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视频:追求差异化 网综越做越“嗨”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s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月初,腾讯视频发布了9档全新的网络综艺节目,并宣布设立10亿元“嗨基金”,扶植网络综艺原创力。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表示,整体视频行业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无论总用户时长、用户消费时间、在线人数、付费用户人数、广告收入等各个指标,都在快速增长。但因为投入成本巨大,所以整体行业各家的亏损数字并未下降。他预测称,三年后行业或将集体转入正循环。“对于平台来说,剧场就像是提供基础水流的河水,综艺节目则像一波波的洪峰。只要平台能够抓住一两个洪峰,整体盈利状况的净值利润,就会有非常好的改善。对于视频平台来说,原创综艺就扮演着这样重要的角色。”
  进入2016年,网络综艺首先开始了量变,或许正处于质变前夜。腾讯综艺部总经理马延琨表示,2014年,各大视频平台每年仅有两档左右原创大型季播综艺节目;到2015年,这一数量上升至全年有四五档原创节目。进入2016年,各视频平台全年基本有十档以上原创网络综艺推出。“规模化生产会给网络综艺的发展创造一个‘嗨点’状态,综艺将成为视频平台差异化竞争的利器。”她表示。
  关于综艺节目的网感,马延琨强调说:“网感体现在四个层面。第一,网络综艺不是做节目而是做体验。对用户来说,时空伴随感体验非常重要。第二,内容往往是由个性化小众引爆大众关注。第三,人际社群化体验。无论是点赞、投票、弹幕,还是内容的分享、直播互动、虚拟视频软件、可移动镜头等,都让网综内容在技术和产品的不断突破下,体验更加不同。第四,网民是内容的一部分,可以参与创作。”
  以下两档腾讯视频自制网络综艺节目,均由电视湘军系金牌制作人操刀,网感特质从中可窥见一斑。
  谢涤葵帮网友“约大明星”
  5月12日刚刚上线的《约吧,大明星》,张扬着其为网络量身定制的综艺属性,扑面而来的“网感”风格,让人很难相信这是《爸爸去哪儿》原制作人谢涤葵“下海”后的新作。
  一开场,三位明星成员先发出“入职宣言”:“本着网友是我爹,为网民服务的理念,丢掉节操和偶像包袱,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打造一个热血沸腾的万事屋!”。
  用户至上、接地气、“亲民”的气质,恰是网综打造“网感”的核心要素。
  此前,谢涤葵对网络综艺生产有过深入研究,他希望自己生产的网综不是传统电视节目的网络播出版,而是完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网络综艺节目。《约吧,大明星》是一档纯网制作、纯网播出的户外真人秀,是一档原创的互联网综艺。腾讯视频平台产品经理张希表示,“我们希望做一档有温度、有态度的互联网节目。从《约吧,大明星》发布开始,我们就收到了许多网友表达烦恼和心愿的反馈,我们希望通过节目让大家发现,生活中还有这么多很微小的美好,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的。”
  《约吧!大明星》融入网友的参与和互动,是为节目的要素之一。其最大限度地放低明星身段,将平等、互动、真实的互联网特性融在其中。每周,节目通过线上收集、统计普通观众的烦恼和心愿,明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与网友实时保持互动,求网友支招,甚至有可能实时完成网友提出的任务。以往真人秀是把明星还原为普通人,而《约吧!大明星》则是让明星为普通人服务。谢涤葵认为,在这档节目里“明星们就生活在普通人的日常里。”
  既然是“生活”,就要完全抛掉表演过程,看明星真实的自然反映。《约吧,大明星》的拍摄过程“真正实现了无剧本、无台词”。在谢涤葵看来,这种放任记录、完全不可控的操作,才是普通人生活状态的真实还原,才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感。
  第一集节目中,当摄制组和乔装后的明星出现在北京地铁时,突然被地铁安保人员阻拦,拍摄不得不中断,因此节目出现了30秒的黑屏,这正是纯纪录的表现方式。晃动的镜头画面、间或出现的黑屏,使得这档真人秀变成了一种介于节目和纪录片之间的产品,而做新闻出身的谢涤葵,也把网络综艺的风格回归到了他最初工作的本真。
  节目组介绍,不同于其他公共场合拍摄的真人秀,《约吧,大明星》不会提前跟任何拍摄场地打招呼,在闹市区拍摄也不会拉起警戒线,安排大批保安为明星保驾护航。也因此,在节目拍摄过程中曾面临很多突发状况和困难。
  除了真实感外,网络综艺的“网感”还表现在节目的进程节奏上。谢涤葵说:“网综的体量不如电视节目大,每集需要控制在40分钟左右,因此要求以快节奏、密集的笑点来吸引观众。”
  在45分钟紧凑的《约吧,大明星》中,涵盖了各种网络用户喜欢的语言表述风格,密集的笑点,明星在普通人中真实自然的反应,采用实时互动方式解决普通人的的烦恼并助其达成心愿……这许多方面的综合作用,才实现了这档节目鲜活生动的网络气质。
  《RUN,看你往哪跑》 :实时直播 全民参与
  《RUN,看你往哪儿跑》是另一档腾讯视频出品的网络自制综艺,由易骅团队打造,节目模式引进自瑞典。这更是一档将“实时直播+全民参与”融于一体的大型网综,二季度腾讯视频独家上线。
  易骅介绍,“做节目最怕的就是自己做、自己嗨。近三年,我们团队积累了直播式竞赛类真人秀的拍摄经验,《RUN,看你往哪儿跑》是在现有经验基础上的升级。我总结它的特点是‘在紧张节奏下的态人生、严密逻辑下的明星拷打’。节目有两大看点,一是在竞赛真人秀的紧张感中,充满了喜剧和喜感元素。另一个是引入互联网节目的特点,观众全程参与直播和互动。”据悉,每一期节目录制时长为6个小时,节目没有NG,不会停机。节目中明星和素人选手分为两队,由明星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抓捕”素人。而观众将作为节目的“线人”全程参与,成为节目中一个看不见的“推手”。观众可以为明星提供线索,也可以为素人提供线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上演“无间道”。这种不断的跑路和抓捕,将选在十个城市中展开。
  不同于传统电视节目“我播你看”的全新样态,是这档节目“网感”的最大特质。“整个追捕过程会在平台上直播并跟网友实时互动,节目应验了游戏模式和互动感,可以看成是一个全程的真人扮演游戏。追捕过程中要完成各种烧脑任务,分分钟都在拷打明星的智商。在这个过程中,明星也好、素人也好、网友也好,其实就是在共同参与游戏,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的那个角色。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希望网友能够玩到嗨。”易骅表示。
其他文献
2016中国-俄罗斯电影节举行  日前,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俄罗斯文化部联合举办的中国-俄罗斯电影节分别在北京和西安举行。电影节期间展映了《冠军:更快、更高、更强》《幽灵》《挪威人》等7部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体现当代俄罗斯电影艺术和制作水平的影片。  影片《来去无踪》制片人、编剧、男主演伊万·卡皮托诺夫,《绿色轿车》导演奥列格·阿萨杜林,《翻译》编剧男演员尼古拉·科夫巴斯等主创人员作为俄罗斯电
期刊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名单,6档电视节目和1档广播节目入选。  央视两档节目入选,分别为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和专题报道栏目《走遍中国》。另外5档节目分别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两会”特别节目《直通北上广》、北京卫视文化展示真人秀《传承者》、辽宁卫视“新闻TED”《有请主角儿》、浙江卫视竞技体育真人秀《来吧!冠军》、上海东方卫视女性才艺真人秀《妈妈咪呀
期刊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扎实推进各领域创新创优工作。  一是以内容创新推动“内容生产和创新开发中心”建设。重点打造首部定制剧《国家行动》;成立鹿鸣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制作一批影视项目;强化布局“熊猫+”和“大头+”两条内容产业链;全力打造大型科学挑战类节目《加油!向未来》、自主创作项目《中国,我们的故事》、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  二是以经营创新推动“产业经营和效益增长中心”建设。联合策划举办奥运项
期刊
《咱们穿越吧》第二季开机,第二届“中国模式日”进入最后筹备阶段,《音乐大师课》“公益演唱会”就在眼前,《超人来了》运动达人选角启动……作为世熙传媒的掌舵者,刘熙晨需要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把关。即使是员工眼中的“能量者”,忙起来也有脑子短路的时候。开始采访前,刘熙晨希望给他片刻脑回路的时间。  从模式引进到节目制作,再到产业链搭建,刘熙晨定义如今的世熙传媒为“一家内容公司”,“如果大家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
期刊
安徽广电集团积极推动广电产业走出去。  一是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携4K超高清纪录片《文房四宝》分别亮相法国戛纳电视节和釜山国际影视节目展,并与香港、日本、韩国BG-MC、A+E美国电视网络、LGI、全球创世纪集团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  二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周边国家经贸合作。以商品及节目交换为突破口,将中国优质的商品推向泰国;将泰国优质商品引入中国,开展跨境商贸合作。  三是引进国(境)
期刊
6月15日,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举办了名为“电影院未来·未来电影院”的论坛。本次论坛聚焦中国电影院线的经营、管理,邀请到了大地电影院线总经理方斌,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思远影业公司总裁吴思远,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曾茂军,就行业热点展开讨论,直面当下展望未来。  院线电商平台PK在线购票网站  曾茂军(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影
期刊
近年来,受中国电影市场快速扩容、电影产业化程度日益提高,以及中国资本活跃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外电影产业的合作一直备受关注。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产业战略研究所最近发布的“中国电影产业指数(2016)”显示,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市场将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1名。中国电影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性逐年提升,2016年年初,中美合拍动画电影《功夫熊猫3》为了赶上中国的春节档调整了全球上映计划;到了6月,为了抢
期刊
50位中外顶尖嘉宾,27场密集专业论坛,聚焦“素人真人秀失败的N个原因”“模式提案如何另辟蹊径”“拿什么保护你的模式版权”“剧本类模式”“VR如何创新内容生产”等行业热门话题  “模式引进和输出不单是一次交易,更是构建了国际视野下电视人的创新机会。”2015年第一届“中国模式日”上,BBC模式创意总监凯特·菲利普斯如是说。  今年6月5日-6日,由上海电视节组委会和世熙传媒联合打造的第二届“中国模
期刊
6月15日,上海国际电视电影节期间,“百亿票房身后最动听的推手——中国电影音乐新业态高峰论坛”主题会议举办。此次参与高峰论坛的专家包括无限自在文化董事长朱玮杰、音乐营销专家高航、导演潘安子、滚石唱片总经理段钟潭、音乐制作人赵英俊以及亚洲星光娱乐CEO马乐等人。本次论坛聚焦电影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和营销新举措,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两个世界”的沟通  《老炮儿》演唱会主办方、亚洲星光娱乐CEO马乐: 
期刊
6月12日,第十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与资本:相爱不相杀”论坛举行。去年中国电影市场440亿元票房,今年直逼世界第一市场北美。众嘉宾都认为,这个成绩背后,资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肯定资本力量的同时,与会嘉宾还围绕电影和资本的关系,当下市场是否存在泡沫,资本将给未来的电影市场带去哪些机遇与挑战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泡沫论是伪命题  阿里影业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张强不认同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