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几种方式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还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有对提问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几种方式:
  一是激趣性的提问。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以创造愉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提出“怎样才能找到圆心”的问题,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体会,积极思维;有的认为折叠的方法可以找到圆心,有的认为用尺子量能找到圆心,有的认为用绳子比划可以找到圆心等等。学生兴趣很高,这里虽然教师只提了一个问题,学生就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体会。看似闲言碎语的三两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
  二是启发性提问。每一堂数学课,教师都会提出大量的数学问题,提的问题不要过于简单,要不断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一位教师在教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接着逐个提问: “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那个呢?”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完同样的内容后,则设计了这样的提问: “一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前一位教师提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可不假思索地随口答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后一位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理解“无论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如何变化,内角和总是180°”这一结论。
  三是重点处提问。“小数除以小数”这节课,它的教学重点应放在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的处理上,至于多位数除法和小数除以整数都是旧知识,应放在次要地位。如果教师在如何试商、如何计算上反复提问,这样既冲淡了主题,又使学生抓不住课的重点,导致学生对新课印象淡薄。因此这节课要突出这样的训练:已知86.4÷36=2.4,口算8.64÷3.6;0.864÷0.36=86.4÷3.6。当学生回答出8.64÷3.6=2.4时,教师追问:“你是怎样口算的?”这样的提问就突出了重点,真正问到了点子上,能够加深学生对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的理解。
  课堂教学提问要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要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问。总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问在疑处,点在惑时,以达到引发认知兴趣、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作者单位:江西省峡江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孙恭伟
其他文献
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往往要借助于情境,借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或者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使学生内心产生共鸣,并通过歌唱、舞蹈、乐器、表演、游戏等形式将它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兴趣,达到学习目的。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和一种积极心态走进音乐课,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上愉悦的殿堂。  一、利用再现融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发展。新的体育教学观提出了体育课应是开放、情感、能动、激励评价的课堂。体育教师应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创造个体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每个孩子视为一个创造的个体给予他们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广阔空间,并对学生萌发的创造欲望给予很好的保护。  例如一堂跳绳课,就有三种不同的教法。第一种教师示范,然后以示范
体育考生是高中生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如何利用有利时机,科学地对他们进行教育,特别是调动这个群体中各个体内的积极因素,值得我们广大体育教师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学校、学生家长对“体育”两字都有了更深的理解,越来越重视高考体育考试、报考体育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人数逐年递增,所以竞争非常激烈。如何训练好体育考生,体育教练员均有自己的一套,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人从事高考体育训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