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黄河流域保护治理的对策建议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9月18日的重要讲话,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将对黄河中上游重点省区之一的内蒙古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好水灾水害防御、大力推进黄河保护治理、严格管好水用好水,为黄河治理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和水资源支撑保障。
  关键词:黄河  内蒙古  保护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9月18日的重要讲话,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黄河中上游重点省区之一的内蒙古,全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精神,抓好贯彻落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细化实化各项措施,扎实工作,切实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切实抓好水灾水害防御工作,力保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安全
  内蒙古境内黄河干流长843.5公里,占黄河总长的15.4%。黄河内蒙古段水灾频发,基本“五年一决口、二年一出险”,也曾多次发生大的水灾,这个教训必须记取。现在沿岸人口众多,经济较为发达,包头、临河等城市均位于河边,一旦发生大的水灾,后果不堪设想。虽然黄河干流的防洪工程体系初具规模,但黄河游荡性强、摆动频繁,堤防和河岸抗冲淘能力差,中小水也经常出险,特别是黄河凌汛突发性强,防御难度大,卡冰结坝后水位远超畅流期水位,极易造成溃堤等灾害;巴彦淖尔市临河至五原段为“悬河”,最高处河底高于地面约8米;大黑河等十余条重要支流还有较多无堤段。我们一定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推动实施黄河干流堤防巩固提升工程和险工险段治理,补齐支流堤防“短板”,加强现有6个蓄滞洪区运行调度和改造提升,争取新建科布尔分洪区,扎实做好每个年度防凌防汛工作,强化各水利工程的联合调度,发挥综合防洪防凌效益,力保黄河内蒙古段安澜。
  以减少入河泥沙为重点,大力推进黄河保护治理
  内蒙古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产沙区之一,其中十大孔兑最为严重。内蒙古黄河流域面积15.19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7.05万平方公里,已完成治理4.15万平方公里,分别占流域总数的19.1%、26%和19%。根据前些年研究,内蒙古年入黄泥沙量为1.8亿吨,约占流域总入黄泥沙11%;根据近期研究,入黄泥沙量大幅度减少,约减少了80%,内蒙古情况也大致如此。黄河沙患同样影响内蒙古,海勃湾水利枢纽运行了仅5年,已淤积泥沙1.5亿立方米,约占总库容的1/3,而且内蒙古亦有长达240公里的“悬河”。我们要围绕减少泥沙入河,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作用,减少人为干预,同时实施好各项保护和治理措施,继续推进淤地坝的实施并抓好管护,积极推进黄河十大孔兑治理及黄河多沙粗砂区集中来源区治理,实施一批河湖联通工程,配合有关部门推进水污染防治,努力使黄河水更清。
  严格管好水用好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
  内蒙古黄河流域水资源非常匮乏,考虑黄河分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约为全国及全区平均水平的40%,目前用水量已经接近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已经没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空间。内蒙古黄河分水58.6亿立方米,其中93%分配给了农业,河套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左右,低于其它引黄灌区10个百分点以上,同时也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现在沿黄地区已成为全区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但下一步发展用水矛盾十分突出,必须通过提高用水效率、优化用水结构来解决,只有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才能保障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要严格控制农业用水,不再新增引黄灌溉面积。要大做节水文章,以河套灌区现代化建设为抓手,大力节约农业用水。要积极推进水权转换,用好再生水,努力解决工业等用水指标问题。要严把用水关,对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坚决说不,将有限的水资源用到高质量发展项目上。
  加强工作协调和对接,推动重点保护治理项目立项和实施
  黄河的保护和治理最终要落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国家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战略,并将出台重要支持政策,水利部门要抓住机遇,推动一批重点难点问题解决,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实施。比如“八七”分水方案调整,内蒙古怎么去争取;黄河滩区约有1万居民,这个老大难问题怎么解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内蒙古和其他省区怎么去联合推动。还有鄂尔多斯杭锦旗河湖连通项目、巴彦淖尔市黄河故道乌梁素海补水通道工程、包头市小白河与昆都仑河河湖联通工程等,怎么去推动立项落地。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提前研究谋划,积极向水利部、黃河委汇报,做好政策对接、项目对接工作,在国家战略实施中充分反映内蒙古诉求。
  立足当前见行动,扎实推进黄河保护治理
  黄河保护治理关键在行动,我们要立足当前,抓好重点工作落实。要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并着手建立长效机制,今年年底前完成黄河干流和重要支流的划界工作。继续为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加快推进岱海应急生态补水工程的立项实施。抓好旱作梯田、淤地坝、清洁小流域等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推动流域生态持续好转。推进黄河水毁工程修复和中小河流治理,为防凌防汛打下坚实基础。积极配合发改委等部门做好规划和实施意见的编制工作,主动与沿黄盟市对接,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努力让黄河造福内蒙古各族人民。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总工程师)
   责任编辑:张莉莉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一前所未有的全新定位,为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工作開辟了全新视野;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必将对黄河中上游重点省区之一的内蒙古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促进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
期刊
关键词:夹心层 资源枯竭型城市 财源建设  一、“夹心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内涵  “夹心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曾因资源优势前期发展较快,但未取得技术优势,资源依赖程度高,产业较单一,当资源枯竭时,又不像贫困县市能得到国家强力扶持,使发展难以为继,财政特别困难的城市。  湖南省耒阳市是典型的“夹心层”资源枯竭型城市。它是湖南省最大的产煤基地,煤炭曾是耒阳的经济支柱,占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它又是全国1
期刊
关键词:政治建设 思想再解放 高质量发展  当前内蒙古正处于发展跨越关口的攻关期和调整转型的关键期,面临的任务之重、困难之多前所未有,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宝贵机遇和利好因素。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入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开展“思想再解放、笃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部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十分必要,非常紧要。我们要务实学深悟透习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旅游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黑龙江省提出依托“两座金山银山”打造旅游强省的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是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词”。伊春市具有丰富的森林、冰雪等特色旅游资源,近年来伊春市将森林生态旅游业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业大力推进
期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2019”开幕之际,特别高兴与大家相聚一堂,在这里,我谨代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对各位嘉宾莅临参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此次论坛的轮值主席方——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以及7家协办单位,对本次论坛所做的精心筹备,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中俄、中蒙建交70周年,也是习近
期刊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沐浴下,在兄弟省区市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和辉煌成就。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文重点就70年来内蒙古在经济、社会民生和生态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予以概述。  关键词:沧桑巨变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内蒙古 辉煌成就  70年波澜壮阔,70年风雨历程,70年春华秋实,70年铸就辉煌。新中国成立70
期刊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工业发展硕果累累、成就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新路子,推动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现代工业经济新体系,开启内蒙古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期刊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各族人民在解决温饱之后不断提出了民生建设的新需求。内蒙古加大了民生建设的力度,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就业、收入、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入手,攻坚克难,加大惠民政策力度,在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持续取得辉煌成就,各族人民有了更多获得感。  关键词:民生 建设 成就  一、学有所教: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期刊
2020年,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
期刊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内外挑战,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何在?201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本要求和重大任务,并更具现实性、迫切性。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就是要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竞争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根本。缓解短期经济下行压力、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