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设计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ia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九义”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理解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时光的匆匆与稍纵即逝。
  2.理解文中难懂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倾听时钟的“嘀嗒”声,感受时间在飞逝。
  2.教师在时钟的“嘀嗒”声中朗诵《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到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1)注意“涔、潸”的读音。(2)引导学生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
  4.指导学生朗读自己感到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地方值得我们细细地读,细细地品,细细地思考,用笔画一画,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都可以。
  (一)从词语入手感受时光匆匆。
  1.找出“逃去如飞”、“一去不复返”等形容时间匆匆而去的词语,说说你感受到什么?
  2.把这些词语放回句子中再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绪。
  (二)从句段入手感受时光匆匆。
  作者反复追问:“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看课文,找出这些“追问”在哪几个自然段中。(第1自然段和第4、5自然段。)
  板块A:感受对时光流逝的追问。(精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理解要点:①以比喻的方式提出问题,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②四个问句表达了作者面对时光逝去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③体会作者写这些话时的心情,并把自己的感受融入课文朗读。
  2.补充资料:林清玄写的《和时间赛跑》中父子俩的一番对话: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师生对话。说说去年的你和现在的你相比,有哪些变化。
  3.再读第1自然段,感受时光的匆匆,体会文字的美。
  板块B:感受对生命的追问。(精读第4、5自然段。)
  1.自由读第4、5自然段,找出描写“我”几次追问的句子。
  2.读读每一次追问。
  3.引读“我”作出回答的前两次追问。
  4.试着回答文中未回答的四次追问。如: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生才算没有虚度,才算没白白地在这世界上走一遭?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引导学生既要谈名人、伟人的事迹,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
  5.出示有关朱自清的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走一遭?(联系朱自清写作本文时的年龄和一生的成就来感受体会)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他自责、焦闷、痛悔的感情呢?
  板块C:从对时光的追问到对生命的追问。(略读第2、3自然段。)
  作者对时光流逝的追问自始至终,如果说课文每一自然段是对世间万物的外部追问,那么课文最后两段则是对自身生命的内部追问。由对世间万事的追问到对自身生命的内部追问,这中间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呢?(学习第2、3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品析比喻句。
  2.学习第3自然段。①认识时光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流逝的。②体会写法:a.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时间是怎样匆匆地从身边溜走的。b.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情,具体描写时间的流逝。③读出时间流逝的匆匆和永不停息。
  四、读写结合,仿写练笔
  1.朱自清的时间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饭的时候过去了。那么,你们的时间又是怎样从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呢?请大家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也抓住自己身边的小事,赋予时间以生命,写明时间怎样从你的身边流逝的,表达出你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2.学生自由仿写练笔。(参考句式:……的时候,时间……)
  3.学生写完后,朗读交流,师生及时评价。
  五、拓展交流,抒发感受
  1.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把你搜集的名言警句与同学交流。
  2.出示名言警句,学生朗读。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世成蹉跎。
  3.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告诉我们什么?
  4.出示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一段话,全班齐读:
  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作者单位 云南师大附小
  ◇责任编辑:罗申◇
其他文献
你是否可以走远,取决于你身边的人是谁。人人都能不断进步,但没有人可以达到完美,而你率领的团队则必须胜利。    有这样一段话,形象地展示了高绩效组织中的不同角色的功用:  创新者首先提出观点,他们倾向于“出点子”。  信息者及时提供支持“没错,某企业因这样做而获得成功”。  实干者开始运筹计划:如何具体落实?  推进者性急,“那还等什么?散会后赶紧去实施吧!”  协调者在想谁来干更合适?  监督者
“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是由美国能源部发起的两年一届的国际性赛事,大赛要求所有参赛作品所需能源必须完全由太阳能供应。 The Solar Decathlon Contest is a biennial int
上海市居住区建设研究是上海市建设委员会下达的“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之一.项目的研究范围是对特大城市—上海1300万人民的居住环境建设进行研究.它涉及居住区的科学涵义;居
近几年重大药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由药品质量问题引发的侵权事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药品侵权具有主体不平等性和关系复杂性的特殊性,所以追究其责任不应仅考虑民法的填补性
虽然近期美国媒体充斥着对中国产品的负面报道,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日益紧密的国际分工协作正使更多的美国消费者逐渐淡化了商品的产地概念。记者近日在纽约一个大型购物场所
【简介】新亚欧大陆桥又叫第二亚欧大陆桥,从中国东海岸的连云港和日照港等沿海港口到欧洲西海岸荷兰鹿特丹。新亚欧大陆桥全长10870公里,在中国境内长4131公里,贯穿东、中、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就必须通过交往来发展自身。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展开的,教育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没有师生关系的交互
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环境的设计应该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努力实现对学生智力、体力、情感、态度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 Under the concept of the
在普遍通涨的压迫下,竞争的加剧,将使中国企业进入一个寡头时代。在完全竞争领域,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寡头时代已然来临    最为典型的是连锁经营行业。  早在几年前,家电连锁即从群雄并立时代过渡到了霸主时代。随着去年国美收购永乐,今年也风传苏宁即将收购大中,未来家电连锁行业将形成双雄对立甚至是一家独大的局面。目前,仅国美与苏宁两家在大城市的份额加起来,就已经超越75%,行业力量惊人地集中。  
在较为复杂的英语句子中,经常会有插入成分的出现。常见的插入成分有着共同的构成方式和使用特点。笔者拟对其作一简要介绍,供大家学习时参考。一、结构形式一般的插入结构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