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中长期融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制造业 民营企业 中长期融资 经济增长
  一、引言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趋势发展的根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制造业是全球经济波动、调整与再平衡期间各国抢占战略制高点的重要领域(李玮等,201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加速腾飞,中国成为“全球化赢家”。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刘易斯拐点,资源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现阶段聚焦国内经济痛点、重新拉动经济引擎至关重要,而中国制造业的二次高质量发展,是进一步为市场注入活力的关键,也是当前促增长、稳就业、稳投资的重要环节。
  在全球经济下行、各国经济摩擦加剧的后疫情时代下,制造业企业发展承压,融资约束问题突出。其中中长期融资约束将显著制约企业成长(李洁等,2016);而聚焦宏观层面,融资约束亦不利于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提升(吕越等,2016)。为企业注入流动性,成为盘活企业、赋予制造业活力以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9年730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样指出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2020年8月25日央行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推进会亦强调加大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因此,现阶段解决好制造业中长期融资问题是助力经济企稳、加速经济复苏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制造业融资痛点分析
  制造业要求以充足资金保证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但中长期融资阻塞致使制造业企业无法获取足够资金维持企业运行,其中制造业自身发展困境为影响中长期融资的根本原因,而外在冲击则为企业中长期融资的直接挑战。
  (一)制造业自身困境问题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及逐步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给制造业带来严重冲击,市场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悲观预期加大制造业企业经营压力,尤其是外贸制造企业,受关税、汇率波动以及外需不足影响,部分进口产品(包括原材料、中间品)成本增加,而成本控制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与能否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要素。增加的成本与萎缩的需求不断恶化企业资产负债表,影响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融资。此外,制造业融资能力与企业自身相关,如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规模、偿债能力、发展潜力同企业的信贷融资能力呈正相关(王邱,2014),而制造业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其规模小、资源驱动、盈利能力弱的特点为融资带来阻碍。而对于新兴制造业而言,其技术研发期的巨大资金需求与企业的低存活率同样为其进行中长期融资带来巨大阻碍。
  (二)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融资外在挑战
  制造业自身困境是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融资的重要阻碍,而金融市场流动性分层等外在因素同樣制约制造业企业融资。现阶段金融机构融资能力分层、融资对象分层与融资期限的选择性偏倚对中小企业为主的制造业造成强烈冲击。
  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的较高标准以及对于较高风险的中长期贷款的严格把控无疑增加了制造业企业融资难度。因其自身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存异,金融体系对融资对象选择存在较强主观性,表现为国有银行优先选择中大型优质制造业企业;而农商行与城商行对信用风险相对较高的中小微制造业企业的被动贷款选择无疑增加机构坏账风险恶性循环的可能性,因此中小微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融资难度不断增加,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依托银行业绩压力与企业规模优势更易获取资金,激化流动性于银行间与企业间分层,进而衍生出的横向、纵向银企关系,逐步增加我国制造业融资压力(杨毅、颜白鹭,2012)。而现阶段社会整体信贷余额、社会融资规模呈下降趋势(如图1),随市场风险偏好不断下降,相比中长期贷款,流动性更强、风险更小的短期贷款为金融机构优先选择(如图2),短期贷款波动上升。故随企业中长期融资难度增加,制造业企业经营活力下降迫使中国经济增长压力不断提升。
  三、以山东省经济为视角的进一步分析
  山东省制造业以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为支柱,而新兴制造业企业的技术研发缺乏中长期资金支撑,企业发展受限,新动能难以弥补旧动能的经济贡献缺口,无力支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金芳等,2020)。自2012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山东省经济增速开始逐步放缓。
  (一)山东省经济活力分析
  山东省作为中国东部的经济大省,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05年,江苏GDP快速上升至18598.69亿元,首超山东,跃居全国第二。而截至2019年,广东省GDP为107986.9亿元,江苏省GDP为98656.8亿元,山东GDP为70540.5亿元,三省经济水平位居国内前三,然而山东经济水平与广东、江苏省相比,已落入第二梯队。
  山东省经济发展强依赖于省内国有企业,以传统高污染、高耗能制造业为主(汪一,2020),以传统制造业为经济支柱产业而新兴制造业发展滞缓的经济模式不足以支撑山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金芳等,2020),省间经济优势逐步丧失。上世纪80年代山东经济快速发展,但随国内经济加速转型,山东资源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短板问题突显,而广东、江苏省新兴制造业企业蓬勃发展,制造业加速升级,挖掘省内潜在消费需求,打开消费市场。2010年,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国有企业分别为11713家、7017家和8825家,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8.1%、5.6%和14.4%;私营企业分别为462575家、632068家和450110家;制造业企业分别为240121家、322605家和212151家。相比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或制造业企业基于市场主体角度已然成为相对薄弱环节,江苏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成为江苏省经济领先山东的重要影响因素。而2019年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国有企业分别有7418家、4220家和4091家;制造业企业数量为613236家、524675家和354725家。传统国有企业数量快速缩减,盈利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盈利能力大幅减弱(如图3),对山东经济贡献度快速下降;同时江广两省制造业市场主体数量远超山东省,制造业发展差异成为省间GDP增速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如图4)。   (二)山东省经济发展困境分析
  山东省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破解山东省制造业发展阻碍是山东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省内制造业发展与金融发展匹配程度低下,金融业对制造业发展支撑力度不足,横向制造业企业数量增加与纵向制造业技术研发、产业升级进程均受制于资金短缺与中长期融资压力。故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民营制造业企业的中长期融资约束成为限制山东省制造业发展与经济复苏的首要问题。
  然而,山东省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融资压力仍体现于省内融资对象分层与融资期限结构偏倚问题上,金融机构为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选择获取短期收益,同时重视轻资产的服务型企业而规避对制造业企业进行贷款投资。虽省内制造业企业表现出外源融资偏好,股权融资占比较高(王永欣,2017),但部分制造业企业无法经由上市发行股票直接融资,其发展又受限于不合理的融资期限结构与信用风险下不断缩窄的内源融资渠道,资金短缺压力不断增加。此外,省内存款余额增速快于贷款余额,资金于金融体系内空转成为金融机构的择优选择。制造业失活将成为山东省经济复苏的重要阻碍。
  四、制造业中长期融资对策研究
  为避免制造业企业因资金断流倒闭而加剧经济波动,现阶段加强对制造业企业,尤其是新兴中小微、民营制造业企业的中长期融资尤为必要。
  (一)加强制造业融资的基本制度建设
  建立贷款奖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制造业企业投放中长期信贷。如对发放制造业中长期信贷的商业银行可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而对向制造业企业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就其获取的利息与担保费收入免征收增值税;建立制造业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可由保险公司、财政部与银行共同出资设立制造业中长期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有效分摊银行与担保机构的贷款风险;建立制造业监管评价体系,将制造业企业贷款增速、中长期贷款余额等指标纳入考核,同时弱化银行绩效考核中对利润增长的要求,进而缓解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错配问题与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融资压力。
  (二)加强制造业融资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快速推进主板市场注册制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降低制造业上市门槛的同时也加强对企业质量的甄别筛选,督促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保证国家、各省经济稳慎发展。此外,推进涵盖民生及公共服务领域的自贸港与自贸区的建设,山东省可凭借狭长海岸线与优良港口优势,加强自贸港建设,充分利用海洋、港口资源吸引国外资金,为国内市场、省内市场注入新活力,亦部分缓解制造业企业资金短缺下的融资困境。
  (三)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引导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政府补贴力度,配置专项信贷规模,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为扩大制造业贷款投放提供政策支持。同时适当提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容忍度,主动调整信贷结构,提高金融机构对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放款积极性。此外,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金融机构应因地制宜按不同地域、不同需求实行差异化房贷政策,削减房地产市场对制造业融资份额的挤占效应,为制造业中长期融资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四)加强制造业中长期融资的金融工具创新
  积极推进制造业中长期融资金融工具创新,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针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制定定向贷款产品。同时简化贷款审批与贷款续期流程。金融机构在保证监管力度控制风险的同时,可提前进行续贷审批、循环贷款以及无还本续贷等操作,以变革流程的方式为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融资减压,缓解企业资金接续困难。
  (五)加强制造业企业自身发展与协调配合
  加速传统制造业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相结合,扶植新兴制造业、置换淘汰落后制造业(金芳等,2020),加速传统制造业企业向定制化、智能化迈进。而山东省应依托先进装备制造基础,发挥工业技术优势,并保证制造业企业向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此外,政府仍应注重国企、私企制造业协调配合,加强国企改革力度与国企、私企联动协调性,弱化金融机构资金配置分层与歧视性,为山东省经济复苏提供新动能,助力中国经济稳步发展。
  (六)发挥企业区域性优势
  制造业企业应充分利用區域优势,研发核心竞争产品;从区域结构至企业内部结构逐步调整,加速资本积累,缓解制造业企业资金短缺压力。而山东省可充分利用半岛蓝色经济区,凭借海洋技术优势,建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聚集区,加强海内外贸易关联紧密性,推进国内外制造业企业协同发展,从企业自身角度缓解中长期融资约束压力,重新盘活山东经济。
  五、结论
  制造业作为大国之钥,支撑国内经济发展。从2019年730会议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重点强调制造业中长期融资问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解决好制造业中长期融资问题都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复苏山东经济的关键。因此,应着重加强制造业中长期融资的基本制度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宏观政策与制造业企业内部优化发展相结合,可在降低融资门槛的同时,缓解企业资金短缺压力,保证制造业横向规模扩大与纵向产业升级同步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赋予新活力,对于山东经济的重新崛起,制造业复苏是新的契机。
其他文献
关键词:政治建设 思想再解放 高质量发展  当前内蒙古正处于发展跨越关口的攻关期和调整转型的关键期,面临的任务之重、困难之多前所未有,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宝贵机遇和利好因素。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入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开展“思想再解放、笃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部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十分必要,非常紧要。我们要务实学深悟透习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旅游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黑龙江省提出依托“两座金山银山”打造旅游强省的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是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词”。伊春市具有丰富的森林、冰雪等特色旅游资源,近年来伊春市将森林生态旅游业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业大力推进
期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2019”开幕之际,特别高兴与大家相聚一堂,在这里,我谨代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对各位嘉宾莅临参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此次论坛的轮值主席方——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以及7家协办单位,对本次论坛所做的精心筹备,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中俄、中蒙建交70周年,也是习近
期刊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沐浴下,在兄弟省区市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和辉煌成就。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文重点就70年来内蒙古在经济、社会民生和生态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予以概述。  关键词:沧桑巨变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内蒙古 辉煌成就  70年波澜壮阔,70年风雨历程,70年春华秋实,70年铸就辉煌。新中国成立70
期刊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工业发展硕果累累、成就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新路子,推动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现代工业经济新体系,开启内蒙古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期刊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各族人民在解决温饱之后不断提出了民生建设的新需求。内蒙古加大了民生建设的力度,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就业、收入、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入手,攻坚克难,加大惠民政策力度,在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持续取得辉煌成就,各族人民有了更多获得感。  关键词:民生 建设 成就  一、学有所教: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期刊
2020年,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
期刊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内外挑战,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何在?201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本要求和重大任务,并更具现实性、迫切性。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就是要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竞争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根本。缓解短期经济下行压力、释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9月18日的重要讲话,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将对黄河中上游重点省区之一的内蒙古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好水灾水害防御、大力推进黄河保护治理、严格管好水用好水,为黄河治理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和水资源支撑保障。  关键词:黄河 内蒙古 保护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9月18日的重要讲话,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
期刊
摘 要:中蒙俄经济走廊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部分,从中蒙俄三国地方经济合作形势发现,现有的两条通道不能满足西部地区与蒙俄之间的贸易需求,而西部地区具备和蒙俄深度合作的现实基础和广阔的前景。本文提出建设一条新的贸易通道,重点服务我国中西部、蒙俄沿线地方经济发展,最终形成亚洲南北大陆桥,并根据现有的区位条件提出“一轴两廊”的空间布局。  关键词:亚洲南北大陆桥 中蒙俄经济走廊 地方合作 新通道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