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问题的解题思路浅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i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课学科中,遗传定律最为其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其“灵活掌握遗传定律的推导”要求具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对于遗传定律的理解、推导也是高考重点题型之一,分值占比相对较高。因此,生物课程中关于遗传定律的高质量教学是教学工作者所关心的重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高中生物;遗传定律;解题思路
  随着生物科技不断发展,对生物学人才的需求也在大大增加中,同时对遗传学方向的重视也在不断强化中,间接推动了生物教育中遗传学科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高考生物考卷部分的分值得知,遗传定律部分分值占比相对较大,学生对此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也需要不断强化。但是,遗传定律的知识对学生而言,要充分对其理解掌握,并分析推导遗传发生情况具有一定难度,直接导致遗传定律的卷面上通常得分情况不如人意。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三点主要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在遗传定律学习过程中的难度。
  一、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每个学科学习基础,它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解题效率的提高。生物学科的学习同样如此,只有牢固掌握遗传定律的基础知识,才能有效促进解题能力、效率的提高发展。在遗传定律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定律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先充分说明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和结论,通过此解决学生对配子的规律性内容做全面理解与掌握,再由此实验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遗传实验过程细节以及最终指向的性状与配子随机结合的关系;二是帮助学生利用遗传定律的分析方法应用到实际解题中。
  另外,教师还需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遗传方式的不同特点,此特点主要可体现为以下三点:第一点是关于Y染色体,假设Y染色体上携带致病基因,那么其对应的个体就会出现致病性状。因此,直系血亲中的女性群体不会出现致病性状,男性群体则会表现出致病性状。第二点是显隐遗传的对比。显性遗传的发病率相对隐性遗传要高,同时发生代代遗传的可能性较高。但是,具有显性病症的双亲也能够繁育出无病症的后代。第三点是常染色体与伴性染色体的遗传。男女发病率相等的情况下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伴性染色体遗传的男女患者比率有所不同。以上为高中生物遗传定律的基础知识,學生需要对其进行清晰的分辨理解,扎实理论基础,才能在解题过程中实现高效准确,同时也能够帮助自身实现举一反三的解题技能。
  二、明确解题思路
  面对遗传定律的应用题型时,大部分学生会表现出毫无头绪,不知道以哪方面知识作为解题切入点。此疑惑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解题思路的不清晰导致,在解题思路不清晰的情况下难以找到突破点进行解题。基于此情况,教师除了帮助学生对遗传定律的基础知识进行充分理解掌握,也要进行题解思路的教导与引导,帮助形成一套完整解题思路,能够灵活应对遗传定律的相关题目,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性。
  以遗传定律中典型性题目为例,教师需先引导学生分辨题目中的遗传类别。若男性患者的后代并没有遗传到致病基因,则可排除伴Y遗传的可能,假若男性患者的后代遗传到致病基因,其可能为伴Y遗传。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征便是患者与母亲患病性状相同,因此具有较为明显的分辨条件。另外,对于常染色体遗传和伴X遗传的分辨上,假设致病基因的遗传规律与X染色体遗传特点不相吻合,则可推断致病遗传属于常染色体遗传。最后,学生需要对致病基因的基因型进行推断,才能准确地进行遗传概率的计算。
  三、强化教学训练
  在遗传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借助练习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解题方式的灵活运用。教师可以在关于相对性状的解题练习中,引导学生借助基因的组合规律来进行解题练习,具体方式的使用上有棋盘法和分枝法两种。
  针对遗传定律中的具体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逐一击破,才能有效地提升解题能力。学生在进行强化练习过程中,需要先清晰认识到自身薄弱之处,而不是盲目地进行习题训练。无头苍蝇般的题海训练效果是不如人意的,不仅会造成时间的严重浪费,也会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削弱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度。因此,针对性的训练才是提升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学生在进行强化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其训练必须与上述两环节,即基础知识与解题思路的结合。部分同学在进行练习过程中会令自身陷入一个相对迷茫的状态,即使能够分析出一道题的解法思路,但是当转换一个形式后便会出现不解的情况,难以实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此情况的造成主要是由于训练作业并没有与基础知点以及解题思路的训练相结合进行,而是一味做题。因此学生在进行做题训练时,需要时刻关注该题目背后的支撑知识点,以及梳理解题思路,形成一套可推导的解题思想,从而实现解题能力的高质量提升。
  遗传定律作为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同时在卷面分值上也占有较大的比重,直接影响了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效果。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对学生遗传定律的学习进行有效指导,进而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与准确性。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强化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理解,只有对基础性知识有充分掌握后,才能更好地实现对题目的灵活理解。同时,学生还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解题思路的训练,清晰遗传定律解题的惯用步骤。并不断强化对遗传定律的练习,熟能生巧下提高与此内容相关的题目类型,保证生物学科的得分率。
  参考文献:
  [1]江宜博.高中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方法及命题研究[J].考试周刊,2011,40:7-9.
  [2]梁林凤.高中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方法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09:76-77.
  [3]钟治通.高中生物遗传学试题的解题方法及命题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5:97.
  [4]李新华.基于高中生物遗传规律题解题论述[J].中学生理科应试,2016,07:54-55.
  [5]姜小波.试论高中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方法及命题[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4,11:81.
  [6]葛冲.高中生物学案设计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要:牛顿力学属于经典力学的范畴,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通常将需要研究的物体看作质点,然后对质点进行受力分析讨论物体的受力状态以及运动状态。牛顿力学从形成到逐渐完善,影响了广大人民的观念,人们使用另一种严谨科学的观念看待世界,探索大自然。牛顿力学具有其广泛性也有其局限性,跟所有物理研究的方式极其类似的是,牛顿力学在实际考虑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有选择地排除物理因素的干扰。文章以高中生视角对牛顿力学知
摘要:古代文化常识的高考复习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归纳整理,建构网络;二是准确解析,深化延展;三是突出重点,细心推敲。  关键词:古代文化常识;整理;解析;延展;重点;推敲  2015年高考,两套全国卷均在文言文板块单独设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Ⅰ卷考查了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Ⅱ卷考查了名字、谥号、嗣位、诣阙。2016年高考,三套全国卷延续了对古代文化常识单独命题的思路,Ⅰ卷考查了首相、建储、有司
李艷晶
摘要:随着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和发展,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得到了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要点的深入理解,因此,化学教师要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去,明确化学教学目标,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让整个化学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轻松和谐,有利于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实践在化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