿元“嗨基金”,扶植网络综艺原创力。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表示,整体视频行业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无论总用户时长、用户消费时间、在线人数、付费用户人数、广告收入等各个指标,都在快速增长。但因为投入成本巨大,所以整体行业各家的亏损数字并未下降。他预测称,三年后行业或将集体转入正循环。“对于平台来说,剧场就像是提供基础水流的河水,综艺节目则像一波
期刊
网生综艺正处在第一个发展的十年,就产业规模和经验积累来看,仍落后于电视综艺。但在资本的助力下,从去年开始,网生综艺呈现爆发式增长,正运行在高速发展的轨迹上。  2016年,优酷土豆在网生综艺的布局可谓亮眼,“排播表”上包括《火星情报局》《喜剧者联盟》《国民美少女》《暴走法条君》《美女与极客》等十余档多元化自制节目。同时,为提升网生综艺品质,优酷土豆联手国内7大综艺节目制作团队,针对互联网用户需求共
期刊
从2015年起,各大视频网站开始规模化进军综艺制作领域。2016年,网综投资的量级和制作规模也在迅速提升。同时,传统电视人开始纷纷转战网络综艺开垦这片富饶的土地。  视频网站在从下游向上游的延伸过程中,给产业链带来了诸多冲击和改变,电视台甚至开始主动寻求与视频网站合作。例如腾讯视频近期公布的自制综艺片单中,就有来自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团队操刀的作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新型的综艺市场生态正在慢慢形成
期刊
6月19日晚,随着金爵奖花落各家,为期9天的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圆满落幕。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共收到来自114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影片2403部,展映近600部中外佳片,场次达1360场,票房超过2000万元,所有数字均创下历史新高。  新兴企业、新增环节进入市场  凭借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和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响力,今年上影节的影视市场海外展商报名十分踊跃,数量超过历年。国际影视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期刊
《综艺报》:你认为今年入围的电视剧与往年相比有何特点,整体质量如何?  张国立:上海电视节每年入围的作品都非常优秀。我是第一次做评委会主席,感觉今年国内的长篇电视剧竞争压力比较大,因为都是现象级。但同时也看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就是现在的电视剧对现实的观照越来越少,几乎都是古装,要么古装爱情,要么古装架空,但在制作质量上确实高于往年。现在电视剧的走向就是这样,制作越来越专业,内容还是比较空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