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中国私募基金的神秘面纱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iyigj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些没有名分,也不需要名分的群体。他们深居简出,无须阳光普照,于激情中不经意间在世人面前成就了一个迅速壮大的现实——他们操控的巨额财富,已达万亿元。尽管合法化问题迟迟没有解决,但私募基金,这支隐藏在“水面下”的投资力量,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活跃异常。
  
  K线之间寻路
  2007年,中国股市上出现了一个“最牛散户”刘芳,这位从前并不知名的人物,以半年净赚上亿元的战绩一时成为中国散户的偶像,那高得离谱的收益率令人跌破眼镜,当然众人更关注藏在他背后的那只神秘的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个神秘的机构,它们名不见经传,却又经常做出一些惊人的举动。所谓私募基金,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它是通过非公开的方式向特定投资者、机构与个人募集资金,按投资方和管理方协商回报进行投资理财的基金产品。它们有时隐藏于经济现象的表面之下,有时候又以高额的收益率挑动股市大幅波动。私募基金经理人低调沉默,处事神秘,他们面对的客户都是融资额上百万的富豪,他们往往一个人就控制数亿的资金。没有过多的投资限制和政策阻碍,他们游走于各种股票之间。若是吸纳大量股票并长期持有,他们就是“庄家”;若是大举侵入,抬高股价,他们就是“主力”。股市江湖中,如果说公募基金是各大门派,私募基金就是亦正亦邪的大侠。
  私募,注定是一个有争议的融资行为;私募基金,注定是游走于资本市场的野战军。
  私募基金在中国大地上风雨兼程走了20多年,其中的坎坷自不待言,因为私募基金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在躲躲闪闪中生存,但是,一直处于“地下”状态的私募基金性质的机构正日益增多,这种完全因市场需求而爆发的生命力令人侧目。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私募基金正在以一个前所未有的势头飞速发展。也由于私募基金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一直处于地下状态,所以至今没有一份准确的中国私募基金规模与总量的资料数据。有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国内A股市场的私募基金规模与公募基金大体相当,约在1万亿元左右,且仍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我国私募基金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雏形是以政府为主导,主要为高科技企业融资的风险投资基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非正规私募基金发展迅速,先期进行风险投资的公司也有相当部分转为私募证券基金。2006年以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趋向活跃。几年的熊市的洗礼,使得我国北方的私募基金损失惨重,而江浙一带、深圳、上海、广东还囤积了大量的游资,在行情渐起之时“重出江湖”,成为了中国私募业的核心地带,于是形成目前私募基金“南强北弱”的格局。
  私募基金是一个高门槛的理财行为,也是富人们的“游戏”。目前来看,市场环境以及日渐规范的监管措施使大量社会游资对证券市场望而却步,而私募基金正在吸引这部分资金的目光。
  “参与的资金量一般在100万元以上。太小的资金比较麻烦,而且还容易走漏消息。除了发行信托,普通私募方面,我们的客户主要是一些民营企业家。但是,即使是再有钱,如果不通过朋友的介绍,我们也绝对不会去接触。有中间人就另当别论了。但是,朋友的信用是不可或缺的。除了一些有钱无处投资的‘朋友’之外,将房产甚至利用企业去典当或者信贷,然后交给我们投资的也大有人在,但是潜在的危险显而易见,所以我们也避免接触。”山西全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平说。
  徐平认为,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在操作上更讲究实战性。原因在于,私募基金的利润来源是盈利后的分成,是要将账面盈利转换成“真金白银”的,而公募基金的利润来源主要是管理费收入,无论基金净值如何,都是“旱涝保收”的。
  就在一年以前,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的离职还可能被大炒特炒,而现在,业内对基金公司投资经理的离职已经淡然。从2006年开始,伴随着公募基金扩大和私募基金的张扬,从公募转投私募的名单在不断拉长:肖华、江晖、吕俊、李学文、王贵文、李华……此外更不用说大量的券商研究人员。大量的正规军涌入私募,私募信托发行迎来了高峰。
  在单边牛市上,公募基金因其研究能力和资金实力而明显占据上风。但在震荡市抑或是熊市中,私募基金的实力往往会显现出来。长期来看,私募战胜公募并非没有可能。
  然而,亦有投资者称,私募把自己吹得神乎其神,业绩却总是上不去,不能总用价值投资搪塞投资者吧,多长时间才能给人们一个好的交代?
  
  软肋
  山西全晋投资私募经理人宋立认为:“中国私募基金的悲哀不在于名分不对,也不在于政策缺失,而在于投资意识的扭曲。这种扭曲有先天性的因素,更多的是因为伴随着中国股市成长的过程而产生的短视行为。”
  私募一般收取盈利的20%到30%之间的提成,其中的暴利不言而喻。只要能获利,投资渠道就选在那里,也就是说市场上只要有漏洞,就会被加以利用。而私募基金发展的软肋也即在此。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但随着国外私募的入侵和股市的快速发展,私募基金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支市场“掮客”翻云覆雨,黑色交易也愈演愈烈。
  宋立认为:“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个半开放、低效能的市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获得相同的信息,有内部消息的人就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而这些内部消息远不是散户所能掌握的,除了顶梁柱公募基金以外,市场上最大的力量就是私募基金了,所以一些私募必然能够利用信息不对称大赚一笔。”也因此,散户股民听闻私募就深恶痛绝,因为私募的存在,往往让他们在最后几个月将赚了一年的钱赔得血本无归。内幕交易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市场的漏洞跟市场的发展情况正相关,作为一个低效能市场,漏洞的产生是必然的,内幕交易的产生也是必然的。关键是严格的监管和合理的立法。不少私募基金的职业经理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出台《基金法》,让这部分热钱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政策的监督。使私募基金由地下金融形态转变为地上金融形态,也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然,立法只是一个原则上的规范,私募基金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自身的投资观念和市场认知,现在全球的私募基金总量超过了10万亿美元,成为重要的金融服务内容之一。国外私募业的发展呈现投资多元化的趋势而且机构繁多,包括私人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顾问公司等。特别是随着国际上金融混业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的金融控股公司(集团)都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私募基金的特点决定了其对象必须得是成熟的合格的投资者,因为只有这样的投资者,才能承受私募基金的风险。
  政府对私募基金的监管相对较松,但并非放任自流。在中国,私募业的构成形态主要有合资公司,以出资额为公司股份共同构成私募基金,然后交于专业理财公司操作;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服务于一些高端客户,以收益体成为主要经济来源等。从投资方式来看,中国的私募业以证券市场为主要投资方向,这得益于近几年中国股市的飞速发展,这为私募基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但是相对于国外私募来说,国内的投资渠道显然过于狭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证券市场的不规范行为可以让一部分人获得高额收益,高额收益又会促使一部分人去挖掘获得超额收益的方法,这对金融的长久稳定是不利的。其次是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的市场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在高科技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扶持和投入不够,影响了游资进入这些行业的信心,特别是私募基金这一支生力军,更加不会冒巨大风险大规模进军这些行业。而缺少股权投资是因为国家对于企业的监测力度不够,从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让大部分私募基金望而却步。再次是因为证券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单一,由于目前我国股指期货尚未推出,期权投资也没有完全兴起,导致对冲基金发展缓慢,私募基金的非系统风险不能有效化解,让很大一部分私募都生存于“小打小闹”中。
  
  规范信托
  由于还没有完善的私募基金法律框架,内地现有私募基金只能通过信托等形式进行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为我国私募业的半公开化提供了保证。尽管目前我国《信托法》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但对私募基金的发展影响巨大。在《信托法》出台之前,由于私募一直处于一个地下的、凭借商业信用和个人投资收益能力而存在的状态,这其中信用风险是巨大的。不管是已经入狱的“带头大哥777”,还是那些许诺高额回报或保底的“骗子基金”,都印证了这一点。而信托的规范让那些有能力的私募可以公开登上舞台,保管方和管理方的分离保证了资金安全,也为私募基金的扩大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目前国内有50多家正规信托公司在为私募基金提供发行信托服务,从长远看能够发行信托的私募基金必然会向阳光化发展,其投资理财过程的公开化会使这一部分私募变成走在台前的主流。这些私募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逐渐走向风险投资领域和股权投资领域。
  而对于那些没有发行信托能力的私募来说,未来投资形式要比信托灵活,尽管不能完全“招安”这些游资,但其对于市场的平衡却大有好处,在私募发展的这几年里,中国经济正在以一个飞快的速度前进,各式各样的私募出现是一个正常现象,他们从市场不均衡中套利让经济体趋于均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令人欣喜的是,在内地QDII(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陆续启动海外投资之旅前,另一支此前不太为市场所关注的私募力量已作为先锋部队“抢滩”香港,开始建立内地团队主导的国际私募基金。
  分析人士认为,内地的私募基金迟早要走出去,但内地市场的庞大空间最终仍会吸引这些基金回来,并促进内地私募的发展,这或许正是中国私募发展的独特路径选择。
  这些拥有海外运作经验基金的回归,或许意味着内地私募行业的竞争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在一波大浪淘沙之后,那些具有成熟运作模式和管理团队的公司,将可能组建我国的私募航母。
其他文献
【摘 要】格式合同的产生与发展是合同法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和特征,格式合同被广泛的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格式合同在得到普遍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法律和实际问题。学者们开始关注格式合同,使得国内对格式合同的研究和立法日益增多,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攀升,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定,初中数学的教学任务不仅n是让初中生能够学会数学基本知识,还要培养初中生的数形结
在信息化时代,素质教育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们分析高中教育现状可以知道,目前的高中教学过于关注学生技n能与知识的培养,对其创造力的培养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势,这与当
随着AT、DSG、CVT装车率升高,自动挡车辆的维护保养问题凸显。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自动变速器检修典型工作任n务,在《自动变速器检修》课程基础上,基于行动过程系统化,配套开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花花馍@贺荣敏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Flowers 馍 @ He
期刊
随着我国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数学属于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n科,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将现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