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教学实践综合研究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电影电视行业的发展,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影视制作、导演、表演等相关专业,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提出了一个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的办学宗旨。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于2006年开始招收第一届表演专业学生,至今为止已有共计十个班级近两百名学生。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具备强大的专业竞争力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总结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我们需要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摸索出更为科学的教学思路。
  一、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内容的调整
  (一)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结合
  在当今影视剧日趋繁荣的大背景下,影视剧为表演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因此,我们的表演本科教育也要顺应市场的需求,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出调整。戏剧表演是必须坚持的基础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戏剧舞台表演的魅力在于:表演的现场感、形象的直接可感、与观众的交流共鸣和表演的连贯性。作为影视演员,同样要重视对表演基本功的培养,同样要重视对人物的体验,对生活的观察,要强调从真实出发,从体验入手完成角色。戏剧表演训练内容是培养表演基本素质的有效途径,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在业界已达成共识,坚持戏剧表演的基础训练内容,这是一个前提。影视表演是一种“二度创作”,它的表现空间往往被多样化的、丰富的影像手段打乱,影视表演的难度在于表演过程中的非连贯性、与观众缺少实时交流、语言和肢体动作的分寸感把握等,影视演员在拍摄过程中难以检验自己的表演,这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影视表演在艺术表现手段和方式上的独特性,我们在教学大纲中增加了有针对性的影视表演训练内容—《镜头前表演》这一专门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类问题,比如:影视表演与舞台表演的异同、蒙太奇处理对表演的影响、影视剧的纪实性对表演的影响等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拓展教学内容,给学生更多的延伸方向
  一方面,增加姊妹艺术的训练课程,能够使表演系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门类知识,并掌握更多更全面的艺术才能和专业技能,这既符合艺术类学生专业培养的综合性要求,也将有力地拓展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之外的发展可能性;另一方面,就当前演艺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业内竞争日益激烈,观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编导、策划创意、制作、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播音与主持等多才艺技能,将越来越成为一个优秀的表演人才所必备的艺术素养和能力。我院在梳理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也充分论证了这一点,从06级表演班开始就陆续补充了播音主持、采访、摄影、化妆、经纪人、导演等相关艺术门类的课程,历届已有许多位毕业生走上了影视剧制作、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编导等相关工作岗位,这正是我们的培养理念—只有兼具表演才能和多种才艺的混合型、实用型人才,才能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才能在残酷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方法的探索
  通常我们会在教学中对专业知识、教学理念、教学原则等宏观的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却忽略了对科学教学法的探讨,教学改革力度也略显薄弱。上海戏剧学院王洋老师的《现代心理学原理与表演教学法》提出“教学是一种技能,一种设计”,教学不能是随意的、无绪的,而应当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一种展现。
  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占有重要地位。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都具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和很好的学习能力,只不过在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学习中被弱化了。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注意保护、激发学生自主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逐渐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创作思维,因为这些才是教学与学习的最终目标。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提出一些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教学方法的思考,来共同探索科学教学法这一重要命题。
  (一)以学生为中心
  我们知道,传统的中国戏曲的教学方式是由师父口传心授、手把手教艺,教学过程是一种简单的“复制”“粘贴”,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法,这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在戏剧影视表演的教学法中,我们需要把握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如何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法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教”与“学”应该各占一半,不能一味的只是“教”而没有“学”。表演教学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学生的“学”不应仅仅只局限于课堂上,课后大量时间的排练才是“长功”的土壤。必须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调控的能力,在表演专业的学习中,没有任何外在动力能够替代自身动力,优秀的表演教学应形成自发的、自我引导的学习局面。
  (二)因材施教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就学生群体而言存在着个体差异,就学生个体而言,存在着自身差异。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表演艺术是“三位一体”的艺术,演员本身既是创造者,又是创作材料和工具,他所表演的角色,就是艺术本身。表演教学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与表演艺术本质特征相适应,同时表演艺术是实践的艺术,表演教学是伴随舞台排练来实现教学目的。教师主要通过剖析、点评、排练学生的作业传授表演教学原则和创作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表演及创作能力。不同条件、不同个性、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状态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创作方法。
  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带来对人生独特的思考和体验,戏剧影视表演将这一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演员都需要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造力和细腻的表现力来激发和展现人物形象,这几种能力需要教师有技巧的保护和激励。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探索之路还很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发现、研讨、总结将是每一位表演教师的工作重心,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真正变为学生成长的肥沃土壤。
其他文献
这个暑假,多地开展的“官方”托管服务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暑期托管服务是学校课后托管服务的延伸,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课后托管服务,在全球范围内是普遍现象,一些欧美国家的做法或可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发达国家将儿童课后托管服务列为教育公平与机会保障的重要国家战略,并在立法保障、多方参与、丰富活动和监管评估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基于我国现实,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具有现实意义。  发达
期刊
朱女士是天津人,去年儿子读初中,進入一所新建成的九年义务制公办学校。据悉,这所新建校是区内一所名校教育集团的成员校,第一届初一招生200人左右,共有6个班。“据儿子说,班里的语文、数学、英语老师都是从集团核心校调过来的,英语老师去年7月刚带完一届初三毕业生,经验十分丰富。此外,我对集团化办学就没什么感受了,集团内各学校之间也没有联合搞过什么活动。作为家长,最希望的是成员校和核心校在师资方面能够实现
期刊
笔者所在的国际幼儿园正在积极探索运用幼儿园绘本资料和音乐教学相融合的策略,虽然正在探索的初期,但也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本文将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园的探究成果进行概括与总结,希望能为幼儿园绘本与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经验与借鉴。  一、明确绘本类型,选取合适材料  所谓的音乐绘本,除了原有文字和图画搭配的绘本形式之外,最明显的就是它与音乐主题或形式等具有相当深厚的关系,具体
期刊
来到河南省濮阳县陈拐村,经过一道长长的小巷,濮阳县实验中学便出现在眼前。一进大门,迎面是一栋旧式教堂,再往里走是教学楼和宿舍楼。校长室在一间平房,门前的小花园宛如一条绿色的飘带,把这座古老的校园装扮得富有生气。校长张林江年过半百,黝黑的脸庞折射出岁月的深沉与坚毅。别看他貌不惊人,但满腹经纶,满腔热忱。说话从不拖泥带水,总是删繁就简,直奔主题,校内外的同行和学生都愿意听他讲课,同他交流。时光荏苒,砥
期刊
小琪,女,17岁,中等身材,身形略显消瘦,眼神中透露着忧郁和不安,行为稍显缓慢,言行举止很有礼貌。小琪是独自一人来到心理咨询室的,她衣着干净整齐,神情有些紧张,情绪较低落。根据班主任的反馈,小琪在学校只和同宿舍的同学比较亲近,大多数时间都是独来独往,平时话不多,做事情很认真,在学习方面算得上积极努力,但是经常上课打瞌睡,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在班上成绩处于中下等。  小琪说,她已经一个多月没睡好觉了,
期刊
受到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以及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客观问题的影响,体育课普遍存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上课是统一的教法,教授给学生时统一的练习方法、统一的练习次数等死板教学方式和放羊式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发展,学校体育课的现代化教学。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呢?  在此,作为新时代体育教师,提出以下建议。  一、正确认识现代化体育教学的需要,构建和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行
期刊
暑假进入尾声,各地首次开展的暑期托管服务也即将完成使命。国家和各地政策出台伊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质疑的声音纷至沓来,一度占据舆论多数,甚至传出“教师寒暑假将取消”的不实传闻,引发部分教师的恐慌情绪。事实上,暑期托管服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意义,对于一个相对而言的“新生事物”,需要更为清晰的解释与展现,我们采访了数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以真正了解暑期托管服务究竟带来了什么,并请他们谈谈应如何把“好
期刊
“孩子从早上九点就坐在写字桌前,除了中午吃饭,一直坐到下午四点。他一直在学习,看上去也挺努力的。平时每个周六几乎也是这样度过,周日还要外出补课一天,也挺辛苦的。可为什么成绩就是上不去呢?总是处在班里下游。”一位妈妈疑惑地说。  现如今,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过量,已经到了极致状态。他们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娱乐的时间,碎片化的时间用来看手机多半也是要被催促快快放下的。绝大部分孩子也不发什么牢骚,每天按部就
期刊
程猛,安徽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管理与教育政策。  1989年,程猛出生在一个三县交界的偏僻村庄,父亲是农民,母亲当时是村小的民办教师,既要种地又要教书。从四岁起,他就跟着母亲,走过一段段泥泞的乡间小路和田埂,到邻村上学。在从村小到乡镇中心小
期刊
这里是一方弥漫着书香气息的净土,这里是一个莘莘学子希望和梦想起航的摇篮, 这里还是一处传承数十载尚德博学、尊师重教之风的杏坛。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第十中学(以下简称“济阳十中”)坚持“真情办教育,倾心育桃李”的教育理念,以文化为基,以品牌立校,在打造学校责任文化的基础上,树立了“党徽闪耀,筑梦杏坛”的党建品牌与“责润少年”的德育品牌。  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
期刊